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实施舒适护理效果

2021-06-06王金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9期
关键词:肠梗阻围术常规

王金红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中医院桥西院区,江苏 连云港)

0 引言

粘连性肠梗阻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梗阻类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不仅能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还能够带来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和毒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1]。多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如若不能及时救治,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3]。为与同行切磋交流,现将40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 年6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0 例,根据手术护理方法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各20 例。常规组20 例患者中,12 例男性,8 例女性,年龄在26~65 岁,平均(45.1±2.4)岁,病程3.2~9 d,不完全梗阻患者11 例,完全梗阻患者9 例;舒适组20 例患者中,11例男性,9 例女性,年龄28~68 岁,平均(46.4±1.5)岁,病程2.8~12 d,不完全梗阻患者12 例,完全梗阻患者8 例。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 超及临床症状确诊,并排除了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手术及麻醉禁忌证、凝血机制障碍以及其他胃肠道病变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1.2 方法

两组40 例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前了解患者相关的病史以及药物禁忌,测量血压、体重、呼吸、脉搏、心率、心电图以及检验室的各项指标检查,术前宣教、胃肠道准备、备皮、麻醉等;术中配合好主治医师的工作,做好消炎抗菌、吸氧、止血、补充体液等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术后生命体征监护,体位、导管、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并发症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等。

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包括:除常规的护理干预外,还包括舒适的环境、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人文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具体为:(1)环境舒适: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房间和被褥,适时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隔音效果好,确保患者术后能得到良好的休息;(2)心理干预:术前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解答患者及家属手术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通过图片和视频给患者讲解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知识,并详细地介绍主治医师和护士的具体情况,手术方法、手术流程、手术的安全系数、围术期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治疗的预期效果,来消除患者及家属因对疾病缺乏认识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安慰,通过本院的成功病例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其建立足够的信心实施手术;(3)饮食干预:患者手术治疗对身体创伤较大,容易出现虚脱、疲劳、乏力,因此需要加强饮食护理,逐渐帮助患者功能恢复。围术期内应清淡饮食,营养均衡。术后2 d 给予患者米汤、果汁等流食,禁食豆浆和牛奶,避免胀气[4]。4 d 后给予营养粥、米糊、烂面条等半流质食物,并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患者应以少食多餐的原则,禁忌暴饮暴食、生冷、油腻、辛辣等;(4)人文护理:人文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5]。护患沟通中注重人文关怀能够建立一种亲切、友善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引发医患纠纷的隐患。多向病人解释、及时做出答复并耐心指导,对待患者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同情心,让患者及家属在围术期能够感受的体贴入微的关爱,既密切了医患关系,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5)康复指导:患者出院,护理人员应考虑到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因此,应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宣教指导,告知患者应注意事项:注意保暖、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乐观积极的心态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5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 看出,常规组的手术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明显高于舒适组,差异明显;表2 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舒适组;表3 两组的并发症对比,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 例(35.0%),舒适组为3 例(15.0%),常规组明显高于舒适组,组间差异明显。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对比()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1995 年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 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的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6]。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能够让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悦的心态或是缩短降低其不愉悦的程度[7],它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多方位的进行护理,来提高满意度,并能够在护理的过程中改变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而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率约占肠梗阻的40%~60%。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或异物等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粘连性肠梗阻的术后复发率较为严重,有实验证明,术后良好的病情监测可以降低手术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8],而舒适的护理干预在围术期能够对患者的环境、心理、饮食进行干预,密切监测患者围术期的各项临床指标,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本组研究数据显示,常规组的手术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2.38±13.21)min、(2.85±0.98)d、(2.77±1.71)d、(10.12±1.56)d,舒适组分别为(44.89±7.65)min、(1.80±0.63)d、(1.35±1.21)d、(6.31±1.66)d,常规组明显高于高于舒适组;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7 例(85.0%),舒适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9 例(95.0%),差异显著;常规组的腹痛、恶心、低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例(15.0%)、2 例(10.0%)、2 例(10.0%)、7 例(35.0%),舒适组分别为1 例(5.0%)、1 例(5.0%)、1 例(5.0%)、3 例(15.0%),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舒适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干预,既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肠梗阻围术常规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常规之外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