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木盆景下俯式造型要枝的塑造技法及比较分析

2021-06-15邱银玲邓光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粗度侧枝盆景

邱银玲,邓光华

(1.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盆景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

树木盆景是盆景的一种主要类型,它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经过精心的造型加工和艺术处理,在盆中形成各种艺术造型,典型地再现大自然中的孤木或丛林神貌的艺术品[1]。树木盆景的创作贵在有“势”,势是盆景整体造型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包括外张的动势和内藏的静势,势与态相互依存,势与韵互为表里[2]。树木盆景中的动势,一般通过富有动感的外部形态表现出盆景的气势和神韵,使得盆景整体造型所形成的艺术形象生动传神。下俯式造型要枝是体现树木盆景动势的一种表达形式。

1 下俯式造型要枝及其主要类型

树木盆景的取势主要是通过树木栽植的方向和角度以及树木的根、干和枝条的走向来实现的。如大飘枝通过平展的形态表现出舒展飘逸之势,大跌枝通过跌宕起伏的形态表现出曲折刚劲之势,下垂枝、探枝和风吹枝等枝条,也都由不同的走向使盆景整体形成不平衡的结构而体现动势。

下俯式造型要枝是指着生在树高1/2 及以上位置、具有相对较大的体量和气势并斜向下弯曲的一种造型大枝,能够对观赏者产生较强的下俯的视觉动感。根据下俯程度和形态的不同,主要包括飘枝、跌枝、垂枝等类型。

飘枝出枝点相对较低(树高1/2 左右),其下俯程度较小,出枝后略向下伸展飘长,主脉清晰,枝形曲折流畅,潇洒飘逸。飘枝可用于直干大树上造势,增加动感。飘枝也可用于斜干式盆景上以反向走势来平衡树势,使整体造型均衡稳定(如图1)。飘枝的运用有利于增强树木整体走势,在加强空间变化和意境表达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跌枝是指在盆景冠形中具有相对粗度和过渡变化,由多级枝(或枝脉)以短直线、硬角为主通过不规则曲节方向构建,垂直跌幅较大且节奏感强的下俯式特殊枝条[3]。跌枝出枝点较高(树高2/3 左右),下跌幅度较大,出枝后以硬角曲节下跌,跌宕起伏,枝形跌势骤急,流畅遒劲(如图2)。跌枝常应用于高耸的杂木类树种,表现枝干的力度美和枝线的节奏韵律美。

垂枝出枝范围较广,一般树高1/2 至树顶均可,下俯角度大而明显,其枝形来源于自然界垂柳的下垂枝条形态,出枝后先向上扬起再以长直线和软角弧线的形式下垂,部分主脉下垂角度与地面基本垂直(如图3)。垂枝常采用蟠扎和重物下坠等方法造型,其枝形柔和轻盈,表现出优美的骨架和刚柔并济的美感。

2 下俯式造型要枝主要塑造技法分析及对比

树木盆景下俯式造型要枝的塑造技法主要有“截干蓄枝”法和“蟠扎蓄枝”法,两者各有千秋,适用不同情况。

2.1 以剪为主的塑造方法——“截干蓄枝”法

2.1.1 “截干蓄枝”技法及特点

“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常用的一种造型技法,在塑造枝、干形态时运用并且贯穿盆景造型的全过程。这种技法是对造型枝、干反复地进行“裁截”和“蓄养”操作,以至最终成型,达到理想效果。

采用“截干蓄枝”的方法造型,枝干曲节之间以大小、粗细过渡自然的短直线、硬角方式连接,枝干矮化紧凑,枝条曲折遒劲,盆景造型雄浑苍劲、古朴典雅,表现出盆景的深厚功力[4]。截干蓄枝法在造型时不拘泥于特定的枝干形态,枝干构图造型随意,枝形和干形绰约多姿,富于变化,虽多由修剪成型却不显痕迹,展现出天然野趣,耐人寻味。

“截干蓄枝”法培育的盆景成型时间较长,常以生长速度较快、耐修剪的杂木类树种为主,同时以高温湿润、雨水充沛的气候为佳,而对气温寒冷、空气干燥的地区或生长较慢的树种不太适宜。

