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囊性动脉瘤实验室指标表达及意义

2021-06-02张琦玮张筠许月坤李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囊性胶原内皮细胞

张琦玮 张筠 许月坤 李峥

颅内囊性动脉瘤属于颅内动脉瘤中最常见类型,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案以及完善的治疗措施,该类疾病已成为仅次于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作用较强的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可促使机体生成肿瘤血管,导致肿瘤浸润生长。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可降解基膜中的IV 型胶原,尤其是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 与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已明确可以对细胞基膜完整性造成破坏,可能与动脉瘤的形成与生长密切相关[3-4]。为进一步明确上述因子与动脉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MMP-2、MMP-9、VEGF 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表达及意义,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选取于2017年3月1日—2019年6月1日,30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作为A 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19±7.98)岁;25例单发囊性动脉瘤患者作为B 组,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06±8.13)岁;2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C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02±8.06)岁。三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病历资料与临床档案完整;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脾、肝、肾等严重器质性损伤;处于妊娠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存在恶性肿瘤、自身性免疫疾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对所有患者行头、颈部CTA 检查,采用新门子公司128 层螺旋CT 扫描,造影剂采用35 g:100 mL 碘海醇,经三位重建后明确诊断入组;(2)对于既往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脑卒中等)、肿瘤、近期(1 个月内)有明确感染性疾病病史的病理给予排除。

1.3 观察指标

MMP-2、MMP-9 及VEGF 在颅内囊性动脉瘤内的表达情况。血清测量法: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5 mL,选购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计试剂盒,采用EL1SA 法进行测量,各项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血清中判断标准:使用分光光度仪扫描(450 nm),得出每孔吸光度值,根据标准品浓度与每孔吸光度值绘标准曲线,参照试剂盒说明书,MMP-2浓度≥40 ng/mL为阳性,<40 ng/mL为阴性;MMP-2 浓度≥50 ng/mL 为阳性,<50 ng/mL 为阴性;VEGF 浓度≥125 pg/mL 为阳性,<125 pg/mL 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 组、B 组MMP-2、MMP-9、VEGF 均显著高于C 组(P<0.05);A、B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囊性动脉瘤发病机制还未完全了解,缺乏理想预防、筛选手段,危害性大。多位学者研究发现,囊性动脉瘤中特别是多发动脉瘤常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段等非分叉部,仅采用血流动力学难以完全解释[5-6]。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作为内切肽酶,无活性酶原形式分泌的锌对其具有依赖性,对于血管壁基底膜细胞外基质具有降解作用[7]。MMP-2、MMP-9 作为内肽酶家族成员,由Ⅳ、V 家族胶原酶参与体内生理病理过程形成,可降解极大多数基底膜骨架成分。相关研究证实[8],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瘤壁中均出现MMP-2、MMP-9 不同程度过度表达,且其多数表达过程集中于患者瘤壁中膜与近内膜区,含有较多浸润细胞成分,多为细小且不连续的胶原成分,排列紊乱,说明过度表达与动脉瘤瘤壁中胶原降解存在相关性。故MMP-2、MMP-9 明显增加且过度降解血管壁是导致颅内囊性动脉瘤主要发病机制之一。VEGF 也被称为血管通透因子,是血管生长的必不可少的因子,在众多血管形成因子中具有最强、最高特异性[9]。正常情况下,体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可合成并分泌VEGF,之后经各种途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有效维护血管内膜完整性,及时修复内皮损伤,生物学意义重大[10]。本文研究发现,当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VEGF 过度表达时,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患者瘤壁中层或尚存的血管内皮细胞内,说明VEGF 与脑血管退行性变具有密切联系。而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近外膜区通常形成新生小血管,极有可能是VEGF 分泌量加大的结果,导致管壁外扩,即VEGF 过度表达对于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具有重要影响。由以上推测VEGF 可在MMP-2、MMP-9 协同作用下引发血管基底膜裂解,同时高度表达的VEGF 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及生成病理性血管,提升新生毛细血管、微血管通透性,局部出现细胞外基质增生、胶原组织积聚、变性等血管壁组织学改变,血管正常生物学功能难以正常运行[11-12]。当病情持续发展至一定程度时,血管壁脆弱易破裂出血,这也是颅内囊性动脉瘤血管退行性变以及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单发组与多发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不能完全除外颅内动脉瘤数量与上述两种因子关系,可能与样本量少及所选样本均为破裂动脉瘤、处于急性出血应激状态有关;但是经血清测量实验证实,颅内动脉瘤中均存在MMP-2、MMP-9 与VEGF 的高表达,而且这两项指标与颅内动脉瘤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MMP-2、MMP-9 与VEGF 表达水平,用于指导临床干预治疗。此外,考虑到本次研究样本例数少,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需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量与研究时间。

表1 MMP-2、MMP-9、VEGF 对比 ( ±s)

表1 MMP-2、MMP-9、VEGF 对比 ( ±s)

注:与A 组比较,aP <0.05;与B 组比较,bP <0.05,A、B 组间比较得出t=0.171、0.553、1.264,P=0.209、0.291、0.106,A、C 组间比较得出t=24.434、7.236、4.279,P =0.000、0.000、0.000;B、C 组间比较得出t=23.244、6.599、3.040,P =0.000、0.000、0.002

组别例数 MMP-2(ng/mL) MMP-9(ng/mL) VEGF(pg/mL)A 组 3053.72±5.1265.44±13.10154.02±21.87 B 组 2553.48±5.2363.50±12.79146.75±20.44 C 组 2020.05±4.19ab 40.23±10.30ab 131.02±12.07ab

猜你喜欢

囊性胶原内皮细胞
牛跟腱胶原与草鱼皮胶原的结构表征及自组装行为比较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葛根素对大鼠受损颈总动脉MMP-2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