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

2021-06-02孙园梦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

孙园梦

摘要: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部分地区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以及农村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章探讨了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变化对“需求追随”型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具体影响。另外,也探讨了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发挥“供给先导”作用,实现金融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村银行业务发展;农民增收;良性互动建议

一、农村金融业务发展概述

(一)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

近几年,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成效显著,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兼业经营的事项不断增加。一方面,目前农民的收入结构已经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收入渠道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一直将“三农”作为政府工作的突出问题,把“精准扶贫”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农村金融扶贫”正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应该摆脱传统“需求追随”模式的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积极进行农村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发挥“供给先导”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加符合其收入结构的金融服务支持,切实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而想要实现金融扶贫这一目标,有必要从互动关系角度,探讨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性的意义

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农村金融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如果农村金融行业只作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参与者,被动的依据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金融业务形式,容易陷入金融排除理论中描述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排斥困境。而本文通过研究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互动关系,依据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理论基础,探讨了如何构建动态均衡发展的农村金融活动主体关系,这些都有助于丰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践现状,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村镇银行机构“金融扶贫”的长远发展目标。

(三)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第一,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该理论旨在研究金融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家,当农民没有充足资金进行扩大生产和简单农产品再加工时,国家和政府向农民提供信贷金融服务。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普遍较长,且农业生产的收益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导致农业贷款的还款来源确定性不高,农业信贷业务风险较大。进而导致了农村银行业普遍缺乏提供农业金融信贷服务的内在动力和潜在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策性干预,引导并扶持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相较于城市居民来说有更加明显的收入和支出时间差,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在激励机制恰当的条件下,同样具备较大的储蓄业务发展空间。由此,农村地区银行资金来源不充足、金融市场活力不够等问题,不是由农村地区资金匮乏的环境引起的,而是政府管制和农村银行业利率控制未能恰当的符合农民的储蓄、理财等金融服务需求,抑制了农民的金融服务意愿,阻碍了农村金融自身的循环流通、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活力。

2.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第一,实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金融制度变迁模式。既要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和制度约束,强制农村金融机构调整现有金融制度,已实现农村金融行业发展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切实提高农村金融业务的普惠性和大众性。同时也要从农村金融行业自身发展角度考虑,通过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在利润引导农村金融行业制定更加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环境需求的金融制度。

第二,实现从存量改革到增量改革的转变。即农村金融机构决策者要改变原有体制框架中的存量改革模式。从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运营以及金融储蓄机构如“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的银行金融转型,这些都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存量改革到增量改革的表现特征,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变迁过程中,市场机制不断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一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变迁规律和发展需求。

第三,突破较为保守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路径。原有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多倾向于国家政策制约引导方面的改进落实。对民间资本加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方式推动力度不够,导致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匮乏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因此,从金融扶贫角度考虑,农村金融行业应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采用商业银行股份制转型等方式优化自身信贷资金来源渠道,提升自己的信贷业务拓展能力。积极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切实缓解农村贫困农户的生产、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

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理论研究

(一)互动关系理论分析

中国农村资金供需缺口较大,近几年农民收入普遍增长,但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仍然较为严重。虽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其生产生活发展资金仍然匮乏,可用于农村金融流通的资金仍然匮乏,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储蓄、信贷、保险行业市场活力仍然不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不断深入,农民更多的倾向于把发展资金放在相对效率更高的工业生产和城市环境中。造成农民增收不但没有促进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金融业务的改革发展。同时,再加上村镇政府对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财政支持普遍力度不足,加劇了农村金融业务供需关系的矛盾。另一方面,依据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必然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发展会随着农村金融业务改革进程和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变迁,不会一直呈现规律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农民增收必然会有利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发展,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并不一定有利于农民增收。

(二)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本文设计了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协整分析数据模型,通过《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渠道获取了2009~2019年间的农民收入与农村银行业发展相关数据,并建立了数据计算模型如下:

