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籍修复的流程规范

2021-06-02漆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5期

漆荟

摘 要:据统计,目前我国馆藏古籍超过5000万册,很多古籍由于历史上保存条件不好,出现了水、火、发霉、虫蛀等损坏,其中待修复的馆藏古籍超过1000万册,众多的古籍亟待修复。同时古籍的修复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修复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流程规范,在尽可能保存古籍的文字信息的同时,避免对古籍造成二次伤害。文章通过参加“全省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的学习体会及在培训期间对清末古籍《戏曲手抄稿本》的修复,阐述古籍修复的流程以及规范,并比较修复前后的差异。

关键词:古籍修复;戏曲手抄;修复工艺

2019年5月12日,“甘肃省第二届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甘肃省博物馆古籍修复中心举办,来自省内古籍收藏单位的2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授课老师为中山大学肖晓梅、北京市图书馆刘建明、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主任何谋忠。在为期20天的培训时间里,以技能实操为主,理论学习为辅。作为一位文物修复工作者,笔者通过对清末《戏曲手抄稿本》的修复来浅谈古籍修复的流程规范。

中国的古籍修复行业,历史非常悠久,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音械)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①这是历史古籍中对于古籍修复的最早记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留存下来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由于古籍的材质大多以纸质和丝织品为主,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容易受到空气氧化、水、火、霉菌、虫蛀、鼠啃等污染和损害。目前全国馆藏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需要人工修复的古籍数量超过1000万册。所以古籍的修复工作迫在眉睫,修复古籍涉及很多任务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标准和规范,如果不依据这些规范来操作,可能会对古籍造成二次伤害。

1 《戏曲手抄稿本》的基本信息

《戏曲手抄稿本》为清末民初的稿本,主要记载了这一时期活跃在甘肃不同地区的戏曲班子所演出的曲目,所记载的曲目中大部分都是孤本,對于研究当时的戏曲文化有很大的价值。此稿本书名为《戏曲手抄稿本》,共计28页,其中封面封底破损较为严重,长26.4厘米,宽22.5厘米,此剧本由于是民间戏曲手抄本,所以用纸随意,多是当地质量较差的土纸、麻纸,装订用的是线绳穿孔,极不规范,稿本通过代代流传,一度出现酸化、老化、絮化、霉变等问题,已全部破损,修复难度比较大(图1)。

2 修复前准备工作

建立修复档案:对于等待修复的古籍,在修复工作开始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建立修复档案,修复档案要全面记录古籍的现状,修复前需拍摄每一页的破损情况,并且将破损情况整理成文字,通过文字、影像资料记录古籍修复前、中、后各个时期的基本信息,使古籍保护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通过客观记录破损古籍的现状制订出合理的修复方案,我们按照古籍移交管理制度,获取了表格式古籍出库交接单,填写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索书号、书名卷数、版本、总册数、总页数、开本、分册数、封面、前护、封底、后护、内页、分册总页数;第二部分主要为破损情况;第三部分为修复方案;第四部分为修复后总册数、修复后总页数、修复后开本、原计划修复书页和实际修复书页;第五部分为验收意见、验收人以及修复起止时间、接收人。本书现状为书脊絮化,部分书页破损,四边破损有缺口,封面封底破损严重,书页酸化严重,有油渍、水渍、污垢。

进行影像拍摄:图像信息是最能反映古籍当前真实保存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图像记录的直观性和详尽性是文字记录不可替代的,是文字性修复档案不可或缺的补充。完整记录修复前的图像信息也能为修复前后的成效做对比,并为修复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

修复前拍摄的主要内容是书籍在修复前的破损状况、书籍所用纸质材料以及装帧形式,以便为修复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再次修复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制订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因修补本目前破损严重,书脊已絮化,部分书页破损,四边破损有缺口,封面封底破损严重,书页酸化严重,有油渍、水渍、污垢。为保存古籍中文字的完整性,经与指导老师商议,决定采用金镶玉的修复办法,金镶玉又叫“惜古衬”“穿袍套”,是古籍修复中的一种独特技艺,就是将待修复书叶衬入白色衬纸中间,超出书页的部分折回与书页齐平,这样相当于给书页里外添了一层保护膜,能有效阻断空气中的湿气、霉菌及有害气体等对古籍的继续伤害,同时由于金镶玉是用衬纸将书页包裹起来的,所以修复后的书页未来即便发生磨损,损坏的也是镶嵌的衬纸,而不会首先损坏原书页。①这样就能大大增强古籍的保存时间。

