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白热化竞争与“内卷”

2021-06-11目田君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小农商品经济

目田君

今年“内卷”这个词很流行,在焦虑的心态下,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竞争都达到了白热化,仿佛一切都是可“卷”的:

在学校,上补习班原本是少数人的行为,很多学生看到上补习班能提升成绩,于是人人都上补习班,补习班成了标配。但又因为人人都上补习班,差距没有明显拉开,这时不上补习班成了明显的劣势,于是班级“卷”了起来……

在互联网行业,实行“996”的企业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于是整个行业开始加班,行业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但不延长从业者工作时间的公司,这时在市场上难以生存下去,于是职场也都“卷”了起来……

人们用“内卷”来描述这种白热化的非理性竞争,部分人通过这种竞争获取少量优势,但一旦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全面竞争,就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内耗和浪费(从一个方面来说也推动了效率的提升)。其实,从学理上来说,对这种现象更准确的描述是“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囚徒困境”也能很好地描述竞争者之间的博弈。内卷反倒不是用来描述这种现象的最精准用语,但人们乐于使用“内卷”,把所有行业都用内卷理论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行业都“卷”了起来,这其实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

内卷化(involution)这个概念,最早是历史人类学家吉尔茨在考察印尼水稻生产时提出的,目的是描述“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却长期不能过渡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这一现象。吉尔茨观察到,每片土地上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但产出并没有明显提高,投入产出比几乎为零甚至是负数,有点像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后来,作为这一现象的典型“中国小农经济”模式,黄宗智先生在其研究中使用了这个词汇,并在其《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两本书中描述了这种“内卷化”的模式,并且试图解释其原因。其给出的关于“内卷化”的具体描述大约就是,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发展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增长,劳动的产出变成了仅仅维持生计和温饱,这种以“糊口”为目的的小农经济的逻辑与习惯,造成了“内卷化”这一“事实”。

“内卷化”这个理论或是这个描述,主要是用来解决“资本主义萌芽”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记得高中课本里的一句叙述:“(江南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和织造业表明)中国在宋明时期可能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句话隐含的一层意思是:即使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经济”、自然经济,也能缓慢地过渡到资本主义。但事实是,中国在“封建王朝”时期,并没有进入资本主义,最后是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

同样的问题,西方史学界其实也在问。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思想,在西方其实影响颇大,特别是经济史领域。亚当·斯密和马克思所共有的那种模式,一直是西方描述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典型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且有社会五段论的划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这期间的模式,也即“小农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个模式。但不幸的是,这个模式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遭遇了困境,同样让西方史学界困惑良久。

黄宗智在《华北的小農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把这种“内卷化”归结为“自耕农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限制于“人口压力”和“分配不均”,小农无论是自己耕作土地,还是为别人做佣工,都无法维持其生计,不得不采取“半农半工”的方式,还只能在饥饿线上挣扎。而同时一个不经商不放贷的小地主单从地租中获得的收益并不高,经营式农场主的收益率也比小农强不了多少,而且一旦他脱离生产,这些收入就会大部分消失,并且他还面临着“分家析产”的困扰。

在后来的《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黄宗智更是描述了,即使在长三角这样当时商品经济很发达的地区,商品经济反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内卷化发展,而并非英国经典模式的“向资本主义过渡”。

黄宗智和后续的马克·艾尔温都认为,内卷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缺乏“经济意义上的竞争”,因为内卷的目标是家庭的生存、更多孩子和后代,而非经济发展。这和现代我们用“内卷”来描述竞争的白热化正好相反,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这两者的共同点可能在于,不论是小农经济的内卷,还是现阶段竞争的内卷,都蕴含着“无法突破现有的情况”,而造成了一种死循环。人类学家项飙把现代的这种竞争描述为“陀螺式的死循环”,是一个高度动态的陷阱。项飙推断,现代“内卷”的背后,可能是高度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成为生活导向,使得人们无法脱离开这种完全竞争的价值评判体系和社会氛围。这种“无法退出”的社会竞争,使得人们越来越焦虑。

“内卷化”对史学的价值,就是我们已经开始慢慢意识到的,中国历史的模式不应该用西方,或者说“英国经典模式”来约束,而应该深入地研究我们的历史中自有的内在逻辑。我们现在社会所出现的这种“内卷化”,经过与其他社会的对比,恐怕我们也开始意识到,这是这个时代下中国自有的产物,也是中国的特色。

我们或许不用纠结于此时的恶性竞争或囚徒困境式竞争,把时间维度拉长一些看,也许这个时段的“内卷”,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经验。这么一想,也许就能从专注于竞争和陷入焦虑的情绪中脱离出来,成为时代的观察者。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小农商品经济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初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差异分析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浅析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商人形象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卢卡奇物化理论探析
内在二元性:认识小农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