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2021-06-15王学燕王海燕

智慧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凝血酶血浆脑梗死

王学燕,王海燕

(1.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 检验科,山东 济南 250200;2.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山东 济南 2502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患者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后坏死或软化现象,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疾病进展快,病情危重,严重患者在治疗后仍可出现偏瘫等症状,对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3]。血清胱抑素C 以及凝血指标检测只需提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查,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较低,不会对患者头部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4]。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以及凝血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临床医师确诊患者疾病类型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接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 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2 例,女性20 例,年龄为32~89 岁,平均66 岁,进展型脑梗死患者25 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27 例;另将同一时期接收的健康志愿者28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1 例,年龄为30~81 岁,平均55 岁。观察组患者均经由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两组患者均未患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异常;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者;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4mL 进行检测,以每分钟2500r 的速度进行离心,分离血清后对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无菌检测,血清胱抑素C 采取透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

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依达拉奉(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800592,20mL)2 次/d,将20mL 依达拉奉与生理盐水100mL 稀释后静脉滴注、人尿激肽原酶(济南维尔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H37022253,0.15PNA U/瓶)0.15PNA U/次,与50mL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行静脉滴注,1 次/d、胞二磷胆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20220,2mL:250mg)1000mg 与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1 次/d,上述药物总共需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对其的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将其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同时也需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疾病类型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

数据表明,治疗前,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更低,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

数据表明,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所示。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

2.3 分析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

数据表明,将观察组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完全型以及进展型,相较于进展型患者,完全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 水平明显更低,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所示。

表3 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

表3 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普遍患病较突然,病情进展快,病情严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在临床诊疗中,对该类患者多采用超声、颅脑MRI/CT、血液化验等检测。但由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症状相似,因此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区别患者的疾病类型[6]。血清胱抑素C 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存在于机体内的体液以及细胞中,在机体蛋白质水解的功能中具有较高的调节价值[7]。有关文献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在患病后可导致患者身体内产生大量的蛋白质,导致机体抗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导致血清胱抑素C 水平上升[8]。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局部脑组织缺血所致,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大脑缺血、缺氧,可能由于患者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9-10]。多项研究表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在针对患者凝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的同时对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 等水平进行检测可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确诊,并且可通过分析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程度以及血清胱抑素C等水平的变化程度对患者的疾病严重情况进行观察确诊,以便于临床医师能够快速的做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1-13]。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 以及凝血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表明,治疗前,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 水平明显更低,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明显更高(P<0.05),而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 以及凝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对患者疾病进行确诊;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将观察组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完全型以及进展型发现,相较于进展型患者,完全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血清胱抑素C 水平明显更低,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水平明显更高(P<0.05),由此该项研究数据可见,通过对患者凝血指标以及血清胱抑素C 等水平的检测可帮助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确诊,从而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更符合患者实际病情。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以及其凝血相关功能等进行检查分析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确诊,并可根据患者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疾病分型进行确诊,以便于临床医师对患者采取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凝血酶血浆脑梗死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基于PdAu纳米颗粒的非标记型凝血酶传感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