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茶文化纪录片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对比

2021-06-01钱晔周杨静

艺术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纪录片茶文化

钱晔 周杨静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茶文化近年愈发流行,国内外相关题材的纪录片也层出不穷。因为文化差异,国内外茶文化纪录片在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考察这些差异,可以更好地指导国内茶文化纪录片的拍摄,从而更好地实现茶文化的跨语境传播。

关键词:茶文化;纪录片;主题内容;艺术特色;跨语境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2

茶文化一直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茶文化更是成了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何更好地传播茶文化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指出:“当今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在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今天,茶文化的影像化传播至关重要,而纪录片无疑是最好的形式。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国内外与茶文化有关的优秀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国内较为优秀的茶文化纪录片有《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国茶界》《茶缘天下》等;而国外则拍摄了《茶马古道——另一条丝绸之路》《茶叶之旅》《中国茶:东方灵药》等展现茶文化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无疑展现了茶文化多层面的意蕴,扩大了茶文化的影响力。但由于文化语境不同,国内外茶文化纪录片无论在主题内容还是在艺术特色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中西方对茶文化理解的不同,也更好地展现了世界茶文化的全貌。本文从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层面讨论中西方茶文化纪录片的异同,并借此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纪录片这种形式实现茶文化的跨语境传播。

1 中外茶文化纪录片主题内容的对比

1.1 国内茶文化纪录片主题

作为中国本土最重要的文化之一,茶文化歷史悠久,传承深远。因此,国内茶文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颇为广泛。有介绍茶叶品种和各地茶文化的,如香港阳光卫视2009年制作的《茶旅天下》,全方位地介绍了江浙一带的30多种地方性名茶;有考究茶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如2014年播出的100集大型纪录片《中国茶文化》,纵向梳理了饮茶从生活习惯逐渐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历史演变;有深挖茶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的,如2015年云南省推出的《天赐普洱》和绍兴市推出的《越地茶韵》,都结合当地特色名茗文化,展现了茶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内涵;有展现茶人工匠精神的,如《银汉晴:太极茶道传人》展现了银汉晴作为茶道传承人肩负的文化使命感,如《守茶人》记录了贵州茶人大半生在制茶产业上的坚守;也有科普茶文化境内外传播的,如2017年制作的《茶界中国》,视角深入全球各地的茶场,全面展现了茶在异国他乡的种植情况以及茶文化跨文化的演化,体现了中国茶文化深远的影响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推出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该纪录片分6个篇章介绍了茶叶的种类、茶的制作、茶文化的历史传承以及茶文化的跨国传播等内容,堪称“茶百科大全”。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成功展现出了茶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和独特美学意蕴,也体现了中国在文化传播时立足当下、放眼世界的文化自信。

1.2 国外茶文化纪录片主题

相比之下,外国茶文化纪录片在主题的广泛性上比国内纪录片逊色不少,主题内容相对集中。主要包括3个方面:科普、介绍中国茶文化,介绍茶叶的种植和传播,讲述茶文化在本国的发展。美国佐治亚州公共电视台制作的《中国茶:东方灵药》从茶的起源、茶的种类、中国茶文化、美国茶文化等角度,全面介绍了中国茶文化以及茶文化在美国的发展。虽然该纪录片试图以《七碗茶诗》和《茶经》引入对茶文化诗意的解读,并以极富美感的镜头语言描绘神秘的东方茶文化,但重点还是放在介绍和科普茶文化上。

西蒙·里夫拍摄的《茶叶之旅》以独具批判性的视角,记录了非洲的茶叶种植产业,以及产业链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西蒙沿着茶叶之路,在非洲的肯尼亚和乌干达寻访采茶,与当地种植工人聊天喝茶。在这部纪录片里,西蒙用超写实的拍摄手法展现了非洲人的苦难。沿着茶叶种植、运输的轨迹,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第三世界人民在这条产业链上遭受的压迫。该纪录片以创新的视角展现出了茶叶生产引发的社会问题,这是在茶文化纪录片中前所未见的,极具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

2 中外茶文化纪录片艺术特色的对比

2.1 虚实结合的写意风格与以纪实为主的镜头语言

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国内外茶文化纪录片呈现出较大的风格差异。国内茶文化纪录片通常使用大量慢镜头记录采茶制茶的过程和冲泡茶叶的过程。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国茶文化》等纪录片中,茶农采摘茶叶、手工制茶、茶叶冲泡成茶这样的慢镜头特写画面随处可见。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制作者运用了一组慢镜头表现茶文化的历史沧桑感。第一个镜头是身穿粗布衣服的老人牵着一匹马由远及近地走来,牵牛绳随着步伐慢慢晃动。第二个镜头是另一位老人手持一把雨伞从右向左走来,雨水轻轻敲击在黑色的伞面上,溅起水花。整个画面以黑白色为主,用水墨一般的写意质感体现出了历史的沧桑与幽静之感。慢镜头能为纪录片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更好地衬托出茶文化的历史底蕴。

与此同时,国内茶文化纪录片大都会拍摄时长不短的空镜。《越地茶韵》通过大量航拍镜头记录了浙江茶园的全貌,《天赐普洱》也采用长段的空镜头描绘云南秀丽的自然风光,《中国茶文化》更是通过航拍、特写、延时摄影等方式记录了中国各地的风物。这些空镜头与纪实镜头虚实结合,既展现了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之美,又为纪录片营造了田园牧歌一般的宁静美感,更彰显出了对祖国秀丽河山的自信和对悠久文化的自豪。

相比之下,国外茶文化纪录片对慢镜头和空镜头的运用相对克制,镜头整体呈现出写实的特征。《中国茶:东方灵药》虽然也试图用慢镜头和空镜营造神秘的东方韵味,但是这些镜头大都是作为搬演的历史资料,用来补充介绍茶文化的历史文化,并不影响纪录片整体的纪实氛围。

