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让我予你温暖
——一个智力残疾孩子的重生

2021-06-04于晓涵

民主与法制 2021年7期
关键词:警官监护基地

于晓涵

小小,一个14岁的小女孩儿。她智力残疾,最初与她接触时很明显能够发现她与普通的小孩儿是不一样的。小小幼年生母去世,继母离家出走,她的父亲于2016年年底带着小小及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来京谋生。

小小出生至今从未上过学,因为家中老人觉得女孩儿上学没用,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傻”女孩儿。

可悲的是,小小于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间,在居住地附近先后六次被不同的人性侵。

她是被贴上“傻子”标签的孩子

案发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警官第一时间联系并委托我们对小小开展救助工作。我在跟小小聊天的时候,小小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看,好像没有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一会儿看看这边,一会儿看看另一边,大大的眼睛里藏着困惑,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带着她玩一些玩具、与她一起画画的时候她显得很开心,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我们能感受到,她好像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

在前期接触到小小的时候,我们了解到小小具有以下特征:

存在沟通障碍,平时基本只用家乡话交流,不会说普通话。因此,小小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很拘谨,不能使他人明白她说的是什么,也不太会转换成普通话说。因此,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她很依赖父亲和弟弟。

存在理解和认知障碍,因此她无法准确理解和描述出案发的时间、经过等,对性侵缺乏实质性的理解。小小没有时间、空间、数字等各种基础性的概念,只能分清楚白天和黑天。对颜色的认知也很少。在描述案发细节、经过的时候,小小没有办法进行完整的、有逻辑的叙述。在警官对其进行询问的过程中,小小经常无法回答警官的问题,通常是警官问出问题——小小沉默(好像是在思考、又好像没有明白警官的问题)——不作声、犯困。我们观察到,她的父亲这时候就会产生比较焦躁和愤怒的情绪,对小小发火,小小就会变得害怕,然后更加沉默。

表情比较僵硬,肢体不太协调。我与小小一起玩玩具的时候,发现小小的手指上都是冻疮的痕迹,手指活动不灵活,对于小件的东西不能好好操控。小小在写字和画画的时候好像是第一次接触到笔似的,不知道如何握笔,更不知道如何画和写东西。此外,我发现小小跑步时摆臂和脚步不协调,也无法双脚一起起跳等。

此外,她还存在智力障碍,但是等级不明确。

经过1个月左右的相处时间,我与小小及其家庭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小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她见到我时,能够记得我的名字了,逐渐可以开始跟我进行简单的聊天了!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中,我发现小小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状态,不全是因为智力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一些行为表现都是因为她社会化的程度不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通过努力,小小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寻找自我与外界的联结。 作者供图

小小从小在老家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年纪较大,他对小小的管教就是“为了方便看着她,就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让她出去”。再加上从小被贴上了“傻子”的标签,因此,小小也很少能够有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另外,家人的教育观念、家庭经济条件等,耽误了小小正常就学,导致小小出现上述一系列的行为表现。

她是被送去观护基地的孩子

我对小小的个体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之后,同时对及其家庭等支持系统也进行了综合的评估与分析,确定了小小目前存在的风险、资源,并做了进一步的救助计划。

我们评估到小小现阶段存在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再次遭受侵害。

为解决日常监护的风险,我首先与警官和检察官沟通,对小小的父亲进行训诫,督促他履行好家庭监护的职责。但是此办法收效甚微。小小的父亲说,他自己也想承担监护的责任,但是他是家庭的经济支柱,需要工作赚钱来维持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和弟弟的学费。因此,他很难做到不出门,在家看护小小,为此他也很矛盾。

另外,我也积极协助小小父亲寻找其他的可行方案。如换工作、带着孩子工作、找他人代替监护等,但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于是,我转换思路,依托北京市青少年观护基地“少年超越吧”,在每周一至周五的9:00-18:00期间,为小小提供日间监护的服务。

小小在来观护基地第一天,出现了较大的情绪波动。她跟着父亲来到观护基地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本来很喜欢和我聊天的她,此时却一句话也不说;看到吃的从来都不拒绝的她,这次看到好吃的零食喂到嘴边都不张嘴;对写字刚刚提起兴趣,每天主动写字等着大家夸奖的她,这时却一个字也不再写,一次铅笔也不碰……我结合从小小父亲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得出结论,小小这样的表现是因为父亲曾吓唬她,说不要她了,小小害怕把她送到观护基地之后,父亲就此离开。因此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默默反抗这个决定。

司法机关也曾考虑到小小父亲对小小监护不力的问题,甚至考虑是否要剥夺小小父亲的监护权的问题。但是在此事发生之后,为充分考虑小小权利、尊重小小的意愿,此提议作罢。小小在确认父亲不是要将她丢在观护基地不要之后,就恢复到往常的情绪状态,断断续续在观护基地托管40余天。

