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甲状腺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对心脏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

2021-06-02黄珊何辉

当代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甲亢甲状腺癌肝功能

黄珊,何辉

(广宁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广东 肇庆526300)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临床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组织增生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1],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会对患者心功能及肝功能造成损伤,目前,临床上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易反复,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临床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有全甲状腺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次全切除术难以判断甲状腺残留量,复发风险较高[2],近年来,临床发现全甲状腺切除术相比于次全切除术对于病灶部位清除更彻底。本研究分析全甲状腺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对心脏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6)。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37~64岁,平均(45.62±2.66)岁;病程1~8年,平均(4.24±0.11)年。实验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8~63岁,平均(46.21±2.83)岁;病程1~7年,平均(4.23±0.17)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甲亢合并甲状腺癌诊断标准;自愿接受手术治疗;认知能力正常;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脏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次全切除术:沿腺体外侧处理上极,分离并结扎上动静脉、中静脉、内侧悬韧带,然后处理下极并结扎下动静脉,切除峡部全部及两侧腺叶,手术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下动脉主干及喉返神经,最后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实验组给予全甲状腺切除术:分离并暴露甲状腺腺体,首先处理甲状腺上极,切断并结扎上动静脉、中静脉,然后采用囊内结扎的方式结扎下动脉,充分暴露后背侧后切除甲状腺侧叶以及峡部和对侧的全部腺叶,手术切除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切除完成后充分止血并放置引流管,最后缝合切口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前后心脏功能和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仪监测超声心动图,以患者术前、术后高峰充盈率(PFR)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患者心脏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GGT)评估患者肝功能。并发症包括甲状腺旁腺损伤、切口感染、声音嘶哑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及肝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PFR、LVEF、ALT、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PFR、LVEF、ALT、GG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常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脏负荷高,易影响心功能,同时,患者体内产生的甲状腺激素也会损伤肝脏,影响肝功能[3]。目前手术治疗是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全甲状腺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两种。次全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保留了部分甲状腺腺体,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正常,但由于甲状腺周围有丰富的神经及血管,次全切除术手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易复发,全甲状腺切除术病变部位清除相对干净,注重血管和神经剥离及保护,术后不易复发,但手术操作复杂,术后需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4]。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及肝功能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功能及肝功能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24 26 PFR(L/s)术前5.32±0.38 5.33±0.41 0.090>0.05术后4.46±0.24 3.85±0.25 8.801<0.05 LVEF(%)术前69.85±1.67 69.79±1.53 0.132>0.05术后67.28±1.06 65.37±1.14 6.139<0.05 ALT(U/L)术前119.86±21.37 121.15±19.69 0.221>0.05术后70.12±11.25 30.35±7.36 14.663<0.05 GGT(U/L)术前74.65±20.16 75.12±19.89 0.083>0.05术后46.54±11.52 31.69±9.86 4.878<0.0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过程中甲状腺被膜解剖更精细[5],可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及神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次全切除术术后甲状腺功能正常,无需服用药物,而全甲状腺切除术切除了全部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丧失,术后需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更大。此外,本研究中,术前,两组患者PFR、LVEF、ALT、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PFR、LVEF、ALT、GGT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心功能及肝功能恢复更好,分析原因为甲亢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脏负荷较大[6],对肝脏损伤也较大,而全甲状腺切除术较次全切除术清除甲状腺更彻底[7],甲亢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甲亢,有效缓解机体高代谢状态,进而改善肝脏的损伤。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全甲状腺切除术虽然手术操作复杂,但只要熟悉甲状腺解剖[8],操作过程仔细,避免损伤甲状腺旁腺及喉返神经,感染的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9]。

综上所述,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效果明显优于次全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和肝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甲亢甲状腺癌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