2.1.2 “截干蓄枝”技法应用要点

“截干”是指将不理想的主干或枝条截短或截除,使其截口再度萌发出不定芽并形成新梢;“蓄枝”是指对萌生出来的新梢进行蓄养,让其长成具有一定粗度(原枝粗度的7/10)和伸展角度的枝条,以便再次在枝条适当部位进行裁截。在“截干蓄枝”的过程中,裁截是造型的关键,新梢(枝)蓄养的粗度和方向是造型核心,通过不断裁截和蓄养形成的枝干,比例匀称,遒劲有力,收尖渐变、自然流畅。

“截干蓄枝”是“裁截”和“蓄养”2 个环节进行反复操作的过程。以主枝为例,将树材主干分生出来的主枝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部分剪截掉,待长出新梢后,选取角度和位置合适的新梢进行蓄养,待蓄养的新梢生长到一定粗度,按造型要求留下一定的长度将多余的部分截掉,待剪口处又萌发新梢后,再选择另一适宜方向的新梢进行蓄养后剪截,如此逐节、逐段反复交替进行操作,形成过渡自然的主枝。与主枝的塑形一样,侧枝和小枝也依照此法培育。

图1 飘枝(作者自摄)

图2 跌枝(作者自摄)

图3 垂枝(作者自摄)

2.2 以扎为主的塑造方法——“蟠扎蓄枝”法

2.2.1 盆景树木的枝脉结构

枝托,也称造型主枝,是主干上单一分生点形成的各级枝的总称。自然界的杂木树种,枝托基本都呈脉络状生长,枝托的造型就是以脉络的形式表现线条美感,做到枝脉线条流畅,每一枝托都有主脉、次脉、细脉、小枝横角,并逐级向外延伸分布[5](如图4)。

图4 枝脉结构(图片来源于《花木盆景》)

主脉:即主枝(一级枝),从树干上直接分生出来的枝条,是枝托的主要部分。

次脉:即侧枝(二级枝),从主脉上直接分生出来的枝条。

细脉:即小枝(三级枝),从次脉上直接分生出来的枝条。

小枝横角:即枝梢,枝条的末端部分。

2.2.2 “蟠扎蓄枝”技法及其应用要点

“蟠扎蓄枝”法是选取需要造型的枝条,用铝线缠绕并适度向下弯曲,待其定型后解除铝线并将枝条继续蓄养增粗;同时对枝条弯曲后促萌的新梢进行铝线造弯,然后在其定型后又解扎、蓄养,以此类推,实现同步塑造多级枝的目的。该枝法对气候条件和树种的生长速度没有特定的要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使用。

“蟠扎”是用铝线对枝条进行缠绕定型,改变平直的枝形,使其曲折变化,同时改变枝向,使其以一定的角度向下弯曲,促进弯曲处萌发新梢。铝线蟠扎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

(1)用以蟠扎的铝线应选取与枝条粗细程度相适应的型号(直径),使枝条轻松拿弯。

(2)铝线缠绕时,要固定好起点端,并贴近枝条表面,以防止拿弯时铝线松动。

(3)铝线呈45 度角从枝条基部至枝梢缠绕(如图5),且缠绕密度均匀,以便拿弯时枝条受力均匀。

图5 铝线缠绕方式(作者自摄)

(4)拿弯时应以外侧有铝线顶压处为弯点(如图6),同时顺着铝线缠绕的方向适度旋扭枝条,既有利于形成自然的弯曲角度又可防止弯点折断。

图6 拿弯的弯点(作者自摄)

(5)蟠扎后留意枝条的生长状况,及时解扎,撤除铝线,防止铝线陷入枝条形成勒伤。如果枝条尚未定型,可以复扎。

“蓄枝”是将蟠扎之后定型的枝条解扎,从而进一步开始蓄养枝条,使其快速增粗。蓄养时枝条末梢稍向上(但高度不超过弯曲点),以发挥顶端优势,有利于枝条加快生长。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在生长期薄肥勤施,使枝条得到充分的营养补给,促进枝条增粗。

