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院校心血管内科诊断学教学模式探究

2021-06-09康品方王洪巨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诊断学心电图互联网+

康品方 朱 建 李 辉 唐 碧 宣 玲 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安徽蚌埠 233030

自从“互联网+”概念提出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在教育行业中也引起积极作用。“互联网+教育”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可能对医疗教育事业发展影响深远并具有一定的革新性作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诊断学作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关键桥梁,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1]。但现阶段诊断学的教学仍依赖于传统的教育模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在诊断学授课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高级综合模拟人的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掌握程度是当前的迫切需求。蚌埠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自2018年起,结合现阶段教学模式,对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利用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高级综合模拟人引入教学以及基于“雨课堂”推出心电图识别的“每日一图”开展诊断学教学,以探讨“互联网+” 为背景的新型综合教学模式对诊断学教学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大三年级学生160名。纳入标准:①医学基础课程成绩在70~90分;②年龄19~25岁;③全程参与并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因各种原因休学或退学的学生;②留级的学生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男32名,女48名,年龄18~20岁,平均(19.2±0.4)岁,医学基础课程平均成绩(80.5±5.87)分;试验组男36名,女44名,年龄18~20岁,平均(19.4±0.3)岁,医学基础课程平均成绩(80.1±6.14)分。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间授课由同一老师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进行诊断学课程的学习。

试验组在传统讲授的同时利用MOOC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高级综合模拟人引入教学以及基于“雨课堂”推出心电图识别的“每日一图”开展综合型诊断学教学。

1.2.1 诊断学教学中MOOC平台的应用价值 MOOC作为新兴在线学习平台,凭借网络开展免费课程教学、布置作业、网上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获得知识。诊断学中的问诊、症状学以及临床思维等内容知识点丰富,问诊的技巧及临床思维方法的正确树立及实践运用至关重要。在本实验中选择了大学MOOC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开设了山东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两个学校的诊断学课程学习。具体步骤如下:①课前学习。根据教师日常授课流程将作业在课程学习前1周布置完成,随后引导学生在课前借助MOOC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及相关资料文献查阅并完成预先布置的作业,学习过程中有疑惑时可以MOOC在线交流。教师通过批阅相关章节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掌握知识点的程度,根据学生学习问题选择性在线答疑。②课堂教学。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把握课堂的方向,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消化[2]。根据学生课前在MOOC平台的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在课堂授课开始时,先以翻转课堂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并查缺补漏,对相关章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3]。

1.2.2 高级综合模拟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ECS作为诊断学习的新手段,其外观与真人相似并且能在软件操控下模拟人的某些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及血压等)及相应系统的正常和异常表现,学生能在模拟人上进行多种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听诊心音、呼吸音等,配合心电监护仪的显示和医疗器械的使用,使得模拟人能真实模仿现实环境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创造交互式情景教学和实践模式[4]。

1.2.3 基于“雨课堂”推出心电图识别的“每日一图” “雨课堂”作为互联网与教学相融合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其对硬件设施要求不高,仅需将教学电脑联网,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并进入微信页面扫描“雨课堂”上课二维码即可进入,操作简单,易于推广[5]。在诊断学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教学软件,对心电图教学内容推出“每日一图”。2018年我校首次运用“雨课堂”教学软件,在心电图教学完成内容后开设“每日一图”识图环节,每个工作日在“雨课堂”平台定时定量上传心电图,要求学生按照标准规范、标准的流程进行识别并生成诊断电子报告上传到平台。由简到难,逐步增加难度,直到含有多种异常情况的复杂心电图。同时利用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开展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实时分享学习体验、答疑解惑,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6]。

1.3 观察指标

授课完毕后,设计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参与者成绩进行考核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及教学效率、课程学习效率、启发度和教学质量;评价等级分为:很满意、满意及不满意[7]。评估考核成绩采用各教研室联合设计的理论及操作试题。学生考核成绩分为: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分,总分各100分,其中综合评分=理论成绩(占50%)+临床技能考核(占50%)。共发放问卷调查160份,有效回收160份,回收率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程度比较

试验组对教学模式认可度、课程教学及学习效率、教学启发度及教学内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x ± s,分)

3 讨论

诊断学是研究疾病诊断的基础技能、内容以及思维方式的学科[8-10]。在现阶段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中,以“互联网+教育”作为媒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翻转课堂”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在课程开始之前即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把对理解知识、探讨和解决问题放在课堂内,颠覆传统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分为中学习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热情,并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2]。“翻转课堂”上丰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创造了师生、生生之间深层次、多方面的有效交流机会[11]。

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走向临床、从理论走向实际的重要课程,诊断学相关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是临床医学生从事临床诊疗工作的坚实基础。在“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的基础上,MOOC、翻转课堂、雨课堂的兴起给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互联网只是辅助工具,如何充分、有效地将各种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是推进现代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诊断学教学中,根据不同授课内容利用MOOC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高级综合模拟人引入教学以及基于“雨课堂”推出心电图识别的“每日一图”,努力探寻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临床技能,培养合作意识,最终提升学习效果,为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3-6]。

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师获得临床诊断线索快速而简洁的方式,是医务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为更好地学习体格检查操作技能,学生常常以互为操作对象模式进行体格检查的各项训练。但由于操作对象大部分为无异常体征的正常人,在操作练习中学生很难获取阳性体征的直接感官体验,如肝脏、脾脏以及甲状腺肿大等的触诊,学生在同学身上无法感知肿大脏器的触觉体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2]。相较于传统模式,ECS引入诊断学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弥补了医学生缺少临床实践的机会的局面,使得学习的自由度和时效性大大提升。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ESC模拟临床病情变化和再现不同医疗环境的教学模式下,能为学生创造一种交互式情景教学和实践的机会[13],同时借助操作系统可编辑性和重复性,能使每位学生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保证了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习效果[14]。

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程度比较[n(%)]

心电图历年来一直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受限于学时规定的课堂教学学时不足,临床医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心电图的读图流程和常见心电图改变,加之平时课业繁重,学生不能及时复习,全靠考前突击读图练习。利用“雨课堂”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交流平台,在这里学生老师可以同时互动,相互交流、答疑解惑,也可以分享学习心得、学习资料,提升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1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学生能通过网络媒介的应用,提高理论和技能成绩,并且对于创新型心血管内科诊断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在拓宽学生学习途径的同时提升趣味性。另一方面,“互联网+”为背景的新型综合教学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通过此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16]。对临床特征及体征、检查诊断性及治疗等内容进行连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避免了原有传统模式的脱节现象,获得了学生的更多认可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中,“互联网+”模式的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趣味性并最终提升学生成绩,该模式下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现实使用价值,值得在教学改革中推广。

猜你喜欢

诊断学心电图互联网+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