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美好生活”导写及示例

2021-06-01方芳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佳作天才同学

方芳

文题展示

我的美好生活

写作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限,③结合生活,写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写作指导

从立意上看,“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偏正短语,落脚点是“美好生活”,因为“我的”限制,文体更偏向于记叙文、散文,但不应仅停留于对“美好生活”的记录、描述,而应通过事件写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认识,实质上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立意应该积极、有启发意义,即使是“我的”,“美好生活”的内容也应具有时代感和普遍性。

从选材上看,所写事件可以是过去的某个经历,可以是现在的实际生活,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想象,但要力求能够小中见大、事中见情,让读者有共鸣感。另外记叙文写作尤其要注意剪裁,不要事无巨细、毫无重点写成流水账。

从创意上讲,除了所写的事件与众不同外,还可以在叙述的顺序上(倒叙、插叙等)、叙述的方式上(日记体、对话体、回忆体等)出新,甚至还可在叙述的主体上出新,比如“我”不一定是自己,也不一定指人。内容上,不能为了创新而胡编乱造,比如有的学生写:在历史长河中四处求索,发现根本就没有“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就是造物主的骗局;还有的学生写:美好生活是长大后成为首富施舍当年的老师。这些立意消极、庸俗,所谓创新也只能反映作者的浅薄。所以,创新要符合生活逻辑、伦理常识,更要合乎文章、时代的需求。

佳作示例

佳作一

我的美好生活

冯瑞琦

清晨6:20。闹钟铃声虽然没有响,但我在生物钟的提醒下睁开了眼睛,习惯性地伸手去抓床边的校服,却没能摸到它。定睛一看,我的床边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而且不知是不是错觉,我的手似乎变得比平常小许多?环顾四周,我不禁惊叫出声——这不是10年前,我读小学一年级时的房间吗?父母闻声赶来,问我是不是被噩梦吓醒了,他们的脸庞,年轻得让我难以置信。我更加确信——我带着16岁的心智回到了自己6岁时的世界。

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美好生活吗?有大把的时光给我玩乐,更重要的是,我这样一个有着16岁心智的“小学生”足以被冠上“天才”之名!背着轻如鸿毛的小书包站在校门口,我被以前踏入校门时从未有过的快感充斥着。

今天正好碰上了测验,拿到试卷的我扫视着无比简单的题目,嗤之以鼻。我只花了10分钟就写完了试卷,然后胸有成竹地交卷了。老师接过卷子批改,她的表情由一开始“做这么快肯定做不好”的责怪到惊奇再到疑惑,但很快这疑惑又被喜悦替代。“我们班出了个天才啊!”她惊叹着把满分的答卷递给我。我享受着老师赞美的眼神,班上小朋友们崇拜的目光和“天才”这个我从未奢望过的称号,我的心飞到了云端。我飘飘然地沉浸在这不真实的“荣誉”之中,甚至忘记了自己只是做对了一张小学一年级的试卷而已。

一天、一周、一个月……我的“美好生活”还在继续。所有人都知道这所学校有个“天才神童”,我每天都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多久了?我记不清。这段时光很短,短得如一场梦;又很长,长得让我似乎永远无法醒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生活逐渐变了味儿。身边没有真正的“同龄人”可以交流,让我感到孤独;年龄的增长,让我恐惧。我终有一天会从“天才”的高位上跌落,变得平庸,泯然众人。毕竟这名号不是我凭天资或是努力得来的,一个高中生,每天都因为小学的作业做得好而被夸赞着,这样的生活真的有“美好”可言吗?一想到自己没有把这段日子用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反倒沉浸于虚荣之中,一想到我可能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生活,我就恐慌不已。但我没有人可以倾诉,在大家眼里,我是那高高在上的“天才”啊。

清晨6:20。闹钟响了。“丁零零,丁零零……”,每一声都告诉我,我回来了!回到了我的高中生活!

我背着沉重的大书包站在校门口,被以前踏入校门时从未有过的快感充斥着。

原来这才是美好生活!