国外茶文化纪录片常常会用采访增强纪录片的纪实感。在《茶叶之旅》中,导演西蒙·里夫用大量镜头记录了自己与非洲工人的谈话,为观众剖析了非洲茶叶产业链上人民的生存现状。《茶马古道——另一条丝绸之路》则如实地记录了普通边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并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沿线的社会风貌。

2.2 借茶抒情的诗化呈现与严谨客观的文化科普

配音和配乐运用的差异往往会让纪录片呈现出不同的质感,这一点在国内外的茶文化纪录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国内茶文化在配音和配乐上追求诗意和唯美,运用充满诗意的配音稿介绍茶文化,辅以中国古典音乐,营造悠远宁静的氛围。这样的解说词和配乐在国内纪录片中十分常见。如《茶界中国》的解说词:“谁握住了地平线上的茶树,谁就能把最美好的味道,统统揉进整个春天。”如《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将慢镜头与唯美的配乐相结合,展现出了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美妙状态,同时配上解说词:“茶,就是一片树叶遇上水的滋味”,成功营造出了泡茶时的诗意氛围。再如《茶缘天下》在讲述茶人人生的时候说:“她手中的茶,正像无数中国人的生活,苦过一阵,而后是回甘。”这些后期配音配乐,都以诗化的方式呈现出了中国人的茶文化情怀。

而国外茶文化纪录片倾向于运用严谨客观的解说词进行文化科普。《中国茶:东方灵药》采用问题式的叙事模式,围绕“中国茶是什么”的问题展开,从茶叶的起源、茶的种植、茶叶的种类、中国茶文化等角度进行解读。该纪录片用翔实而客观的解说词很好地为美国观众科普了中国茶文化。

2.3 天人合一的中国美学与神秘主义的东方幻想

由于文化语境的不同,国内外在理解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时存在诸多差异。国内的茶文化纪录片整体上都展现出中式审美和中国美学的特点,而国外的茶文化纪录片对茶文化的理解大都具有本国文化的色彩以及对东方文化的主观想象。

在中国的茶文化纪录片中,优美含蓄的写意镜头和充满诗意的配音配乐,共同体现出了中国茶文化的美学意蕴。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越地茶韵》《茶旅天下》等纪录片中,常常会出现茶人在山清水秀的茶园中辛勤劳作的画面。这些画面展现出了自然滋养人类的生态理念。反过来,中国人对茶的种植和开发,也体现出了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正如《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第一集展现的,茶人通过不同的工艺,制作了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6种风味各异的茶。“正是人的手掌温度和奇妙的化学反应,驯化了散落在森林中的树叶,使它们成为具有不同滋味和香气的饮品。”[2]这展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諧——茶既是自然对人类的美妙馈赠,同时也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的艺术品。在上千年的历史中,茶已经完完全全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礼仪、社交文化中,成了中国人生活、文化、审美必不可少的内容,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

国外纪录片也注重挖掘茶叶代表的东方美学。《中国茶:东方灵药》以认真的态度,解读了东方茶艺的美感和茶道的智慧。《茶马古道——另一条丝绸之路》通过挖掘茶叶传播的历史,展现茶文化在各民族中发展出来的哲学和美学意蕴。但是国外纪录片对茶文化的理解,有时会出现误读或者主观臆断的想象。如在《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中,英国人认为红茶、绿茶、黄茶等茶品种不同,是因为茶叶的树种不同;而《中国茶:东方灵药》更是用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幻想方式,为美国观众普及东方茶文化的历史。

3 对茶文化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从主题内容来看,中国茶文化纪录片选材更为广泛,对专门问题的探究也更加深刻。而国外的纪录片大都能够立足于本国文化,为观众科普中国茶文化,或者展现独具特色的本国茶文化。从艺术特色来看,中国茶文化纪录片往往带有写意色彩,用诗意的方式呈现出茶文化的美学内涵。而国外茶文化纪录片往往运用写实的镜头和科学化的语言进行文化科普,有时也会结合本国的文化为观众展现对东方茶文化神秘而浪漫的幻想。

比较研究中外优秀的茶文化纪录片,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于今后茶文化纪录片创作的启示。首先,我们要承认,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对茶文化的理解比其他国家更为深刻。因此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要更加坚定地挖掘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展现茶文化的独特内涵和魅力,拍摄出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纪录片。与此同时,国外茶文化纪录片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像《茶叶之旅》这样具有深刻批判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在国内鲜有先例,而《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这样创新性地以访谈为线索串联起茶文化内容的纪录片也颇为少见。国内导演需要向国外优秀纪录片作品学习,以创新的视角推陈出新。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这个地域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茶文化作为我国家文化的精粹,能够很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智慧。当下国内外文化交流愈发频繁,茶文化跨语境传播的要求逐渐得到重视,利用优秀茶文化纪录片进行文化输出尤为重要。在跨语境、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茶文化纪录片既要立足于本土文化背景,展现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同时也要考虑到他国的社会历史样貌和文化理解方式,运用合适的方法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针对国外受众,茶文化纪录片可以结合他国文化语境,减少意识形态方面的输出,将视角转向茶文化本身所具备的人类共通的价值取向。茶文化有其他文化内容无法比拟的实用功效和审美属性。

4 结语

中国茶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优秀文化精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亲和力和凝聚力,真正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哲学理念。因此,创作茶文化纪录片时,可以进一步挖掘茶文化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阐述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弘扬真善美等人类共通的价值情感。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越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156.

[2] 张茜.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艺术表达[J].民族艺林,2018(01):69-75.

作者简介:钱晔(1997—),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周杨静(1977—),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平面广告创意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纪录片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琅琊榜》浅评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