“蟠扎蓄枝”法中的“蟠扎”和“蓄枝”是2 个不同的步骤,对枝干造型的作用也不同,但可以同时进行。以主枝造型为例,主枝经蟠扎造弯后完成了一级枝的整姿,然后开始蓄养主枝;另外,由于主枝的弯曲下垂改变了顶端优势,促使主枝弯曲点周边萌发大量新梢,此时有选择性地蓄养目的新梢(除个别过密的新梢剪除外,其它新梢尽量保留,以便利用其制造养分。盆景中称之为“牺牲枝”,待二级枝达到预定粗度后截除主枝上的“牺牲枝”),待目的新梢生长到一定粗度后又开始蟠扎造弯,形成二级造型枝。二级枝蓄养的同时又促萌新梢,新梢蓄养一定粗度后再蟠扎造弯,形成三级造型枝,如此反复,实现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同步蓄养、整姿和枝条的快速成型。另外,由于侧枝(二级枝)在下弯后的主枝上的位置(高度)不同则生长速度不同,增粗的快慢也就不同,越靠近主枝基部的侧枝生长越快,反之越靠近主枝梢部的侧枝生长越慢,且一个侧枝增粗的同时可以拉动下俯主枝中从该侧枝分生点向上至相邻侧枝分生点之间的母枝(主枝)的增粗,从而形成侧枝和主枝上粗下细(位置)的状态,与自然枝条的生长特性及盆景审美要求相符合。

2.3 “截干蓄枝”法与“蟠扎蓄枝”法应用对比分析

“截干蓄枝”法和“蟠扎蓄枝”法是树木盆景下俯式造型要枝创作的主要技法,两者都可使造型枝屈曲自然、大小过渡,但在造型手法等方面仍然有所不同(如表1)。

表1 “截干蓄枝”法与“蟠扎蓄枝”法应用对比分析

3 下俯式造型要枝创作要点

3.1 因材造型

树材造型之前,要根据其生态特性和形态特征,以保留或增强树材原有的造型优势,发挥下俯式造型要枝的空间和显势特色为前提,确定主题和形式,围绕主题进行设计构思,并描绘出大体轮廓,经再三思索后完善细节并绘制成图,按照效果图的样式改造树材和培养下俯式造型要枝。造型过程中,尽量不要随意更改原设计,避免徒增成型时间。

3.2 剪截得当

造型前应选择最能充分展现其优美姿态的一面为最佳观赏面,并调整盆树的栽植角度以塑形和取势。要仔细观察枝条着生位置和角度,分析树冠的空间层次和枝条间的相互关系,合理选择可培育下俯式造型要枝的原枝和塑造类型,并保留一定的“牺牲枝”用以缩短成型时间。倘若所有枝条都不理想,则全部剪截掉,只留树干,待其萌发新梢长成新枝后再行取舍。

3.3 剪扎结合

树材裁截后留下的枝条或新萌的枝条要根据造型要求进行蟠扎,并调整枝形、走向和空间位置。下俯式造型要枝的培育要以蓄养为主,剪截和蟠扎结合,先蓄后截,先扎后剪。蓄养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蓄养到位方可截剪。如果枝条过细,则剪后不易增粗,形成老树嫩枝;过粗修剪则造成比例失调、过渡不自然。总之,枝条在木质化之前先蟠扎整形,定向拿弯,定型后蓄养,蓄养到位后剪截,使枝条有弯曲变化又不失力度,同时缩短成型时间。

3.4 突显要枝

要枝的突出能够形成一个亮点,对整体造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枝的造势,必要时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以增强动感,加强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夸张的要枝能打破四平八稳的空间布局,配上反向的造型枝平衡,达到树势均衡、险而不危的艺术效果。

3.5 注重管理

蓄养和培育要枝时,科学地做好日常的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长势,及时地对生长不佳的枝条进行调整,同时注意其他枝条的生长状况,确保整体造型的协调统一。

4 结语

“截干蓄枝法”和“蟠扎蓄枝法”作为塑造下俯式造型要枝的主要技法,虽然在方法和步骤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能在培育过程中使要枝达到曲折变化、过渡自然的成型效果,为树木盆景造势,增加动感。“截干蓄枝”法与“蟠扎蓄枝”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或不足,因此造型过程中可以将这2 种方法交替使用,以“蟠扎蓄枝”为主,适当结合“截干蓄枝”的修剪处理,使要枝的枝线不仅有“蟠扎蓄枝”形成的弧线,还有“截干蓄枝”形成的折线,软硬角兼具,刚柔并济。总之,技法可以灵活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艺,以适合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

猜你喜欢

粗度侧枝盆景
现代苹果园春季幼龄树及改接树管理技术
新梢粗度与葡萄生产的关系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附式石盆景欣赏
桌上盆景(外一幅)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柚子,变变变
栀子花怎样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