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阮咸器名由来考

2021-06-06贾真珍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枇杷琵琶

贾真珍

摘要:“阮咸”是阮的全称,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使用人名来命名的乐器。提起中国传统乐器,说起古琴你可能会想起《广陵散》《流水》《潇湘水云》;说起琵琶会想起《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说起古筝会想起《高山流水》《出水莲》《渔舟唱晚》……但阮呢?提起阮,我们很难说出可与上述传统古曲相对应的曲目,实则的确没有一曲流传至今。谈阮这件乐器,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探讨,从形制起源至乐器构造、从音乐美学至具体的表现手法、从诗词歌赋至近代新作等,诸多方面都还有待深入发掘。除以上诸类问题的探讨,业界各专家对阮咸器名的由来也众说纷纭,各种说法不一。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以阮咸器名由来为切入点,探索阮咸器名的演变过程。在对史书资料的考证和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分析,尝试从“器名”回溯整体,对其器名的变革作出进一步梳理和思考。

关键词:阮咸  四弦  枇杷  批杷  琵琶  发展脉络

一、四弦器名的由来

众所周知,在汉代以前,我们今天所见的曲项梨形音箱的琵琶还未出现。杜亚雄先生在其《阮咸考》一文中有言:“就像汉代尚没有梨形共鸣箱的琵琶一样,也没有任何一条史料和图像可以证实汉代有月琴和秦琴,这样一来,两条汉代史料所记载的只可能是“三弦”和“阮”两种不同乐器的前身”①。那时候在我国本土出現的类似“琵琶”的乐器只可能是“三弦”或“阮”的前身。据史书记载,“阮”亦被称为“四弦”,其称谓和“三弦”非常相似。为此,笔者专门从器名和曲名两方面考证了阮之“四弦”名称的由来。

器名说:笔者在翻阅宋代李昉等人奉敕编纂的《太平御览》乐部时,在第二十二卷《音律图》中发现有这样一段记载:“四弦秦汉未详所起,与琵琶同,以不开目为异。四弦四隔,合,散声四,隔声十六,总二十声,随调应律”②。这段文字是现存可见史料中,较早将“四弦”作为乐器名所提及的内容之一,还介绍了其乐器构造由“四弦四隔”形式组成;关于“四弦”形制等特征的介绍从晋朝傅玄《琵琶赋·序》中方可略知一二:“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象也;盘圆柄直、阴阳叙也;柱有十二、配律吕也;四弦、法四时也”③。这段文字明确指出四弦的形制特征及采用十二律,配有十二品和四根弦的构成。如上所述,当时出现的类似“琵琶”的乐器只有三弦和阮咸两种,而三弦属于无品类乐器,这样,我们就能够认定“四弦”一词,其所指向的乐器是“阮咸”。

曲名说:汉魏时期又首先出现了很多关于“四弦”曲的记载。《乐府诗集》(卷三十)四弦曲题解引《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节家旧有六解,宋歌有五解,今亦阙”④。“张女”实则为乐府曲名,是《张女弹》该曲的简称,也亦或为人名。在《文选·潘岳<笙赋>》中同样有一段关于《张女》的文字记载:“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张铣注:“曲名也,其声哀”。[隋]江总《杂曲》之二:“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⑤。《蜀国四弦》便可直译为蜀国地区的一首乐曲。除此之外,以上提及的另两首四弦曲皆为谱曲者所作。李延年(?—公元前90年)为西汉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在汉武帝时期,专门设立了乐府机构,当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专门负责谱曲工作。而史料中关于严卯的记载甚少,不可考。从《元嘉技录》中的这段文字我们便可得知,《乐府诗集》中 “四弦曲”的产生年代应该在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至晋朝(公元256-420年)之间。如今已证实,梨形曲项琵琶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传入我国的外来乐器。我们是否可以大胆推断,在琵琶还没有传入中国之时,“四弦”及“四弦曲”极有可能指的就是圆盘直柄、四弦十二柱的“阮”亦或是以奏器(阮)名其曲(四弦)呢?李延年作为汉武帝时期负责掌管皇宫音乐的“协律都尉”,“四弦曲”能够出现在乐府记载中就已说明“阮”在汉朝之时就已在宫廷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如今的可见史料推断,这件乐器在汉代之前还没有确定独立的名称,而四弦曲的流传及演奏却又恰恰表明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阮”就是演奏四弦的乐器,因而也随之被称之为“四弦”。

