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探析

2021-06-10覃柳怡

决策探索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三全育人高职学生

覃柳怡

【摘要】许多高职学生由于学历不高和缺乏技能等,毕业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鉴于此,本文对“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效果。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强调了“三全育人”的概念。如何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综合型、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一、“三全育人”概述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称。“全员育人”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等与学生有关的所有群体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行为。强调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開展各项工作。“全程育人”是指在大学阶段,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安排和持续实施,强调教育人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全方位育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两课”“三进”“两校一会”和隐式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

据调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就业意识较强,学习目的过于功利性;缺乏职业意识,对专职业素养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缺乏职业规划的主动性;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和文化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处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

(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高职教育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高职学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内容还不够系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职业意识水平较低,“职业素养教育大课程”的课程理念没有得到贯彻,缺乏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职业课程和职业指导课程相互独立,不能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培训模式相对单一,发展滞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培训主要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这一传统方式。主要内容是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和职业信息的传递,缺乏个性化定制和多模块的职业素质评估方法的应用,没有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指导和咨询工作。因此,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相对滞后的。

三、“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协调并举

在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该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但职业素养培育不能一味强调工具性价值取向。这很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下降。功利主义教育严重扭曲、阻碍了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以形成技术型专业人才和社会需求型社会人才的有机统一为基础。在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层面,应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在培养学生个体意识层面,应将职业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内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职业素养培育,涵盖学生个人职业意识的成长、职业认知的深化、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道德的提高和职业情感的升华。

(二)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搭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锻炼平台

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积极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托学校各种社团,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平台,积极营造勤学、多练、寓学于教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基于职业素养培育基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开放创新实验室。积极建立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探索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开展更加全面的高质量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发展培训,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职业素养培育的质量。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小组,配备了专业教师。这两个群体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以推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强这两个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增强他们在高等教育和高校中的岗位地位。

第二,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学结合与实习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独特形式。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顶岗实习这个实践平台,面向企业和社会邀请技术专家、企业家、商界领袖和其他成功人士作为导师,凭借他们的成功经验、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活动作用。高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社会活动能力相对较强。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在活动项目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通过活动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使活动具有统一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三全育人”不仅仅强调教育,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在此背景下开展职业素养培育,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职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激励,同时帮助学生明确职业选择。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同时,有关部门必须在职业素养培育格局上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职业素养培育的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尘.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路径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9(5):67-69.

[2]盖逸馨,邢林艳.校友资源协同高校“三全育人”发展研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00(002):121-125.

[3]周丹丹,梁春贤.浅谈“三全育人”理念视阈下高职学生能力鉴定改革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33(004):78-79.

[4]胡伟芬.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问题浅析——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科技风,2019,000(034):40.

[5]林波.“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培养平台建设探析[J].大众科技,2018,20(12):97-99.

【本文系2019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全育人体系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研究与实践”(2019-B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三全育人高职学生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