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血生与地榆升白片治疗慢性苯中毒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效果比较

2021-06-02葛树科

当代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白细胞外周血研究组

葛树科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110079)

白细胞减少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血压疾病,主要是由于化学药剂和放射线感染以及其他恶性疾病所引发的外周血白细胞值持续低于正常值的状态[1-2]。临床主要症状为患者出现头晕和乏力,且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心悸和失眠多梦等情况。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尤其是肿瘤患者,不利于进一步接受放疗和化疗[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刺激白细胞生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利血生片、脱氧核苷酸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临床的不断研究,发现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应用利血生片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效果显著,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利血生与地榆升白片治疗慢性苯中毒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25~46岁,平均(35.4±3.4)岁;初中以下24例,初中及大专以下11例,大专及大专以上18例。研究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26~45岁,平均(35.5±3.1)岁;初中以下24例,初中及大专以下12例,大专及大专以上1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4]中慢性苯中毒外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白细胞的计数<4.0×109/L;伴有晕眩、乏力、四肢酸软、病毒感染等症状;无脑部局部病灶体征;意识清楚;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认知意识障碍者;依从性差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者;中途转院或退出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情况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血生片(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444,规格:10 mg×24片)进行治疗,每次30 mg,每天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榆升白片(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97,规格:0.1 g×20 s)进行治疗,每次0.3 g,每天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患者用药前后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均采集外周静脉血,观察患者白细胞值变化以及患者的症状变化。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依据本院患者治疗记录表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4×109/L,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值≥1.0×109/L,症状改善;无效:患者外周血白细胞<0.5×109/L,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值变化,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治疗记录表进行评估。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反酸、胃部不适等。④比较两组患者细胞减少症状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值比较 治疗后4、8周,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值比较(±s,×109/L)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white blood cell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109/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值比较(±s,×109/L)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white blood cell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109/L)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治疗前2.65±0.73 2.70±0.72 0.355 0.362治疗后4周3.90±0.86 2.82±0.74 6.930 0.000治疗后8周4.13±1.51 3.18±0.86 3.980 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4 两组患者细胞减少症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复发率为9.4%(5/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1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1,P<0.05),见表4。

3 讨论

白细胞减少症会引起头晕乏力、咽炎、四肢酸软无力和低热黏膜溃疡等症状[5-6],按照患者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发性2种。患者白细胞减少后,会导致机体的抗病毒和抗感染的能力降低,进而引发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等疾病,且愈后易反复发作。另外,对于放疗和化疗的患者,由于服用抗肿瘤药物会使患者的骨髓产生抑制反应,进而使白细胞的半衰期缩减,白细胞值的下降更明显,患者更易感染多种疾病[7-8]。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其中包含鲨肝醇和利血生片、参芪11味颗粒和维生素B4及富晒灵芝孢子粉胶囊等升高白细胞的药物,临床实践表明,地榆升白片和利血生是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地榆升白片是一种由地榆单味药和其他辅助成分制成的中药药剂,其中包含地榆甙Ⅰ和Ⅱ、β-谷甾醇、大黄酚、皂苷和鞣质等化学成分,可改善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数,缓解患者因为白细胞数量减少而导致头晕和乏力、食欲减退、心悸、失眠和易感冒等情况,恢复患者的外周血象,进而促进患者的骨髓造血微循环和造血干细胞增殖,发挥益气养血的目的。地榆皂苷作用基质细胞后,可激活细胞的造血因子,且皂苷可促进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到修复造血微环境的作用,在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中显示,皂甙可提高小鼠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的产出率,并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分化,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值,作用机制与人参皂甙刺激、激活骨髓基质细胞成分使其分泌GM-CSF的过程相似[9]。

利血生片属于噻唑烷羧酸类升白细胞的药物,可还原细胞氧化,临床上,常用该药物对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10],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P<0.05);研究组细胞减少症复发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P<0.05)。

综上所述,地榆生白片联合利血生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可有效改善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骨髓微循环及外周血象,恢复机体的造血机能,且患者未出现腹痛、恶心及皮疹等明显的胃肠道过敏反应。此外,还可有效抑制肿瘤放化疗患者机体白细胞计数降低情况,减少患者因白细胞降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情况,进而降低患者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放、化疗的延续性和稳定性[11]。此外,地榆生白片联合利血生片共同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较单独用药的价格便宜,且可直接口服,使用较方便,患者可长期坚持服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白细胞外周血研究组
白细胞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