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期随访护理对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2021-06-09袁娟娟苏祁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用药

袁娟娟 苏祁红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安徽合肥 230011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尚无根治方案,多通过持续性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发病后存在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病风险[1]。世界卫生组织强调通过严格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2]。而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主要受到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合理用药等因素影响。但患者由于缺乏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低,影响其血压水平控制效果。给予患者随访护理有利于督促患者改正错误的生活习惯,健康生活,从而控制血压水平[3]。本研究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52.94±2.5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7.12±3.50)kg/m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3.21±2.69)岁,BMI指数(27.26±3.31)kg/m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4],首次确诊;②对本研究知情;③患者具备正常的沟通和自理能力[5];④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重要器官障碍的患者[6];②家族遗传史、药物过敏患者[7];③意识、精神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患者离开体检中心前进行健康宣教,耐心讲解高血压患者饮食控制,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复诊,并分发健康小册子。

观察组给予定期随访护理。①患者离开体检中心前,留下患者的联络方式,以微信、电话和qq为主,建立微信群,鼓励患者家属入群。每2周至1个月随访患者,通过有效联络方式和患者沟通,询问患者近期依从情况,通知健康讲座时间,嘱患者保持饮食和运动控制。②定期组织健康讲座,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讲座,利用讲座活动对高血压知识进行科普,明确患者的发病原因,强调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优势和有效性。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对病情建立客观认知,认同体检中心的护理方案,能够转变认知观念,主动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没有时间参加讲座的患者,可录制讲座视频发放至微信群中,让患者在家里观看。③饮食护理:通过微信或现场方式发给患者健康食谱,鼓励患者积极按照食谱饮食,保证健康饮食。建议患者严格控制摄盐量(<6 g/d)。禁止食用腌制食品,减少食用油炸、油腻等食物。建议患者戒烟戒酒,注意控制体重,多食用蔬菜、粗纤维食物、水果等。④适量运动:每天在微信群里转发运动教程,建议患者适量运动。如转发太极拳教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长,按照课时设计运动计划,鼓励患者按照教程运动。也可以每周制订运动计划表,将太极拳、慢走等项目融合,让患者可进行丰富的运动活动。⑤按时用药:发给患者用药打卡表,嘱患者按时用药,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可发给患者小药盒,患者可装满当日用药剂量,便于记录用药次数。通过微信群定期强调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引起患者重视,督促患者依从医嘱。⑥心理护理:患者确诊后可能存在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正常生活,更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可通过微信群科普高血压知识,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同时针对存在严重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耐心听取患者主诉,了解患者面临的困难。同时积极和家属沟通,引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表达自己对患者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心理支持,从而建立积极治疗的信息,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1.4 观察指标

①护理前、护理1个月和护理3个月检查患者的血压[8],比较两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控制效果。②随访护理期间调查患者的依从行为,依从计为1次,统计依从次数,信效度0.85,发放问卷96例,回收96例,回收率100%。③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9]评估生活质量,分数高表示生活质量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1个月、3个月后SBP、DBP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按时用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良好情绪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比较(x ± s,次)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x ± s,mmHg)

表3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x ± s,分)

3 讨论

由于人们健康观念加强,健康体检成为疾病筛查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很多人通过健康体检确诊高血压[10]。但由于对高血压并不了解,缺乏正确的医学认知,造成忽略了高血压的控制和治疗,造成病情继续发展,发生多种并发症。事实上,高血压患者在按时用药治疗基础上,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可有效控制血压,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11]。因此针对体检确诊高血压患者,给予定期随访护理干预,通过微信群、qq和电话等方式持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12]。一方面保持健康饮食,控制患者摄盐量,能够降低血管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管痉挛,有利于血压水平的稳定。并配合运动护理,督促患者定期参与运动,可降低体质量,控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钠离子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控制血压水平[13]。另一方面,由于体检确诊患者多为首次确诊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并不了解,造成护理依从性降低。使用微信群和qq等方式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持续性提示患者按时用药,通过网络渠道分发饮食和运动计划,有利于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达到更理想的控制效果[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1个月、护理3个月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定期随访护理有效改善血压控制效果,对患者病情控制有积极影响。

使用微信、qq等工具辅助护理,可保证和患者的有效沟通,引起患者重视,患者可根据饮食和运动计划改正错误的生活习惯,从而能够提高其依从性,按照医嘱接受护理[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按时用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良好情绪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访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让患者遵从健康行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两组护理后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定期随访护理有益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病情控制、健康生活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对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给予定期随访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同时提高患者依从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