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刚

2021-06-03毛刚

世界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牧民走廊村落

1988年进入西冶建筑系学习,1992年毕业至今近30年了,回顾起来有两件事刻骨铭心:一是,第一次鸭嘴笔绘制线描图的作业不及格,被侯继尧和王军老师贴在走廊的展板上,同时贴上去的还有优秀作业,很失落、很沮丧,萌生了退学回去再考美院的念头。但在两位老师鼓励下,我最终还是留下来了,后来越学越好。二是,大三时被推荐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深圳大学召开的1990中国建筑创作会议,不仅认识了钟训正院士和王小东院士等第一代新中国建筑大师,而且有了另一群同学和终生的朋友,就是13个建筑院校的26个学生代表,李兴钢、张利、张彤是其中的佼佼者,让我有了学习的榜样。建筑学本科是练就基本功的阶段,感恩西建大给了我严谨的训练和基本的专业素养,这是“扎马步”的功底,若说之后略有成就,都缘于此,这是不容置疑的。

1 学术专著

2.3 芦山龙门古镇重建

4 稻城文化中心

5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6 龙门游客中心

7 攀枝花大河中学

8 四川藏语佛学院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是什么,或者说精华在哪里?那就是建筑与自然结合,表现为院落和园林。远的不说,成都平原上的“林盘”就是最好的例证。何谓林盘?就是几十户民居成组成簇聚在一起,形成内部有私家院落和公共场所的小型聚落,聚落被水渠环绕和树林包裹,四周是广袤的农田。这种聚居的文化传统给了我们在成都做“美丽乡村”巨大的启示,由此提出了新村规划建设要遵循“小、组、生、微”的原则,“小”即为小型化,不要摊大饼;“组”即为组团化,要相对集中以便基础设施配置;“生”即为生态化、园林化,“微”即为在每家院子里做微田园,搞庭院经济(农家乐);传统给我们实现地域性的指向。也是这一思想指导下,10余年来成都平原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全国的典范。设计结合自然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尊重自然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可以理解为地域性,地域性更多指向建筑的地理环境气候适应性,因此地域性创作是以适宜性作为基础。材料技术、结构技术和设备技术都在日益更新,但绿色节能是根本目标,新技术没有也不可能排斥建筑文化传统,所有的新技术要能广泛运用,必然要针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生态的地区差异,这样的新技术就是适宜技术。适宜技术要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因此建筑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的圭臬。

民族·社会·建筑

197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的民族学论题,引发了对川西牧区聚居的思考和研究,近20年来我们受命于四川省政府和国家民委,进行民族地区村落研究和更新改造,主要针对横断山系的“藏彝”走廊的游牧民族推行定居工程,自2000年起,国家在四川省横断山系的“藏彝走廊”民族地区启动牧民新村试点建设,这是较早的脱贫攻坚政治行动之一。一方面为了实施高山高原草场生态的保育,另一方面开启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转型。截止至2007年的统计,四川省境内约有53.3万纯游牧民,其中21.9万人无固定居所。2010年以后国家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全面推行定居工程。第一个建成的试点项目是四川省甘孜州红原县瓦切乡牧民定居新村(2001年)。20年来我全程参与并见证了牧民定居这一重大国家工程的发展历程。迄今,“藏彝走廊”上的牧民定居工程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工作重点将从村落规划建设转向关注民族交融的人文社会组织建设,这是牧民定居工作的现实需求,也是定居点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方向,更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战场,让“藏彝走廊”上的牧民实现“住得进去,稳得下来,繁荣起来”才是核心。

民族学偏重于民族村落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研究,制订民族“求同存异”的理论指导和政策;社会学侧重村落(特别是传统村落)的社会组织结构,制订民族“和而不同”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筑学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能够让各民族牧民村落建构良好社会空间的规划设计技术策略,因此,在民族地区进行城镇村落建筑设计,建筑师还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思维,实现“民族学、社会学、建筑学”三位一体,我和我的团队还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牧民走廊村落
神奇的走廊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油画《村落》
商人买马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