InFNtI=B0+B1InAYt-1+B0+B2ASLt-1+B3ACRt-1+B4ASRt-1+B5FARt-1+B6InFNIt-1+Ut

其中,FNI为农户家庭的人均收入;AY为地区农业发展水平;ASL为农从外出务工人员数量;ASR为农村居民储蓄比率;FAR为政府财政支农比率;ACR为农村信贷业务比率。

通过代入数据,对比各个变量的协整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農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长以及农业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第二,前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当期农村居民储蓄率同样有助于促进当期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

第三,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率与政府财政支农比率对农民人均收入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说,财政支持和贷款为主的农村外援融资渠道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农村资金配置功能,反而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

三、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性实践分析

(一)农民增收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影响分析

对于农民增收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影响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农村金融需求的影响,我国的农村经济基本都是以单个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在对其进行精准扶贫时,需要考虑的是货币和信用的需求。这两个部分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收入情况。当农民收入情况好转时,会进一步对农村银行业带来新的影响,比如农民收入增收时,有关种植业的贷款份额就会下降。这样银行就可以拥有更多地资金投入到大型种植业或者其他的农产业。其次,随着农民增收,小额贷款也无法满足一些大型融资需求,从而推动农业贷款模式的影响,使其朝着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农民增收也进一步改变了农村金融贷款的模式。再次,对于农村金融需求服务的质量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民收入情况改善,可以使得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更加趋近于城市金融服务,大幅提高了在消费贷款需求方面的份额。最后,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理论下,可以知道实行精准扶贫,改善农民的收入情况,可以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储蓄,从而更好促进了农户储蓄提升。

(二)促进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 促进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宏观建议

为了更好实现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国家应该支持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这方面来更好地进行精准扶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据相关数据可以得出,我国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就超过了50%,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县域经济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大幅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其次,国家应该在农业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为了更好改善农民经济水平,实现精准扶贫和农村银行行业良好发展,国家应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更多资金,通过这方面的良好建设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比如建设防洪工程、灌溉工程等。最后,国家应该对农村信贷担保体系进行建设和完善。通过税收降低和政策补贴来更好地进行精准扶贫,实现农民经济收入提高。

2. 促进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微观建议

对于农业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微观建议,农村信用社等相关银行机构应从指导思想和运营管理宗旨方面入手,对服务“三农”服务的思想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银行机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实现“三农”良好服务。另一方面,对金融科技进行充分地应用,使其能够改善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实现工作效率提升。在实际中,农村银行应该改变传统的物理网点建设模式,在农村互联网大量普及的背景下进行网络型和数字型银行建设。根据这些新型的金融科技,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实现农村精准扶贫,改善农民收入情况。同时充分发挥银行卡业务成熟的优势,在这基础上进行ATM机投放和建设,改善农民小额提现和转账服务情况。此外,农村银行等相关机构应在产品宣传和创新方面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大量的宣传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指导,增强其对银行机构的信任程度。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银行相关机构应该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研究出一套新的贷款模型,比如教育贷款、小额创业贷款等。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制定来更好实现精准扶贫,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水平。对于普通的农户,银行等相关机构可以为其提供更多储蓄产品和消费信贷产品,给普通农户带来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对于一些较富裕的农户,银行机构可以从理财方面入手,为其提供多样化的短期理财产品或者一些大额贷款产品。针对不同农户群体设置不同金融产品来促进农村银行业良好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良性互动。

四、结语

本文以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方向,并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农村金融业务改革发展趋势。依据上文中分析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对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通过网络渠道收集相关研究数据,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阐释了2009~2019年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同样依据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曹文莉.从银行业入手发展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J].时代金融,2018(21):92-93.

[2]田杰,陈昊飞,刘勇.金融“新政”视角下的农村银行业结构收敛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4):27-30.

[3]蔡晓军.农村银行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26-27+36.

[4]苏琳,刘德弟.长兴县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2):109-110.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10212004)。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对百姓“菜篮子”的思考
论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之间的关联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北安长水河农场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
对百姓“菜篮子”的思考
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农民增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