APP下载

基于国土“三调”数据地类属性及空间拓扑“1+N”衔接方案的研究

2021-06-15杨志军许等平谭绪泉王森林杨宛蓉王家福王建体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图层国土用地

杨志军,许等平,谭绪泉,王森林,杨宛蓉,张 芬,关 梅,王家福,王建体

(1.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山东济南250014;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北京100010;3.潍坊理工学院,潍坊青州262500;4.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山东济南250014)

1 研究背景

2020年1月1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为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确立了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统筹谋划、同步部署、协同开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以国土三调为基础,集成现有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草原资源等数据成果,形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图”的工作要求。

在该背景下开展国土三调与森林资源、国土三调与湿地资源或国土三调与草地资源的地类属性及空间拓扑“1+N”衔接方案的研究。

2 图形地类属性及空间拓扑的研究

以国土“三调”数据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为例,制作模拟数据进行图形地类属性及空间拓扑两方面研究。

2.1 图形地类属性

2.1.1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

(1)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标准,一级分类13 个,二级分类56 个,见表1。

表1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分类

(2)为简化三调地类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森林沼泽(0304)、旱地(0103)、果园(0201)、茶园(0202)、其他园地(0204)、乔木林地(0301)、竹林地(0302)、灌木林地(0305)、其他林地(0307)、其他草地(0404)、采矿用地(0602)、农村宅基地(0702)、公园与绿地(0810)、公路用地(1003)、坑塘水面(1104)和裸岩石砾地(1207)等16 个二级地类制作三调地类模拟数据模型。三调地类模型见图1。

2.1.2 林业行业地类分类系统

(1)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地类分类系统,一级分类为林地和非林地2 个,其中林地二级分类8 个,三级分类13 个,见表2。

表2 林业行业地类分类系统

(2)为简化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地类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乔木林(0111)、竹林(0113)、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0131)、其他灌木林(0132)、未成林造林地(0141)、苗圃地(0150)、其他无林木林地(0163)、其他宜林地(0173)、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180)、耕地(0210)和建设用地(0250)等11 个三级地类制作“一张图”地类模拟数据模型。“一张图”地类模型见图2。

2.2 图形空间拓扑

就现有国土三调、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草原资源等多种自然资源数据,必须确保图层内部及图层间存在规定好的图形拓扑关系,才能实现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1+N”多种数据源的衔接。为简化问题研究的复杂性,并能简明构建模拟数据,对拓扑规则做如下要求。孤岛、空洞和范围不一致等情况不考虑。

2.2.1 图层内拓扑规则 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参与衔接的“1+N”多种数据源图层内部必须满足2个拓扑规则:一是构成图层全部要素的各个图形间必须不重叠;二是构成图层全部要素的各个图形间必须不存在缝隙。

2.2.2 图层间拓扑规则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参与衔接的“1+N”多种数据源图层间必须满足2 个拓扑规则,一是各图层最外围界线完全一致,二是各图层图形间严格保持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因为以三调数据为基础,衔接后模型不存在多对一或多对多的对应关系)。

2.3 构建模型

2.3.1 地类模型图以现有国土“三调”数据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为例,构建地类模型图层见图1、2,图形分子式为“小班号—地类”

图1 三调地类模型

2.3.2 属性结构表最大限度简化所构建的地类模型图层数据库结构属性表,仅包含县、乡、村、小班号、地类和面积等6 个字段。三调和“一张图”地类模型图层数据库结构属性表见表3 表4。

表3 三调地类模型图层数据库结构属性

表4 “一张图”地类模型图层数据库结构属性

2.3.3 三调地类模型图共有16 块图形,每块图形一种地类,共涉及16 个地类,每块图形面积为1,总面积为16,且图形拓扑规则满足不重叠无缝隙;“一张图”地类模型图共有15 个图形,共涉及11 个地类,图形面积有2、1.5、1 和0.5 四种,总面积为16,且图形拓扑规则满足不重叠无缝隙;三调地类模型图层与“一张图”地类模型图层最外围界线完全一致,但衔接前两图层图形间存在多对多、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

2.4 衔接处理

图2 “一张图”地类模型

从上面所构建模型看,以三调数据为基础,三调地类模型与“一张图”地类模型两图层图形间存在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属性衔接,所以首先需要进行图形衔接处理,使两图层图形间只存在一对一和一对多对应关系。

2.4.1 图形衔接:首先对两图层图形间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关系进行处理,比如“01-0304 和05-0301”与01-0111 为多对一关系,“04-0202 和08-0305”与“05-0131 和06-0132”为多对多关系。以三调数据为基础,对“一张图”地类模型进行图形衔接处理,处理结果如图3。

