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编导知识以及能力的构成探究

2021-05-31韩建东

艺术评鉴 2021年7期
关键词:基本能力舞蹈编导知识结构

韩建东

摘要: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集中演员、导演、编剧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通常情况下,导演与舞蹈编剧两个角色合二为一,由一人所承担,因此该类工作人员被称作舞蹈编导。在工作中,舞蹈编导需要与演出举办方相互沟通,了解演出的主题思想,随后对舞蹈中的结构、演员服装、动作等进行一个完整的构思,随后带領演员进入到排练室进行排练,最终走向剧场。通过实践可知,想要呈现出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要保证演员在表演中十分投入,同时还受到编导的思想情感、知识结构,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人能力影响。

关键词:舞蹈编导  基本能力  知识结构  演出情况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88-03

舞蹈艺术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这就要求舞蹈编导人员具备极高的文化修养,特别是掌握与舞蹈艺术发展相关的历史知识与文学,保证其能够观察、了解、探究、分析各种人物在面对不同境遇、不同环境中,产生相应行为、思想、情感。除此之外,作为艺术创作者,主要是将艺术作为手段,对人类生活进行直接反映,并且将为现实提供服务。所以只有舞蹈编导对历史、社会、不同人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舞蹈编导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与形象,更加的打动人心。

一、舞蹈编导知识体系基本构成

(一)丰富人生阅历,成为舞蹈创作源泉

如果舞蹈编导缺乏真实的人生体验或者社会经验,那么就难以创造出具备艺术价值、真正动人心魄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家的人生追求中,真、善、美是必不可少的,而“真”必须处于首位。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必须要成为一个真诚的人,要主动放下身上的架子,融入到茫茫人海中,去经受风雨、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与酸甜苦辣,只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从身边流过,亲身经历各种风风雨雨,才能为舞蹈编导带来更为丰富的情感,使其主动探索人生奥秘,最终为艺术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全方位的文学艺术素养,直接影响舞蹈作品质量

舞蹈艺术包含深刻的文学性,从人类发展开始,到逐渐萌生出艺术的阶段,文学与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文化、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舞蹈已经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门类,但是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被割断。这里所指的文学,主要是歌唱,歌唱的实际就是诗词。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舞蹈编导如果能够阅读大量经典文学作品之后,能够形成极高的知识修养,这也成为舞蹈编导分析、观察、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1.文学知识

舞蹈艺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中逐渐产生的艺术形式,更是文化形态,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当主动承担起创作与推广舞蹈艺术这一重任,这就要求舞蹈编导具备极高的文化素养。艺术创作者主要是将艺术作为反映人类真实生活的有效途径,只有对历史、对社会、对形形色色的人,形成深刻认知,这样才能保证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是令人信服的。因此舞蹈编导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大学教育中,将编导设定为一个专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编导的地位,并且提高了编导人员的文化素质。即使经过系统化学习,学生毕业之后如果直接从事于舞蹈艺术创作,那么其专业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长期创作时间与社会生活中,不断地提高与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

2.音乐知识

舞蹈艺术具备综合性,不仅包含舞蹈本体,同时音乐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人们在观看与欣赏舞蹈作品时,可以使得自身的视觉形象感知更加满足,同时也融合了音乐听觉感受,如果音乐与舞蹈存在不协调性,那么就会对作品欣赏的完美性产生负面影响。在编舞时,编导人员需要将舞蹈与音乐结合起来,所以编导的个人音乐感知力与对音乐的掌握情况、理解情况,必然会对舞蹈作品呈现的感觉带来影响。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导,不仅要在理性角度,对音乐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修养,同时也要有保证自身具备良好的乐感。比如音乐的调性、曲式、类别、乐队组成、乐器性能、表现特色等。所以在高校编导专业课教学中,也设置了音乐作品欣赏、曲式、读谱、视唱练耳等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舞蹈创编人员的创作素质与音乐修养,帮助其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