在小小接连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受侵害事件之后,小小的爸爸情绪崩溃,他说:“我真是受不了了,我不想要这孩子了。”“你说那些人为什么总欺负我孩子?我要和他们拼命,都不活了。”通过不断地接触,我们发现小小父亲的脾气很暴躁、特别爱着急,尤其是每次遇到小小被欺负的事情时,他的情绪会立刻变得复杂且激烈。有因没保护好孩子而产生的自责、无措,有对嫌疑人的愤怒、指责,更多的可能还是对孩子、对自己家庭未来的担忧和绝望。

因此,为及时处理小小父亲的这些情绪,我们几乎每次发生侵害案件时都会在现场陪同,给小小及其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如陪同询问、陪同就医、安抚情绪、临时照料等。

>>社工们去看望小小 作者供图

除对一些危机的情况进行干预以外,我还就涉及小小未来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干预,如寻求团委、司法机关的支持,帮助小小联系学校资源;培养小小的个人能力(安全自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协助她进行初步的自我探索;开展亲职辅导,提升家庭支持意愿及能力等。

她是被关爱逐步恢复的孩子

通过多方的努力,目前,小小家庭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生活状态。小小已经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没有再受到不法侵害。小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遇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她,她可以主动告诉爸爸和我们。但是大多数时候的小小,还是会经常性地自己一个人在家,没有人陪伴,更鲜有朋辈群体和她玩耍、互动。

小小的快乐很简单,只要有人跟她说话,能够尊重、平等地对待她,她就很满足、很快乐。但是这种简单的快乐对于小小来说,依旧是很难获得的。

小小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高速期,学习能力增强,能够很快学习一些知识并且记得很牢。在观护基地托管期间和在校读书的一个学期,小小学习到了很多的技能,如她会从1数到20,可以从1写到10,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可以自己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开始有自己的画画风格,知道选择自己喜欢类型的音乐;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会主动介绍自己并且认识别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寻找自我与外界的联结,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

小小这个案子,是我真正意义上开始主要负责的第一个案子。转眼间,我也已经工作三年,与小小结识两年有余。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小小给我带来了工作乃至人生历程中很多的“最”,创造了很多的纪录。

小小是集“服务时间最长、让我情绪崩溃最多、怀疑自己次数最多、工作遇到阻力最多、参与司法流程最多、经历的刑事案件最多、认识的超越社工最多、成长进步最快、最大”等诸多“最”于一身的存在。几乎海淀公安分局的所有警官和海淀检察院未检部所有检察官都负责过她的案子或者听到过她的经历。

这期间难受和痛苦的时刻很多,有段日子,每当深夜电话突然响起的时候,我都会心下一紧,害怕又听到小小被侵害的事情。因为每当又听到这样的事情,就代表小小又经历了一次痛苦,又需要经历取证、询问、检查等一系列复杂又难受的司法流程。“无能为力”可能是面对小小一次又一次遭受这些时的真实写照吧。

作为一名社工,我们很难接受“无能为力”这样的字眼。除了自责以外,我还会面对对自己的质疑:“怎么又发生了这样的事?这是第几次了?我不是都介入了吗?”和对小小的质疑:“那些人怎么就专挑她啊?是不是她自己有什么问题/需求?”有些质疑,听了真的很难让人不愤怒。

还好,我们当时没有放弃,现在的小小,虽然还是无法到达同龄人的智力水平,但是她一直在进步,变得勇敢又充满能量,敢笑、敢闹、敢为自己争取。“尽力而为,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只要她能有一点点好的改变就可以。”这样的信念和身边所有同事们的陪伴与鼓励,是支持我继续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两年多的时间,他们家庭的大事小事不断。回想起来,最让我动容的是小小的父亲,这位每天把“我不要你了”“你走吧”“我打死你”挂在嘴边的父亲。两年多了,这些话可能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他也从来没有直接表达过对孩子的感情。但是,通过接触,我们发现,事实是他从来没有一次放弃过小小。

小小的父亲将真正的责任和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中:家人建议将小小早点嫁人,他没有同意;让小小回老家跟着亲戚生活,他没有同意;小小生病,及时带她看病;仅有一份的工作餐,留给小小,他和儿子吃馒头泡面;早出晚归工作,只要能挣到钱就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发现风险,及时搬家或求助……我们旁观的感受尚且不易,更不要说亲历这个家庭的他了。

小小和她家庭的经历可能只是千千万万亟待帮助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缩影,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和家庭。被害人救助的工作任重道远,坚定信念,尽力而为。

猜你喜欢

警官监护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猫警官抓小偷
兔子警官抓小偷
警官当老板非法获利被判刑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布克警官的一天
我的基地我的连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