图3 图形衔接处理结果

经过处理后“一张图”地类模型与三调地类模型图层图形间满足“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拓扑关系,在此条件下进行属性衔接。

2.4.2 属性衔接:地类属性衔接涉及影像判读和现场地类认定,在此不赘述。属性衔接后图形状态及其数据库结构属性表如图4 和表5。

图4 属性衔接处理结果

表5 “一张图”地类模型衔接后数据库结构属性

2.5 衔接结果查询

2.5.1 三调地类模型查询统计

根据构建的三调地类模型进行查询统计,共有16 块图形,每块图形一种地类,共涉及16 个二级地类,分别为森林沼泽(0304)、旱地(0103)、果园(0201)、茶园(0202)、其他园地(0204)、乔木林地(0301)、竹林地(0302)、灌木林地(0305)、其他林地(0307)、其他草地(0404)、采矿用地(0602)、农村宅基地(0702)、公园与绿地(0810)、公路用地(1003)、坑塘水面(1104)和裸岩石砾地(1207),每一地类面积为1。进一步统计涉及11 个一级地类,面积分别为:湿地面积为1,耕地面积为1,种植园用地面积为3,林地面积为4,草地面积为1,工矿用地面积为1,住宅用地面积为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为1,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其他用地面积为1,总面积为16。

2.5.2 “一张图”地类模型查询统计

根据构建的“一张图”地类模型,衔接前(图2)和衔接后(图4)分别进行查询统计。

(1)“一张图”地类模型衔接前查询统计:共有15块图形,涉及11 个三级地类,面积分别为:乔木林(0111)面积为3.5,竹林(0113)面积为1.5,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0131)面积为1.5,其他灌木林(0132)面积为0.5,未成林造林地(0141)面积为0.5,苗圃地(0150)面积为0.5,其他无林木林地(0163)面积2,其他宜林地(0173)面积为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180)面积为1,耕地(0210)面积为2,建设用地(0250)面积为1。进一步统计涉及9 个二级地类,面积分别为:有林地面积为5,灌木林地面积为2,未成林地面积为0.5,苗圃地面积为0.5,无立木林地面积为2,宜林地面积为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为1,耕地面积为2,建设用地面积为1,总面积为16。

(2)“一张图”地类模型衔接后查询统计:共有20 块图形,其各类统计面积与衔接前完全一致。由此说明,衔接后原有图斑细化为更多的图斑,但衔接前后数据查询完全一致。

2.5.3 三调地类模型与“一张图”地类模型对应查询统计

(1)三调地类模型与“一张图”地类模型衔接前,由于不满足拓扑规则,无法进行对应查询统计。

(2)三调地类模型与“一张图”地类模型衔接后,由于满足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拓扑规则,可以进行对应查询统计,结果如表6:

表6 地类衔接后面积统计表

(3)以三调数据为基础,按三调地类因子进行统计,由“地类衔接后面积统计表”可以看出三调地类与“一张图”地类间差别,比如茶园,三调属于种植园用地,而“一张图”属于林地,为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且参与森林覆盖率计算;比如三调灌木林地,对应“一张图”地类可能分解为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和其他灌木林;比如三调其他林地,对应“一张图”地类可能分解为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地;比如三调公园绿地,对应“一张图”地类可能分解为建设用地和竹林,其中竹林参与森林覆盖率计算;比如三调公路用地,对应“一张图”地类可能分解为乔木林和乔木林,其中乔木林参与森林覆盖率计算。以上差别原因本文不做论述。

3 “1+N”衔接方案

3.1 以国土“三调”数据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为例

通过以上模型构建,在满足前文设定拓扑规则条件下,能够实现国土三调与“一张图”地类属性衔接。

3.2 国土三调与多种自然资源数据的衔接

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与湿地资源或草地资源等多种自然资源数据“1+N”地类属性衔接,在满足前文设定拓扑规则条件下同样能够实现。

4 结论

通过地类属性为关键因子构建模型,以三调数据与森林资源数据为衔接研究对象,以此推广到三调数据与其他多种自然资源数据的衔接,在满足一定拓扑规则条件下,以地类属性为纽带,能够实现,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统筹谋划、同步部署、协同开展的工作思路,能够构建,以国土三调为基础,集成现有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草原资源等数据成果,形成“一张底图”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

猜你喜欢

图层国土用地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为《飞舞的空竹龙》加动感
以假乱真窥探湿玻璃后的风景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与众不同“跳出”画面更个性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