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的质地

2021-06-01马贵

星星·诗歌理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屈原写诗万物

“一切事物都以它们被感知的形式存在着,至少对于感知者是这样。”在《诗辩》中,雪莱认为,事物之所以存在于人世间,正因为它们是被我们所感知的那样。感知就意味着,心灵在发挥着作用。诗不是去“模仿”现实;诗有崇高的工作,去创造一个世界以便抵抗现实之混乱。因此,心灵在诗中占据一个核心位置。诗性即人性,拯救混乱而晦暗的人间。这种“诗为万物立法”的誓言似乎与现代性格格不入。作为一种前现代主义的诗学观念,它已被许多诗人所遗弃。但我们的问题是,对于诗歌而言,强调心灵重塑现实真的过时了吗?或者说,除却单纯的语言层面,有品质的心灵业已失去吸引力了吗?

李元胜的诗歌写作某种程度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汨罗江边的屈原》这首诗中,屈原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也被诗人赋予了强大的象征能量。诗中的屈原也是一位命运不济者,但他具备惊人的“抗摔打”能力;不论是楚国国运、雷鸣电流,还是星辰鬼怪,悉数都“经过他”。种种力量之流不可阻挡地冲向屈原,他变成一种能量介质,一块怪力乱神的操练场。结果,诸多击打非但不能使之消失陨灭,反而让屈原本身获得强力。换句话说,正是那些磨难使屈原加冕象征性的权威,让他超越一国臣子,山水万物归顺于他:

汨罗江就是在那一刻变轻的

它跃起,扑向他,成为他的一条支流

——《汨罗江边的屈原》

该诗中,李元胜奉行一种能量累积效应的法则。对屈原而言,世间的重负不是凭空忍受。忍受也是历练,最终都被吸纳为他的本身的一部分。这相当于说,所有的苦难都催促你成熟,让你更有资格对人间判断、与万物对话——言说。所以,李元胜诗中的屈原也可看作他心目中诗人的理想形象:他具备历史意识和文化修养,能在与天地的交往之中领会万物。而写诗即修炼,是诗人的超能力,其境界是万物位移腾挪、重整秩序。诗人并非庸庸碌碌者,用雪莱的话来说,“诗独能战胜那迫使我们屈服于周围印象中的偶然事件的诅咒。”(《诗辩》)

在诗中重塑秩序,重造一个世界并非容易之事。尽管在李元胜那里能看到对心灵能力的推崇,但本质上这种能力不是天赋。因为写诗也是一件工作,需要训练和技巧的工作。《圣莲岛之忆》具有“元诗”性质,可以看作诗人对写诗的心灵自白。李元胜把写诗与荷花穿破水面并置,构成品质上的呼应,认为两者的共同点是“各自提炼着毕生的淤泥”。显而易见,这是他对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隐微化用。也就是说,写诗是一个“提纯”过程,消化掉那些混杂之物。而诗人必定要像屈原那样,经历一番痛苦才能成熟,才能掌握“提炼的技巧/忍耐的技巧/从破旧的身体进入晨光的技巧”。诗人如同荷花,是“茫然不知自己出处的物种”,两者都并非天生如此。他们原本都是平凡的存在,只因心存清洁的神往,几经游历和曲折才抵达澄明之境:

上苍啊,在如此卑微的生命里

继续着千万年来的沙里淘金

——《圣莲岛之忆》

写诗是在语言的浪里淘沙,但诗人本质上是“卑微的生命”。成为一个诗人意味着从平凡中觉醒,成长,修行。当然,从李元胜援引屈原、《爱莲说》等典故来看,他心目中的修行应该主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修行。它要求诗人的阅历、学识和成熟的道德感,更接近于中国古典文人所心仪的诗学路径——在心为志,在言为诗。在这里,诗人拉开了与西方浪漫主义观念的距离;后者认为,诗人仰赖天赋,只要灵感吹皱心灵的湖面,诗就荡漾起来。但《圣莲之忆》娓娓道来,它表明一种心迹:想要改变你的诗歌,先修炼你的心灵。尽管世间事物纷繁混杂,令人痛苦不堪,但诗人心灵若具备穿透性的力量就能为喧闹消音:

有好几次,它们因我突然变得安静

像两部轰鸣的汽车,用上了同一个消音器

——《东湖》

李元胜的诗淳朴而清晰,不刻意追求晦涩,也对戏剧性夸张不感兴趣。这让人觉得,为了使主题清楚他已准备好耐心。他的主题往往不是一个要抵达的终点;启程之际,一首诗与主题就是同行的;诗的主题就内蕴于它的徐徐展开之中。比如,《兰州,又见黄河》这首诗就像带着我们去走一趟黄河,沿着黄河曲折蜿蜒,时而急促,时而缓慢。黄河从那条西北名河,渐渐分身变形,它出现在玛曲,显身于彩陶上,黃河变成一种浑然的意识。而黄河的流动也与生命的时间感联系在一起:“整整三年,一圈又一圈/黄河不过是在一颗百合里盘旋”。本质上,它是一首时间之诗。关于流水与时间,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春风任花落,流水放杯行”(晏殊)“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等等;这些诗叹息时间之无情,人在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李元胜在这里更重视时间的循环之感,他利用重复和重复中的变化,模拟出时间的具象感。正如布罗茨基所言,一首诗就是对时间的重构。诗人通过叙述黄河流动,实际上重构了他的生命感觉。比如这些诗句,以一定频率出现于诗中:“黄河急急向西”“在玛曲走得急急的/在彩陶上走得缓缓的黄河啊”“整整三年,一圈又一圈/黄河不过是在一颗百合里盘旋”“在彩陶上生锈/在百合里转圈的黄河啊”。由于“黄河”重复性地出现,它变成了一种时间的声音,好像时间也在重复出现。正是在循环不已的时间面前,人才能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而且,诗人以一种相当坦率的心态接受自身之有限;因为,尽管人是有限的但世界却会继续运行而延续意义:

足够了,我们的开花够了

哭泣也够了

不如让水车去继续

周而复始

替我们打永远打不完的水

又把一生又一生倾倒而出

——《兰州,又见黄河》

尽管人是有限的,但其精神和意义在其他事物那里继续延伸演绎,这就是为何诗人会写出水车“替我们打永远打不完的水”。水车与“我们”之间,联系着亘古的时间。李元胜的许多诗中都能看到这种作诗法,即人与物的连结。诗人常常将事物与人并置,巧妙地暗示出两者的命运的相通性,以达到呼应之目的。实际上,这种并置法中背后有一种宽广而坦荡的世界观。在诗人眼里,人的喜怒哀乐是世间万物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世界不是隔离的,而是整体性的。这点在锱铢必较的当代尤为重要,即一诗人是否有能力去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对李元胜来说,这些联系是必然的;而诗人的工作之一就是寻找甚至创造这些联系。

马贵,1991年生于定西,作品散见于各类刊物。现于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猜你喜欢

屈原写诗万物
为你写诗
区别
读诗十二法
当万物有了表情
万物构成
屈原之死
我来添画
成熟的写诗
屈原送米
道不远人楼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