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置钢板加VSD治疗软组织严重损伤的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应用价值

2021-06-02曾荇王智华王志芳

当代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外置粉碎性优良率

曾荇,王智华,王志芳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344000)

胫骨骨折为常见膝关节创伤类型,因胫骨远端软组织少,创伤后易形成粉碎性骨折,继发感染的风险较高[1]。且胫骨邻近踝关节,软组织不稳定因素多,胫骨粉碎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后开展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难度大。外置钢板在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及软组织严重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已获得临床肯定。而封闭式负压引流(VAD)可加速难治性、复杂性床面愈合,在促进创面组织肉芽生长的同时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2]。本研究旨在探究实施外置钢板加VSD治疗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的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84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考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1~72岁,平均(51.74±1.52)岁;致伤原因:跌伤7例,重物砸伤13例,交通事故伤2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0~72岁,平均(51.24±1.45)岁;致伤原因:跌伤5例,重物砸伤14例,交通事故伤2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及病理学确诊为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Schatzker分型为T形与Y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者;合并严重心肺肾脏器损伤者。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锁定钢板内置术治疗,一期清创后取出外露内固定物,创面实施VSD材料覆盖,术采用石膏托外固定,连续实施1周VSD治疗,于肉组织生长符合植皮要求后,再次实施VSD治疗至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且肌腱及神经无外漏后彻底修复创面。后实施钢板内置术行胫骨平台固定。研究组实施外置钢板加VSD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后行腰硬联合麻醉,给予及电动气压止血带止血,一期清创及骨折复位后及借助X线透视确定复位后轴线及角度,恢复胫骨长度及力线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后于小腿内侧置入锁定板,距皮肤1.5~2.5 cm,远端及近端置入螺钉。依照创面情况选取VSD泡沫材料,串联硅胶引流管并实施间断缝合固定。术后7~10 d更换敷料,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良好后实施皮片移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评定:随访6个月,治疗后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无疼痛疼痛情况,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且无成角畸形,步态无异常,判定为优;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偶感疼痛,关节活动度恢复>75%,对抗力量轻微受限,成角畸形<5°,判定为良;治疗后骨折愈合,伴有轻度疼痛,关节活动度恢复≥50%,跛行步态,成角畸形<20°,判定为中;骨折愈合延迟或伴有持续性疼痛,关节活动度恢复<50%,对抗力量严重受限,判定为差[3]。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wound healing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and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wound healing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and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参照组(n=42)研究组(n=42)t值P值创面愈合时间(d)16.23±2.51 13.17±2.24 5.895 0.000骨折愈合时间(周)15.61±1.39 13.28±1.33 7.849 0.000住院时间(d)19.53±2.64 16.67±2.36 5.233 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据统计,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在人体下肢骨折中的发生率约为1%,在胫骨骨折中的发生率为3%~10%,交通事故伤及高能量外力损伤是导致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主要原因[4]。对该骨折类型采用一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受软组织损伤影响,易导致术后感染且愈合延迟,最终形成无功能肢体[5]。伴随当前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方向。

VSD治疗方法最早由德国FIeischman博士首创,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目前采用该方法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时,多首先采用VSD泡沫敷料或聚氨酯薄膜封闭创面,后实施负压吸引以清除创面渗液,可有效预防创面感染的同时为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提供稳定环境[6]。另有多项报道称VSD在骨折外科手术治疗中的运用可降低术后感染及创面坏死发生率,加速创面愈合[7]。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与上诉研究结果一致。

在实施传统锁定钢板内置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时,因骨膜刺离多,易造成骨折愈合延迟[8]。且内置锁定钢板治疗术前需缜密设计,如锁定板位置不当则可压迫胫前皮肤,引发缺血性坏死或钢板外露感染等并发症。而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覆盖相对较差,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的胫骨粉碎性骨折多伴有骨外漏情况,实施外置钢板加VSD治疗可在有效控制感染并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同时提升固定稳定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外置钢板固定方法充分结合了LCP稳定板角度及现代生物钢板技术的优点,采用螺钉锁定方式可为胫骨平台提供稳定支撑,利于确保接骨板组合锁定后的成角稳定性,对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具有重要意义。与内固定方式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锁定钢板外置属于桥接固定方式,可有限切开,并进行骨折复位,有效减少了内置方式对骨折断端血运的影响。②采用远端及近端螺钉固定后,稳定性强于普通的外固定支架,且对患者术后早期运动训练的干扰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在实施外置钢板治疗时,同样应注意遵守长跨度、少螺钉原则,合理掌握螺钉比例及钉距,以避免钢板应力集中后导致断裂或螺钉松动[10]。

综上所述,外置钢板加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治疗软组织严重损伤的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在促进创面愈合及骨折愈合的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外置粉碎性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相关外置的选择计算研究
一种减速机构外置的机床主传动系统
车载GSM-R外置抗干扰设备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骨折方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0例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Pleora推出iPORT CL—U3外置抓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