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

2021-06-11湘人

党员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事私事公家

湘人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巴袛为扬州刺史与客暗饮,不燃官烛。”说的是扬州刺史巴袛与客人摸黑饮酒,不点配发给自己办公用的蜡烛。

宋人周紫芝的《竹坡诗话》中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位李姓京兆尹,为官清廉,纤尘不染。一日灯下批阅文书,仆人送来家书。他即吹灭公家蜡烛,点燃自己的蜡烛。待读完家信,才又点燃公家蜡烛,继续办公。

在一般人看来,在公家的烛光下读封家信,实在无伤廉洁,更算不得损公肥私,可这位京官,硬是不肯稍稍“通融”一下,因为他懂得坚守。

明朝大清官海瑞一日办完公事回来,顺道探望一位朋友。走到岔路口,海瑞脱下官服,换上便服,走下官轿,坐上事先准备在路口的私家轿子,才去见朋友。从岔路口到朋友家只有几百米路,海瑞硬是不肯坐官轿往来。

唐太宗李世民和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直来直去,丝毫不给唐太宗面子,唐太宗输得一塌糊涂。唐太宗想起唐儉平时的种种不敬,准备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唐太宗召见尉迟恭,说:“唐俭对我这样不敬,我要借他而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

第二天,尉迟恭复命说:“陛下,您这样做不对。我没有查到他的任何罪名。”唐太宗很生气,把手中的玉扳指也摔到了地上。有同僚劝尉迟恭:“你怎么这么不懂变通,皇上要定他的罪名,你随便弄一个就能领赏。你这样不识时务,等着被罚吧!”尉迟恭说:“是非曲直总要弄个明白,皇上做得不对,如果还去趋附,那就是不忠。”在权势面前,尉迟恭不趋附,坚守做臣子的底线。后来,唐太宗开始反思自己,认为尉迟恭做得对,并称赞了尉迟恭的品行。

沈鲤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尚书,是首辅大臣张居正的副手,张居正对他有知遇之恩。二人齐心协力,为国事操劳。一次,张居正生病了,沈鲤提着一盒点心前去探望。闲聊之间,话题谈到国事上。刚好有一件国事需要处理,张居正想邀请沈鲤联名向皇上写一封奏折。沈鲤认为不合适,拒绝了。张居正说:“既然是为了国事,将就一下又何妨?况且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沈鲤固执地说:“国事就是国事,私事就是私事,公与私不能混为一谈,相提并论。若是私事,在谁家里都能办。国家大事,就只能放在朝堂上,摆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办,决不能躲在谁家里去办,这样不成体统。”沈鲤的一番话,让张居正肃然起敬。

《汉书·刘向传》中说:“君子独处,守正不挠。”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独处,也要坚守正义和道德,不肯屈从。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仍然坚守正道,坚守既有的规则和自己做人为官的底线,这种不欺暗室的自觉,确实难能可贵,这样的人,堪为真君子。这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逾矩”的坚守者,立德立功立言,用他们的“不懂变通”和“痴傻”,成为为官为人的楷模。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演讲与口才》  图:项臻)

猜你喜欢

国事私事公家
沈鹏书法
小型物流公司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要维护正常良好的政商关系
个人事项报告并非“私事”
家庭教育变“国事”,学校教育如何作为?
冯德莱恩:欧盟新掌门人的家事国事
莫以私事废公心
试论二十世纪前期滇东汉村公家与会牌的职能
办公室里“沉默是金”
查士丁尼《国事诏书》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