佳作二

我的美好生活

毛锦容

伴随着清脆而高雅的钢琴声,我睁开惺忪的双眼,从三万平方米的床上醒来,双手一伸,智能机器人便会自动地帮我把衣服穿好;小口一张,它们又会乖乖地帮我洗漱;餓了,我只需简单地说出想吃的食物,机器人便会在短短半分钟内做出餐品,而我只用躺着享用这奢华的饕餮盛宴。

三万平方米的床只是家里的冰山一角,我每天需要开着跑车才能将家里逛遍。家中豪车不胜枚举,而最令我苦恼的是:今天是开法拉利还是劳斯莱斯?家里没有窗户,而是采用最先进的太阳光模拟光源去取代自然光,这样我可以随意地支配白天黑夜或是春夏秋冬,可以选择永远处于最适宜的时间与温度。无聊时,在万兆光纤网络下打一局游戏;心血来潮时,用顶级音响装备高歌一曲;安静时,平躺在按摩椅上,看着房间上空苍穹般的空中银幕,追追自己喜爱的影片;疲累时,则倒头就睡……

我独自一人生活在这,没有父母的指责,没有亲戚们的唠叨,不用去担心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用努力在老师面前展现出最优秀的自己。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全然不知外面世界今夕是何年。

从开始的天高任鸟飞,到后来逐渐空虚、寂寞……我曾尝试着让机器人陪我聊天,可它们只会用冰冷的语调,官方的语气字正腔圆地回答着我的问题,让我丝毫感受不到人的温暖。我凝视着这豪华的房子,一眼望不到头,如同深渊般将我吞噬进去……

“丁零零,丁零零,”伴随着熟悉而真实的闹铃,我从三平方米的床上醒来,尽管狭小,但却多了一份温馨;早餐还是妈妈煮的饺子,虽然清淡,但却有种说不出的美味;吃完早餐后我还是一个人步行上学,尽管劳累,但却能沐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充满信心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每天还是会听到家人的唠叨,虽烦心,但却能真实地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怀与期望。

是呀!也许很多人认为我梦中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但我们何不驻足脚步,放眼当下,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你会发现,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其实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佳作三

我的美好生活

吴桐雨

Wifi、手机、沙发。

如果能加上奶茶和薯片,那就更好了。

这是疫情前,我期待的美好寒假生活。

这种生活对于一个刚期末考完的学生来说,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天堂”了吧!

然而受疫情影响,我在家过了几个月的“美好生活”。过度的舒适让我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概念,我整日地把大把时间“投资”在游戏、电视、网络上。每日重复着同一种生活轨迹,以至在某些日子里,我甚至快失去白天与黑夜的概念。

不记得是哪一天,当我从床上醒来,带着难以忍受的眩晕感,我问了自己一句话:“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美好生活吗?”

那一瞬间,我脑海里出现了中考备考和中考出考场的画面。备考的那段日子很累很苦,在那段日子里我曾无数次地想要放弃,但又一次次点燃心中的希望,重新向前走去,而走出考场的心情,现在看来,更像是品尝努力果实时的轻松与喜悦。

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依赖着某些物資维护着精神上的舒适,把无意义的精神松弛当作美好的定义。

那一天,我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发现我的眼里没有了光。

那一天,我看着镜中的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陌生。

那一天,我看着镜中的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和失望。

那一天,我看着镜中的自己,哭了……

这不是我想要的“美好生活”。

我想,或许,我可以更努力一点,让自己枯燥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一点;或许,我可以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假装喜欢一件事情。

活成最真实的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努力。不为了逃避一件事而去假装喜欢做另一件事,也永远不要忘了那个曾经努力奋斗的自己——那个尚怀有赤子之心的自己。他真的能在我深陷迷途时重新为我指引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评 析

以上三位同学的作文拥有共同的主题——现在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我们要珍惜现在。但他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这一主题:冯瑞琦同学是回到了10年前,认识到虚无的荣誉是令人不安的,而辛苦努力的现实更让人踏实充实;毛锦荣同学是去往了未来智能世界,在先进却冰冷的未来世界中,认识到现实中亲情、友情的温暖,认识到平凡生活的美好;吴桐雨同学真实地记录了疫情期间自己的放纵与醒悟,继而认识到为活成最真实的自己而奋斗的现在才是最美好的生活。同样的题目和主题,三位同学各有创意,尽管有两位同学都是“做梦”,但想象夸张合理,描写有趣,体现了“00后”们的个性,另一位同学虽然是写实,但“疫情”中的生活也像梦一场啊,可喜的是他们都在“梦”中收获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猜你喜欢

佳作天才同学
佳作欣赏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天才的童年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