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大运河:华夏大地上流动的血脉

2021-06-01徐峰富

阅读(中年级) 2021年3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号子世界遗产

徐峰富

在中华大地上,有一条大河奔流上千年,贯穿南北数千里,孕育了一座座璀璨的名城古镇,为华夏大地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繁荣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至今千里尚通波,仍在造福人類。它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文化遗产,与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共同组成壮丽的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古水道,开凿了古邗沟。此后,秦、汉、魏、晋和南北朝时期又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隋朝是大运河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济渠,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逐步形成以北京和杭州为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的水运大动脉。

元代以后,随着北京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大运河的航运目的地也由洛阳转移到北京。元代对大运河水道裁弯取直,大大缩短了航运里程。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今北京),成为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明、清两代在维持元运河的基础上,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与扩建,解放后也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漫长的岁月里,经历多次的兴修,才逐渐形成了今天闻名天下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扬州是与大运河共生共长的城市,它因运河而生,也因运河而兴盛。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古邗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它就流淌于今扬州城北。大运河的“诞生”被视为扬州建城史的开端,从此一城一水相伴至今。古时,得益于大运河的发展,扬州作为重要的运转枢纽,是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为之倾慕,留下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千古名句。

申遗成功后,扬州有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扬州用世界遗产标准来保护大运河,推动名城建设,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时任扬州知府郭光复为抬高水位、减缓流速、开挖新河,将运河河道改弯,从200米直道变成1800米的河湾,形成了著名的“运河三湾”。如今,扬州利用三湾原有运河湿地资源,建设了占地3800亩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一条高颜值、高品味、高效益的生态长廊,正展现在世人面前。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他关切地说:“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么,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是一条承载着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古代劳动人民在运河上生活、生产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艺术,如大运河号子,有河工号子、纤夫号子、船工号子等,这些号子或粗犷简朴,或苍凉雄劲,不仅鼓舞精神,而且可以组织指挥集体劳动,如山东的《抬土歌》;运河边也促生了很多民风民俗,如江苏淮安渔民的“交船头”“汛前宴”“满载会”等习俗,体现出劳动人民祈求丰收的愿望。

京杭大运河还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江南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等,在大运河的流波中聚汇融通,魅力四射;天津杨柳青年画、沧州铁狮子、吴桥杂技、淮扬菜、扬州八怪、枫桥夜泊,都是大运河储存的文化记忆;北方的京剧、南方的越剧,大多通过水运码头,辗转各地……“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悠然流过千载的大运河及其灿烂文明,不只留存于博物馆、历史遗迹和人们的回忆中,而且将更加鲜亮地“活”在当下,为社会发展提供新能量。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号子世界遗产
历史课程中京杭大运河的相关教学实践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历史演变和文化遗产价值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什么是世界遗产
我家的“号子”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