3.戏剧知识

编导人员如果能够掌握扎实的戏剧知识,这对于编创中大型舞剧作品、创作带有人物或者带有情节的舞蹈作品显得尤为重要。舞蹈编导应当对戏剧中的重点要素进行深入了解,如果其对于矛盾冲突、事件发展、情感起伏、人物性格、环境背景等,出现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其在后期创作过程中困难重重的情况。

4.舞台美术

在创作舞蹈作品过程中,舞美设计作为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灯光、服装、布景等多个部门配合情况,也会影响舞蹈作品效果。编导需要主动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沟通,理解他们创作灵感,并且帮助其不断地改进与调整,使他们将自己的设计内容与作品相互统一,这就要求编导主动地学习与舞台美术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如果难以满足这一情况,最终就无法保证创作内容具备统一性与融合性。如果能够良好地运用舞台灯光,那么就会对作品的主题进行深化,使得氛围得到渲染,使观众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虽然服装设计是设计师应当负责的部分,但是编导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服装设计提出相应要求。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充分的考虑到,舞蹈作为人体艺术,在表演过程中需要用身体去书写内容。通俗而言,就是舞蹈动作。一个优秀的服装,能够帮助观众感受人物的鲜明形象,帮助观众理解舞蹈想要创达的内容,由此获得更好舞台效果。从上述内容来看,作为舞蹈编导具备扎实的舞台美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5.其他方面

目前仍有较多领域供编导们自由选择,在这时编导可以从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出发,由此使得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拓宽。比如专攻民族舞、民间舞的编导,需要重视民俗学。无论是摄影、诗歌,还是武术、书法编导都能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古人曾说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编导主动去借鉴不同学科知识,可以帮助自身在艺术创作时获得更多灵感,因此做好知识储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扎实舞蹈基础

1.丰富舞台实践经验

舞蹈是舞台艺术中一门具备极强技术性的艺术,他不是依靠编导人员的悟性与天赋就可达到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编导,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由此才能具备丰富的舞台实践能力。主要是因为舞蹈编导在创作作品时,需要将演员这一载体,直接转变成观众可以看到的藝术形象,在创作过程中,编导还需要帮助舞蹈演员重新地塑造角色,诺威尔曾经提到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看法,舞蹈编导的工作就是坐着去编写舞剧,通过口头指导或者书面指导方式,指示出舞蹈人员的各种手势、舞步、动作、表情等。实际上,舞蹈编导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更加耗费人的脑力与体力,他不仅要创作与提供舞蹈动作,同时还需要指导舞蹈表演者正确地展示出来,如果舞蹈表演者无法正确理解相关内容,就需要舞蹈编导反复的示范与纠正,这也成为舞蹈编导最主要的职业特点。

2.掌握与运用专业舞蹈用语

舞蹈动作作为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素材,正如文学创作中需要丰富文学语言一般,与此同时,舞蹈动作的本质就是语言载体。如果作者本人都难以熟悉的掌握舞蹈语言的话,那么何谈创作呢?因此可知,对于舞蹈语言的积累、掌握、创作是永无止境的。想要创作生命得以延续,编导不仅要将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其中,同时也需要掌握更为丰富的舞蹈语言。所以舞蹈编导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学会运用与掌握舞蹈语言,才能对舞蹈进行深刻的把握与理解。

3.编导理论与技能学习

舞蹈编导的学习素材与教学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帮助舞蹈编导对舞蹈创编与舞蹈艺术进行深入认知,形成正确观念;二是经过系统且严格的训练与正确的引导方式,可以提高学舞蹈编导的创造性思维与创作实力,最终保证舞蹈编导人员在未来踏入该行业中,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创作。

二、舞蹈专业能力构成情况

在舞蹈艺术中, 想要打造一个完整的作品,那么结构就好比其中的骨架,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想要成为一名专业且成功的舞蹈编导,那么就必须保证自身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主动提高自身的舞蹈素养,学会在艺术创作中突出其中的主题思想,把“题材”概括、提炼,构思成舞蹈的艺术结构。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生活元素更好的融入对舞蹈的创作中。

