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阴平肝话牡丹

2021-06-03德承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赤芍

□ 德承

牡丹是很具观赏价值的花卉,同样是美味佳品及良药。

我国食用牡丹花的历史悠久。据记载,牡丹花的食用始于宋代,至明清时代已有了较为完善的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明《遵生八笺》上曾记有“牡丹新落花瓣亦可煎食”。《三如亭群芳谱》中亦记载“煎花,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浸”。又曰:“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清《养心录》记载:“牡丹花瓣,汤淖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其意是无论滑炒、熬粥,还是清炖,牡丹花那浓郁的香气终不改变。用牡丹鲜花制作点心,不必添加香精、色素等物质,其天然色泽、自然香味倍受人们的青睐;以鲜牡丹花发酵液和浸渍液加适量蔗糖、蜂蜜及柠檬酸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牡丹花饮料,畅销于市;具有美容、安神、养血、调经、降压功效的牡丹花茶,受到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的欢迎,成为日常的保健饮品;以牡丹鲜花、多种鲜果为原料,佐以蔗糖、蜂王浆,经多年发酵精制而成的牡丹花酒,花香浓郁,清醇可口,营养丰富,为酒中珍品;加工制成的牡丹酱还是制作糕点的重要原料;牡丹花入馔,可以烹制出多款花香浓郁,滑嫩可口的食疗药膳;牡丹花作为佐料生产的罐头成为餐桌的美味佳肴。牡丹花提取的黄酮、精油具有美容之功效,可作为制作化妆品的原料。

牡丹花还是一味良药。《本草纲目》载:“牡丹惟取红白单瓣者入药,其千叶异品,皆人巧所致,气味不纯,不可用。”就是说,牡丹经培育有诸多品种,但药用只选红白单瓣者,其他品种气味不纯不可药用。据测定,牡丹花含有紫云英苷、牡丹花苷、蹄纹天竺苷、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糖类、黄酮类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滋阴平肝,化湿逐水,活血散瘀,调经的功效,用于高热发汗,吐血衄血,骨蒸潮热,痛经经闭,跌打损伤,痛肿,高血压病等症。治疗痛经:①牡丹花、月季花各3克,酒酿100克,混匀,放在锅中隔水炖沸,稍温,分顿食用,连服5天。②牡丹花、桂花各6克,黄酒100毫升,在锅中隔水炖沸,稍温,早晚各服一半,连服1周。③牡丹花3克,元胡、川楝子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食疗方:牡丹银耳汤:牡丹花2朵,银耳30克,清汤、精盐、味精、料酒、白胡椒面各适量。先将白牡丹花瓣洗净;把银耳放入盆内用开水浸泡膨胀,摘洗干净控干备用。将清汤倒入净锅内,加入精盐、料酒、味精、白胡椒面,烧沸撇去浮沫。然后把银耳放入碗内,倒入调好的清汤,上笼蒸至银耳发软入味时,取出撒上鲜白牡丹花瓣即可。此方具清肺热,益脾胃,滋阴,生津,益气活血,润肠强心,健脑,补肾,解毒之效;牡丹花粥:牡丹花20克(干品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牡丹花脱下花瓣,漂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取锅放入清水、牡丹花,煮沸约10分钟,滤去花瓣,加入粳米,煮至粥成,再加入红糖调味后食用。食用粥稠清香,具活血调经之效;牡丹熘鱼片:鲜牡丹花4朵,鲜青鱼肉250克,笋肉100克,鸡汤、鸡蛋清、淀粉、精盐、料酒、猪油、白胡椒面、葱、姜各适量。先将牡丹花摘洗干净沥干,放入盘内;净青鱼肉用凉水泡1~2小时,捞出控干,切成长3厘米的段,切成薄片,放在碗内,加入精盐、料酒、味精、鸡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笋切成片备用。炒锅清洗净,放火上,下入猪油,六成热时将鱼片逐块放入锅内滑透,倒入漏勺内沥油。然后炒锅内底油加热,放入葱、姜,煸出香味,下入笋片煸炒熟,倒入鸡汤、味精、盐、白胡椒面、料酒、水淀粉调成稀糊。待汁爆起时,将鱼片、牡丹花瓣倒入炒锅内,滑炒几下淋入鸡油,盛入盘内即可。食用清爽细嫩,味鲜花香,滑润。具有滋阴平肝,化湿逐水,活血散瘀,调经之效。

牡丹花的根皮称为牡丹皮,是一味常用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收载,主要成分有牡丹酚、牡丹酚苷、芍药苷、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性凉,味辛苦,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和血、消瘀的功效。《本草经疏》曰:“牡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入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临床证实,牡丹皮凉血作用有二,一是凉血、止血。诸如血分有热而致的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发斑、月经过多等。二是凉血除蒸。治疗阴虚血热所致骨蒸、无汗、口渴、经闭等。斑疹吐衄。临床应用,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多与生地黄、赤芍和四物汤同用;用于治疗温病后期,邪伏阴分,津液已伤,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常与鳖甲、生地黄、知母等同用;治血滞经闭,常与桃仁、赤芍、桂枝同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当归、桃仁、乳香等同用;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用;治肠痈初起,多配伍大黄、桃仁、芒硝等。临床上以牡丹皮为主要成分的著名药方也很多,如用于清肝火和凉血散瘀的“丹栀逍遥散”,用于清热散瘀、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汤”,用于治疗阴虚发热的“青蒿鳖甲汤”等。著名的“六味地黄丸”中也有牡丹皮。我国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认为牡丹皮:“白花者补,赤花者利,故治无汗之骨蒸,丹皮长于养阴清血分伏火,有人专以黄柏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由此可见牡丹皮是一味凉血妙品,化瘀效药。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还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其水煎液有明显降压作用,并有一定抗癌功效。治疗热病吐血、衄血:取牡丹皮、赤芍各9克,生地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治急性阑尾炎:牡丹皮9克,桃仁12克,冬瓜仁30克,大黄2克,芒硝1克,水煎服,每日1次。治高血压病:牡丹皮、野菊花各9克,忍冬藤、鸡血藤各18克,石决明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妇女月经不调、行经腹痛:丹皮30克,红花9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治急性荨麻疹:丹皮、赤芍、连翘、地肤子各15克,蝉衣6克,浮萍3克,水煎服,每晚1次;治过敏性皮炎:丹皮6克,浮萍草5克,水煎服,每晚1次;治鼻出血:丹皮25克,竹叶15克,白茅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过敏性鼻炎:丹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注意:牡丹皮性凉,故凡血虚有寒、妇女月经过多者及孕妇慎服。

猜你喜欢

牡丹皮丹皮赤芍
赤芍酒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及镇痛作用研究Δ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丹皮酚的体内抗炎镇痛和体外抗氧化效果评价
丹皮酚对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及GRP78/TRAF2信号通路的影响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识别真假牡丹皮
药材赤芍的对照药材薄层色谱法的探索性研究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丹皮酚药理学研究进展*
丹皮酚衍生物的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