二、枇杷-批把-琵琶器名的由来

“文景之治”以后,汉朝国力逐渐强大,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自然科学都得到长足发展。西汉时期,以长安为中心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在与西亚诸国文化频繁传播与交流的大环境下,本土与外来的乐器相互渗透与影响,随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琵琶”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琵琶”一词,根据目前史料与岸边成雄和沈知白两位现代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琵琶”一词应该来自于波斯语“barbat”的拟声音译词,阮乐器也有可能也是在此外来乐器(barbat)的基础之上经过汉人改造才变成了现在我们自己“盘圆柄直”的阮。“琵琶”一词最早出自于秦末汉初时期的史料中,我们在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和东汉刘熙所撰《释名》二部著作内均可见。在《说文解字》(卷十二)珡(琴)部“琵”字中道:“琵,琵琶,樂器。从珡,比聲”⑥。若按照“琶”部首可解释为“琵琶就是琵琶也”;若从“珡巴”发声解释义当用“枇杷”二字。然而,《说文解字》中并未对“琵琶”器名确切的由来和形制做更多记载,只说明与其演奏方式有关;而《释名·释乐器》一书则更为详细地记录了“琵琶”器名的由来,如文所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⑦也。推手前为批,引手却为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⑧。笔者认为可能是阮的形制和演奏手法与上文中的“批把”相似,世人便把“阮”归入到了“批把”系统,“四弦”的称呼也逐渐被“批把”取而代之。那为何最后又把“批把”改为“琵琶”了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barbat)(枇杷)传入我国后,百姓对其名称百思不解,东汉刘熙在撰写《释名》时为了更好的让世人理解其乐器词义,就根据每种乐器演奏的特点将其演奏动作形象化(琵琶弹和挑的手部动作),把“枇杷”改为“批把”二字,后来人们又根据我国对乐器分类的习惯,即“八音分类法”把“批把”归入了“丝”类,后才统一称呼为“琵琶”。从三国、两晋一直到隋唐时代,随着乐器的发展衍生出更多种类的琵琶,出现了由本土起源或域外传入的“抱弹式”弹拨乐器,统称为“琵琶”。不同“琵琶”的演奏方式及形制特征更加分明,从本土“盘圆柄直”系统中又衍生出盘小柄长(三弦前身)、盘大柄短(月琴前身),八角共鸣箱琵琶(异形阮)等;由外传“梨形曲项”体系衍生出四弦琵琶、五弦琵琶等。为区别不同“琵琶”的形制与特征,古人便在琵琶名称前加上定语。由于阮出现于秦汉时期,阮在当时的琵琶系统也便有了新的谓称——“秦琵琶”“汉琵琶”及“秦汉琵琶”等。直至隋唐以前,阮一直作为琵琶系统中的一员出现。实际上,在当时称之为“秦琵琶”的阮与琵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它极有可能起源于弦鼗,阮具备了多品位结构并使用了十二律的科学定律法。在秦末汉初,阮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出现,是弦鼗乐器进化史中孕育出的一种较为完美的乐器遗制。

三、阮咸器名的由来

阮咸(生卒年不详),为魏晋时期名士,清谈学家及著名文学家。为阮籍之侄,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据《晋书·阮咸本传》记载:“(阮咸)虽处世不交人事,惟共亲和弦酣宴而已”。不同的典籍记载中纷纷提及他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有“妙达八音”之誉也。而他手中经常弹奏的乐器 “琵琶”也在唐代时被名命为“阮咸”,后简称为“阮”,并流传至今。

据考证,唐武则天时期(690-705年),“琵琶类”乐器才开始慢慢有了各自独立的名称。刘餗在《隋唐嘉话》卷中有载:“元行冲宾客为太常少卿,有人於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身正圆,莫有识者。元视之曰:‘此阮咸所造乐具。乃令匠人改以木,为声甚清雅,今呼为‘阮咸是也”⑨。观上述史料可知:蜀人蒯朗发掘古墓得到铜器,器身正圆似琵琶,無人能识。当朝太常少卿元澹掌管礼乐,学识渊博,非同常人,一看便知:“此阮咸所作器也”。即令木工以木料重新仿制作了一把,奏后其声高雅。上述文中所提“莫有识者”说明在当时已经没有人认识这件乐器,其属于接近失传的状态,幸好阮咸善弹此琴被人识得才被当时的人想起。因此,阮咸对阮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阮第二次“新生”密不可分,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阮咸人名来命名这件乐器,至此以后阮才彻底脱离了琵琶系统,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名称——阮咸。阮咸个人的贡献在于:他善弹此琴并创作了很多阮作品,如《三峡流泉歌》《古三坟注》都为阮咸生前所作;为阮的演奏风格奠定了基础,大大提升了乐器的功能;在文学造诣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著有《律义》一书,可遗憾的是这些宝贵文化财富均已遗失。

四、结语

回溯“阮”器名的发展,在“四弦”“批把”“琵琶”及“阮咸”等名称更迭的过程中,也让我们清晰地看见阮乐器的展开与繁茂。但不可否认,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梨形共鸣音箱的曲项琵琶由西域传入后,对阮后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随之发展了一段时间后,便逐渐衰退。在宋代黄庭坚《题李亮功家周昉画美人琴阮图》中可以有载:“周昉富贵女,衣饰新旧兼。髻重发根急,妆薄无意添。琴阮相与娱,听弦不观手。敷腴竹马郎,跨马欲折柳”⑩。诗中用丰富的文字描绘了阮的演奏手法及音色,说明在宋代阮仍旧流行,而且此时的演奏者技法高超娴熟,但其中“富贵女”“琴阮相与娱”二句也看出阮并没有发展至各个社会阶层,阮乐器仍非市井凡夫之娱,阮同古琴一样是士大夫阶层使用的一种“贵族乐器”。在这样的角色下,阮也作为“进德修身之器”。在元代,张之翰、贺铸、刘敏中、杨维桢等诗人也在诗词中流露出对士人阮咸与阮的赞咏。可见,文人雅士在阮的发展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曲高和寡,加之受到外传琵琶发展的冲击,大部分的文人兴致转移,集中在少数文人雅士手中的阮曲谱便很难见到,慢慢地曲谱也就失传了。对于阮的过去,我们也只能从已知的现有文献史料中一点点拼凑出线索,理清脉象。但通过对上述文献资料一一举证,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阮器名演变的整个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杜亚雄.阮咸考[J].音乐探索,2018(02):15-22.

[2]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题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7(02):56-63.

[3]房玄龄.《晋书》吴士鉴、刘承干 注,《晋书斠注(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56.

[4]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乐部卷(二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281.

[5]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105.

[6]严可均辑,傅玄.《琵琶赋》(全晋文卷四五),《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9:293.

[7]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中下(梁诗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3:38.

[8]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简明文学知识辞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105.

[9]隋书卷十五·音乐志[M].上海:开明书店铸版,1935:212.

[10]许慎撰.徐铉杨整理《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78.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枇杷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枇杷糖浆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吃“乒乓球”
“琵琶”和“枇杷”
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