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改革探究

2021-05-31王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0期
关键词:通识院校高职

王新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创新思维通识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课程的培养效果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严重脱节。基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经验与成效,在专创融合背景下,探索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体系和保障、评价标准和机制等方面提高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有效性的路径。

[关    键   词]  专创融合;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0-0096-02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逐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普遍重视创业教育,追求功利性,片面地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企业家”速成教育,而创新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足。没有创新的创业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此外,“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高职院校,更应以培养技能型、创新型职业人才为核心。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衔接。

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年9月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较早开设了“創新思维训练与实践”通识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评判对错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单向、单一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尤其不适应创新创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问题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史,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得益于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创造就业岗位和改善就业结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高等学校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但不管是从实地调查还是从文献研究,我们都十分清醒地了解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各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生源多样,但普遍知识基础薄弱,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文化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且不善于思考,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缺乏基本的批判精神,丧失主动创新的意识。高职学生虽然经历了高考的失利,但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渴望被认可。

(二)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知识背景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遗憾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在一些高职院校由行政人员或者辅导员来担任,没有相关的学科知识背景;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直接由专业教师任课,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上课只能照本宣科,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

(三)学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应该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必须依靠专业教育[4]。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没有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创新和专业技术创新。

二、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改革的路径探索

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创业实践的层次和质量,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开设创新思维通识课程,能够通过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在大一年级开设了创新思维通识课程,学生对创新也有了相对充分的认知,但在创新的“知、行”上还存在反差,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5]。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创新思维通识课程与专业脱节,难以依托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也被贴上了“华而不实”的标签。针对这一现象,从以下方面探索提高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有效性的路径。

(一)设置创新为理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创新思维通识课程在制定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通过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哪些素养、锻炼哪些技能。由于创新思维通识课程面向全体一年级学生开设,学生的专业理念尚不深入,也就不存在明显的专业思维局限,更有利于进行思维拓展,但也对任课教师提出挑战,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把专业元素加入课堂,利用创新思维解决专业应用场景中简单并且真实的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

(二)实施创新为抓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对创新思维通识课程的成效有很大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思维扩展受到抑制,创新潜力很难被发掘出来。基于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解决一个“真实发生且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予以探究,教师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采用“反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师把理论学习和待解决的任务课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则主要完成小组创新方案的汇报、相互评价和教师点评,形成最终的创新方案。其间,教师用创新思维理论和工具重现学生解决该问题的推导过程,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三)完善创新为载体的实践体系和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保障是有效开展创新思维教育的前提。高职院校应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氛围,形成共识理念,统筹相关资源,汇聚培养合力。

一是整合教师资源,打造“专职+兼职”互补型的师资团队。教师是深化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改革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一支既有专业知识背景、又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聘任企业家、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做课程兼任教师,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形成协同育人模式。此外,加强专职和兼职教师的交流研讨,提升课程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二是协同创新机制,搭建“校内+校外”深层次的实践平台。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脱节严重,学校层面应统筹设立学生创新创业牵头部门,举办各类双创实践活动,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尤其是专创融合类的社团工作室,提供场地和资金保障,采取“专业+创业”双导师制,发掘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师生同创,支持创业成果转化。

(四)建立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和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创建高职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动力机制。一是转变考核评价办法,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创新思维通识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结果性考核以项目评价考核为主,学期末各小组提交创意或创新作品,教师对项目和作品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改革学分制,扩大学生的自主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创新创业类学分,开设专创融合类课程,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以申请创新创业类学分的认定。此外,减少学生选择或调换专业的限制,适当缩减必修课,扩大选修课占比,切实提高选修课质量。

三、结语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通识课程经过近三年的全面改革,目前已全部由二级学院专兼职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创新创业学院全力做好师资培训。学校每年面向所有专业立项建设专创融合类课程,其中图形图像处理、仪器分析在线开放课程被教育部立项为国家精品课程。学校按照“依托专业、分类孵化、一站服务”的思路,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了“一园四区多平台”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现已成立数十个技能社团和創新社团,定期举办“创业大讲堂”“创客沙龙”,打造了“播种—发芽—结果”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实践活动。学校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再次斩获金奖,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一所蝉联金奖的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清,柳军,唐卫.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6(12):65-68.

[2]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3]王华丽,谭新旺,王立杰.双创师资培训对专创融合促进作用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4):7-10.

[4]王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7):79-82.

[5]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77-80.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通识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