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小涛:守住本心,让生命自由呼吸

2021-06-08王妍妍万磊

教育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朝阳美育中学

王妍妍 万磊

在美丽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所园林式学校——重庆市朝阳中学。雨后清晨,记者走在清幽的校园中。举目四望,云雾弥漫山峦间,尽显奇幻之美。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兼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教书匠”,校长王小涛笑言:“外在美是形式,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内在美才更重要。”一路走来,王小涛始终遵循本心,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诚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成就重庆市普通高中“低进高出”的办学典范。在他的引领下,朝阳中学巧借外力、博采众长、建设优质“跑道”,为学生的人生飞跃蓄积力量。“办学就像做人一样,要学会取舍,保留有价值的,舍弃没用的,方能活得潇洒快活。我要尽力让朝阳中学每个人的生命都能自由地呼吸。”或许,这正是朝阳中学在当下跨越式发展中积淀的教育智慧、坚守的教育情怀、秉持的教育理念。

发现培养潜能的“土壤”

《教育家》: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您曾说,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在您的带领下,朝阳中学是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呢?

王小涛: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公式与定理,而是在公式和定理的教学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自强、厚德、合作、创新”,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精神,也是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它蕴涵了朝阳人引领潮流、挑战自我、知难而进的精神气概,追求坚忍的意志品质和完整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崇高的精神信念的境界。学生做到这八个字,也就自然形成了朝阳人的精神气度和行為特点,就会具备良好的素养,就能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社会时,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

在培养学生逐渐具备核心素养的进程中,我首先唤醒的是课程的力量,以各学科素养呼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思维与内涵。以“立体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科素养催生核心素养落地。

学校搭建的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就是让核心素养萌芽生根的“教育土壤”。它在涵养莘莘学子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这所学校积淀了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情怀。比如:创意写作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墨守成规,奥赛竞技练就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旅游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合唱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啦啦操、网球赛展现了学生的健康体魄,创客工坊、C咖社团帮助学生与时俱进、精于创新。

在我看来,目前的教育主要有三种属性:第一种是制度属性,即有教无类;第二种是政治属性,即教育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三种是人民属性,即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是很重要的,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出发点。杜威曾总结过“教育即成长”,成长是多方面的,我希望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能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阳光、自信的心态,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教育家》: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从“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模式转变,朝阳中学在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王小涛:早在多年前,朝阳中学就注重内涵发展,以育人为本,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优化整合、巧借外力,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效结合,实现五育共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幸福成长。为此,朝阳中学构建并完善了涵盖国家、地方、校本三个层级,“五位一体”的学以成人“三色”课程体系,即底色课程、本色课程、亮色课程,积极开发拓展课程、创意课程、兴趣课程、实践课程、国际课程五大类校本选修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兴趣选择心仪的课程。

拓展课程注重课程的宽度、厚度和高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截至目前,学校共开设了“汉字文化识趣”“保护水资源”“二战电影赏析”等11门市区级精品课程、35门校级精品课程。拓展课程推出后,受到学生们热捧。以“保护水资源”课程为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污水处理原理,还能到学校附近的嘉陵江边开展采样取水和水质监测与净化研修活动,在研究与体验的过程中,真正将世界当作学习的书本。

创意课程主要面向对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美术绘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包括“机器人课程”“编程课程”以及美术专业课程等。学校设立专业团队,对特长生进行课程发展潜质的专业审核及培养指导,搭建参与各种竞赛和高校营地拓展训练的发展平台,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兴趣课程选择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课程。学校邀请知名人士走进校园,丰富课程内容,营造浓厚的课程文化;积极与西南大学等知名大学合作,邀请专家不定期来校进行学术研究与学术讲座,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课程的含金量;借助企业、社区、职业学校、校友等社会力量,发挥其长处“孵化”学校的课程。兴趣课程在带给学生荣誉的同时,也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实践课程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亲历和体验过程。“绿色使者”社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每年高考结束后,“绿色使者”社团都会在学校摆摊设点回收高三学子的书籍、报纸。一方面,充实绿色书吧,供学弟学妹们借阅;另一方面,将收购废书、废纸所得的资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在看似简单的活动中传播环保理念,传递爱心温暖。不仅如此,朝阳中学还打通学校与社会的界限,组织“行走家乡”“览胜祖国”“阅读世界”等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无论是校内的德育体验活动,还是校外的研学旅行,都成为朝阳中学全面育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

国际课程方面,近年来,学校积极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互访互动,连续6年精心接待来自泰国各地的校长团;邀请国内外艺术家、教授等做客朝阳大讲堂,为学生开拓思维;成立“模拟联合国”等具有国际视野的社团,拓宽学生知识面;开展各类名校游学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就像一位毕业生所说:“在学校学习掌握的折扇等技术,增添了很多生活的情趣,让我们在平淡、平凡的生活里也能追求诗和远方。”学校的课程改革就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以诚相待,以情感人

《教育家》:教育和成长非朝夕之事。您是如何走上教育这条路的?