准备修复材料:针对古籍不同的破损情况就需要不同的修复材料,每一种破损情况对应的修复方法都大为不同,面对当前手抄本絮化、破损、酸化、油渍、水渍等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解决这些问题。

修复工具:古籍修复是一种传统技艺也是一门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修复工具逐步向科技化发展,针对此手抄稿本,除了传统的必备修复工具毛笔、刷子、喷壶、镊子、针锥、竹启子、补书板、吸水纸等,还加入了纳米脱酸、隔离负压修复台、显微镜等高科技修复装备。通过传统与科技的结合,尽最大可能实现古籍的完美修复。

选择修复及镶衬补纸:由于书页破损比较严重,所以修补书页破洞需要用补纸,选择补纸前要先对书页的酸碱度、厚度、纤维类型进行检测,然后选配最合适书页的补纸。由于该手抄本用的都是当地的土纸,在今天很难找到同类型的纸张,所以选用仿古纸再进行染色,来修补破损的书页。针对《戏曲手抄稿本》初步选出三种修复补纸:①仿古宣1;②仿古宣I;③仿古宣H。通过测厚仪和色差对比最终确定修复用补纸为仿古宣I。镶衬纸张选择薄厚均匀色彩洁白的单宣纸(图2)。

染纸:选出的修复纸和修复的古籍颜色有色差,需染色方可使用。实验采用橡碗子、红茶、板栗壳等多种材料染色,最后选用栗子壳煮20分钟加入一滴墨汁的配色方法,染出修复纸备用。

制作糨糊:糨糊的制作方式有多种,我们分别尝试了冲调法、熬制法两种方法。最后选用小麦淀粉熬制冷却后制作的糨糊(图3)。

4 修复操作流程

①编号:在书脑的右下方用铅笔标明书页顺序,以免乱页。

②拆书:拆书的流程是先将整本书进行拆线,然后取下书皮,再将纸捻去掉,最后将书页分离。

③洗书:在托盘中垫上白色纱布,把书页平铺在上面,以此类推,平铺六页,用开水冲泡小苏打轻轻倒入平铺好的白色纱布上,洗出污渍,再清洗至水清为止。把洗净的书页放在吸水纸上吸干水分,等待晾干。洗书的步骤要看古籍的状况,有些不需要洗书,此次手抄本有很多油渍污垢所以必须要洗书(图4)。

④压平:书页晾干后用压板压平(图5)。

⑤修补书页:以溜代补的方法修复书脊,四边用补纸补齐,破洞用补纸填补,按照“先大后小,从中間(版心)开始补洞,再补两边书脑”的原则,所有的补边不得超过0.2厘米。修补后的书页平铺或者错落摆放,防止书页粘连造成二次破坏(图6)。

⑥重物压平:书页补好后会呈现凹凸状,不是很平整,所以需要适当喷水,平铺在吸水纸上,用重物进行压平(图7)。

⑦折页、剪边、锤平、齐书页:压平后的书页要按照原本的折痕进行折页,然后将书页四周多余的补纸用剪刀剪去。剪边之后,用平口铁锤或者木槌轻轻将书叶进行锤平。锤平之后的书页,如果发现页边有不整齐的情况,再用剪刀进行齐页。在这些过程中,切记不可伤到原始书页(图8)。

⑧镶衬:选出和书页薄厚一致的单宣,一张平铺在操作台上,将书页放在上面,再将另一张单宣放在书页上,使书页的三边都漏出白色的单宣衬纸。然后将衬纸的四周回折与书叶一样平整(图9)。

⑨金镶玉装帧:镶衬好的书页进行齐栏、订纸捻、裁边、包角、书皮等工序,最后进行装帧,装帧完毕之后,用糨糊将书签贴在书皮的左上角(图10)。①

经过上述复杂的修复流程之后,这本清末《戏曲手抄稿本》修复工作完成(图11)。

5 总结

古籍的修复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古籍,延长古籍的保存时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更好地通过古籍去了解和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古籍的修复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也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古籍修复记载,甚至许多文人墨客也参与过这一技艺的传承,最著名的就是宋代苏东坡就曾经从事过古籍的装裱工作。但是由于古籍修复行业入行难、收入低等因素,让很多人不愿意继续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希望古籍修复这种古老又极具现实意义的传统技艺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一行业,传承这一技艺,做中国文化的修复者、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