(一)掌握感受生活与升华美的能力

1.学会感受美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的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成名之前,只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在社会中下层苦苦挣扎,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为人们描绘出表面冠冕堂皇、内心龌龊无比的官僚,每日忙忙碌碌但是心怀梦想的小市民与小职员,一些出身卑贱、内心却无比善良的下等人等。在莫泊桑的笔下,每个人物形象都塑造得十分丰满。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堪称是鸿篇巨制,在曹雪芹的笔下记录了封建王朝官宦家族从极盛到衰亡的整个过程,如果曹雪芹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创作中多次增删,那么又如何创作出这首封建王朝的挽歌呢?一些舞蹈家认为,舞蹈的本质就是感受性艺术,不需要像戏剧家、小说家那般重视表现生活、积累生活,而是需要将重点集中在培养主体对主题的感受能力。这个看法从表面来看十分的专业,但是却脱离前提,如果舞蹈编导缺乏生活经验,未能感受人生百态,那么就无法捕捉人物的情绪状态,也无法创编出有力量的作品。

2.学会提炼美

《舞蹈创作心理学》是胡尔言先生将自己的生活积累作为基础,对其总结后形成的结论:生活就是一种客观现象,积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行为。只有一些生活情境与艺术家主体结构发生“肢体”碰撞,才能被艺术家所容纳与接受,才能成为艺术家编创作品的素材。因此主动储存生活情景表现,对于各个专业、门类的艺术家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构思创作能力与排练舞蹈能力

1.构思能力

舞蹈构思会贯穿于编舞、结构、选材等多个过程中,在选材过程中,编导人员对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进行选择与加工,使其成为文艺作品当中的重要性组成部分。比如张继刚所创编的《一个扭秧歌的人》,在国内演出后就获得极大的影响力。该作品就是他早期去乡下采风时,遇到的民间艺人,他们的神态、舞姿,对民间歌舞的痴迷程度,都烙印在张继刚的心中。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与构思之后,最终将这一题材编创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并且呈现在舞台中。

2.编舞能力

在编舞过程中,要求舞蹈编导能够具备较高的编舞能力,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超过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撑。很多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时我们具备极好的想法,也能找到最为合适的音乐,但是却难以编创出动人的作品,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舞蹈动作就好比文学作品中的词汇,需要文人对其进行精心编排,打造一个让人心领神会的情景。我们不能用好坏去批判舞蹈动作,因为每个动作都凝聚着编排人员无数的心血。但是想要打造一个令人感同身受的作品,那么就要求该作品能够真切表达出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内容,才能被真正加入到舞蹈当中。

(三)综合组织能力

在舞蹈专业中,舞蹈编排要求舞蹈编导有着良好的综合能力。想要呈现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并且在表演后获得观众的认可,并获得较为出色的表演结果,其中不仅需要经过分析、选择、加工,使它们构成文艺作品的核心,还需要音乐、舞台美术、服装等多个部门不断的沟通与摩擦,保证每个环节做到最优化,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更加完整的舞台,同时实现表现的优越性。因此,舞蹈编导需要保证自身能够有效的将这些看起来似乎毫无关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注意题材的动感和丰富的感情,最终获得较为出色的表演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并非一日之功,在工作中不仅要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同时也需要在后期成长中不断地钻研与努力。他们只有对美学、文学、音乐等进行刻苦钻研,对动态美具备极强的表达能力与敏锐感受能力,在后期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这样才能保证自身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郭贝贝,贾蕊.开启主动学习的钥匙——舞动治疗法在“舞蹈编导课程”中的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55):93-97.

[2]卞峥奇.舞蹈编导知识和能力的构成分析[J].艺术评鉴,2020(04):73-74.

[3]刘志强.提高舞蹈编导编创能力的方法和途径[J].艺术家,2020(02):97-98.

[4]王俊珺.综合院校舞蹈编导课程改革反思[J].东西南北,2019(24):146.

猜你喜欢

基本能力舞蹈编导知识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怎样建造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