王小涛:我的从教之路,要从1993年说起。那年,我在面临中专与普通高中的选择时,与当时许多学生的想法一样,考取中专,毕业后可以顺理成章分配工作。然而,就在初三的一个假期,我陪表哥到某中学旁听了一周高中课程后,我的“理想”开始动摇了。那几天,我被高中老师的旁征博引与高谈阔论深深吸引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高中课堂,领略到一种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可以激扬青春的豪情。就在那时,我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考高中,上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成就更好的自己。次年,我顺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中学,而后考入西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成为一名物理教师。

我在一所初级中学任教四年,之后,就如同当年执意考取高中一般,我期待着转型教高中。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我申请调入一所重点中学,然而校长不同意我调走。我试了几次,均被拒绝。后来有一天,校长问我:“为什么执意要去教高中?”我对校长说:“我想陪着孩子们参加高考,和他们一起体会高中生涯的酸甜苦辣。”那时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认为教了高中,对教育的理解才会更加透彻。或许是我的执着打动了他,校长最终还是同意了。

转型教高中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我看来,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教哪个学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所教启迪学生心灵,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经年的磨砺,让我不断蜕变成长。因缘巧合,我通过参加公招来到朝阳中学,从教学副校长一路干到校长,身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我之前从未想过当校长,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最初的梦想,以后也将一直从事下去。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从学习到从教,到成为朝阳中学副校长,再到被任命为朝阳中学校长,一路走来,都遵循着自己的本心。

《教育家》: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是重中之重。您是如何组建学校教师管理團队,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

王小涛: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人”的管理。“人”,左边一撇是人的躯体,右边一捺是人的精神。只有精神不被功利化,顺应规律,才能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发展,引领精神成长,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怎样使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归根结底,在于校长是否有恩威并施的领导力及亲和力。作为校长,要以诚相待、以情感人,还要有宽阔的胸怀,生活中多关心、帮助教师,同时做到公平公正。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上,学校始终围绕“立师德、强师能”这一条主线,从点、线、面三个层面,给青年教师结对子、给中年教师压担子、给老年教师搭台子,帮助不同阶段的教师快速成长。

从点上看,对于青年教师,实施“1+3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为每个新入校的教师配备1 个学科指导教师、1 个班级管理指导教师和1个科研指导教师。学校还成立了集团青年教师成长班,为青年教师确立“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优秀、九年骨干”的发展之路。对于中年教师,学校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他们提供课题研究的平台,鼓励他们依托小课题开展课题研究,走科研兴教之路。对于老年教师,学校为他们设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从线上看,朝阳中学牵头组建了基于共同理念、文化和制度的“紧密型”教育集团模式。集团成立以来,逐渐形成“教学资源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师资建设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有效做到了资源共享。同时,我注重让成员学校在集团平台上凝聚集体智慧,绽放个性之美。针对集团内35岁以下青年教师较多的情况,集团举办青年教师成长培训班,集团各校校长、副校长均亲自参加。同时,举办“重庆好老师”集团教师演讲比赛、“中华诵”集团师生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传递正能量,让集团师生共同成长。

从面上看,学校开展“一师一品”全员晒课活动。此“晒”有别于彼“赛”:“赛”重在名次的区分,重在竞赛;“晒”在于公开,目的是扬长避短、促进提高。在“晒”课中,教师们围绕如何上好复习课、讲评课,进行研讨切磋。同时,为了让“晒”课教师能在课后更好地研习反思,学校进行了全程录制,把“晒”课内容制作成课堂实录光盘发给上课教师,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青年教师成长班、师徒结对、“一师一品”全员晒课等形式激发了教师的自我教育意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不断增强。我经常勉励教师要用心、用情教学生,指导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勉励教师要用力学精神、学师德、学技能,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树立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

《教育家》:作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特色美育实验区,北碚区已有20年的大美育实验改革基础。朝阳中学在美育资源挖掘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王小涛:“审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自然是教育的重要法则。”培养能够辨别与认识美、善于发现与创造美的有良好审美素养的人,是迈向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朝阳中学,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例如:独具特色的英语选修课“英语影视歌曲赏析”,让学生们在欣赏经典影视音乐中轻松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物理课、化学课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各种创造之美;“生物课程创新基地”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发现自然之美。课程中融入美的教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美、体验美,每一堂课在学生们眼中都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我坚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学营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2017年2月,朝阳中学成立蜡(扎)染工作室;2018年初,与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共建西南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项目荣昌夏布织造技艺与文化传习基地。通过构建课程体系、配备专业师资、创设多元活动等,让学生们爱上蜡染这一传统工艺。

像蜡染这样的社团,朝阳中学成立了10余个,如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巴渝特色歌曲、折扇、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体验艺术之美,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

我将优秀传统艺术形式引入校园,并不是想将学生培育成某一领域的艺术行家,而是希望通过美育资源,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让他们懂得美、欣赏美,树立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如今,依托新校区,我校着力建设了美育中心,并得到了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推进了校园美育氛围的形成。学校的美育中心大楼成为学生们练习吹拉弹唱、浸润琴棋书画、攀登艺术高峰的殿堂。美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处处有美育。通过美育的熏陶和感染,学生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心灵,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家》:未来,您对朝阳中学有着什么样的期许和规划?

王小涛:朝阳中学现在正迈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不断创新;在课程建设上继续挖掘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帮助学生奠基幸福人生;在师资建设,尤其是名师打造上,还需进一步克服工学矛盾,为名师的专业成长开辟绿色通道。

在打造特色名校的道路上,朝阳中学将专注于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精神修为和道德品质,依托“新高考”“新校区投用”“建设重庆市基础教育高地”的发展契机,处理好课程、课堂、师资、资源与文化的关系,建构特色示范的教育体系,为培养“心向太阳、行必有方”的朝阳人而拼搏。

猜你喜欢

朝阳美育中学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迎朝阳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不许耍赖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圆周上的有理点
美育教师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朝阳创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