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羊河生态构建研究及健康评估

2021-05-28刘兴强

陕西水利 2021年4期
关键词:石羊河赋分准则

刘兴强

(甘肃甘兰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1 引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而河湖,则可以看做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摇篮。我国是人口大国,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及一些不合理的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水环境污染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清洁水法令中首次提出了“河湖健康”的概念[1]。我国则于2003年2月,在全球水伙伴中国地区委员会治水高级圆桌会议上,提出了建立“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的概念,首次提出“河流生命”的理念[2],由于河流自然、社会条件复杂,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水生生物监测数据资料匮乏等,我国的河湖健康评估工作起步较晚,但可以看出,在起步初期便已考虑到了人类活动与河湖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问题[3]。2010年9月,水利部全面开始国内重要河湖的健康评估工作,为了经验的积累,做出重点突破,水利部计划进行试点的调研方式,总结我国河湖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标准体系。河湖的生态环境健康问题已然迫在眉睫,河湖的生态健康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开展重点流域的健康评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在其生态构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整个流域进行完整、科学的健康评价,旨在总结石羊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措施。

2 流域概况及评估方法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总面积4.16万km2,主要支流有大靖、古浪、黄羊、杂木、金塔、东大、西大等,河流补给来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产流面积1.11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5.60亿m3。流域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全流域耕地3712 km2,农林灌溉面积3176 km2,出山口和山区建有东大河、西大河、西营、南营、黄羊、大靖河、红崖山等水库和水电站工程。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满足科学认知、数据获得、评估标准、相对独立四项基本原则。石羊河流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目标层、准则层和河流指标层3级体系,其中目标层即为石羊河总体的健康状态;准则层分为5个方面,包括水文水资源(HD)、物理形态(PF)、水质(WQ)、水生生物(AF)和社会服务功能(SS);指标层则是由准则层内各项指标构成,定量为主,定性为辅。评估方法采用分级指标评分法,逐级加权,综合评分。河流健康分为5级,分别为理想状况(80~100分)、健康(60~80分)、亚健康(40~60分)、不健康(20~40分)和病态(20分以下)。石羊河干流根据实际状况,共分为3个评估河段,分别为石羊河武威市段(包括上游张掖市境内)、西营河金昌市段、西营河武威市段(包括张掖市段)。针对每个河段的每个准则层所包含的指标,按照河流实际调查状况进行评估后,按式(1)对五个准则层进行综合评估。

RHIn=HDr×HDw+RSr×RSw+WQr×WQw+AFr×AFw+SSr×SSw

(1)

式中:RHIn为评估河段指标和准则层赋分;HD为水文水资源准则层;PF为物理形态准则层;WQ为水质准则层;AF为生物准则层;SS为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下标r代表其赋分,下标w则代表其权重。在河段评估赋分基础上,河流目标层赋分按式(2)计算。

(2)

式中:RHI为评估河流赋分,SLn为评估河段河流长度,km;RIVL为评估河流总长度,km。

3 评估调查结果分析

3.1 水文水资源评估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石羊河水文水资源特征,选取了径流年际变差倾向率(AVR)、生态流量满足程度(EF)2个指标反映河流水文水资源状况。AVR反映了现状开发状态下,评估河段不同年份年径流的变化趋势,EF是指为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而必须维持的流量过程。水文水资源赋分及权重见图1。

图1 水文水资源赋分及权重图

因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原因,HD准则层赋分11.6,河道的生态流量状况不达标。在石羊河流域上游的8条支流上建有7座水库,对调节和蓄积中游农业灌溉水,提高地表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水资源的完整性和下游生态需水量范围的忽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被忽略。不加节制的砍伐、畜牧、采矿以及滥用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升温导致的冰川萎缩减薄,石羊河流域水量入不敷出,出现径流量减少等问题在所难免。

3.2 物理形态评估分析

物理结构(PF)包括河流形态(RS)、河岸带状况(RSS)、河流连通阻隔状况(RC)、天然湿地保留率(NWL)四个指标层。RS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SS是指河流水域与陆地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包括河岸带稳定性、河岸带植被覆盖度两方面。NWL则指现有湿地面积与历史(1980s)状况湿地面积的比例,天然湿地面积大小可以用来反映河流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程度,湿地面积越大,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越健康。物理结构赋分及权重见图2。

图2 物理形态赋分及权重图

石羊河PF评估赋分为74.1分,较为健康。石羊河堤防及截弯取直现象少,河岸带稳定,河道形态变化不大。近16年来,流域植被整体呈增加趋势,植被覆盖度上升,河岸带植被覆盖好。流域内水域面积总体呈增大-减小-增大的波动变化趋势,石羊河流域为非灌溉无农业地区,用于灌溉的水库的修改导致下游河道生态流量不能满足,对河道生态系统不利。

3.3 水质评估分析

水质状况准则层(WQ)包括溶解氧状况(DO)和耗氧有机污染(OCP)两个指标。溶解氧的过剩和匮乏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其值在4 mg/L~12 mg/L之间较好。OCP指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大幅度下降的有机污染物。取两者的较低值为WQ赋分。

WQ评估赋分为26分,为不健康状态。流域内上游各支流水质总体良好。水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大且开发程度高的地方污染情况较高,尤其是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造成地下水重复污染。由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河道两侧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和垃圾、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导致河道水质超标严重。同时,可能存在河道内采砂行为,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体水质。

3.4 水生生物评估分析

水生生物准则层(AL)包括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和鱼类生物损失指数(FOE)两个指标。取两者的较低值为AL赋分。

石羊河AL评分为35分,为不健康状态。土著鱼类物种丰富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过度畜牧、过量捕捞、围湖造田、水体污染及一些天灾如干旱、地震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同时,水量的减少及水体的污染导致多数鱼类的生殖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3.5 社会服务功能评估分析

社会服务功能(SS)包括水功能区达标(WFZ)、水资源开发利用(WRU)及防洪(FLD)三个指标。WFZ是指对评估河流包括的水功能区中水质达标个数比例。WRU表示流域经济社会活动对水量的影响。FLD评估河道的安全泄洪能力,其中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完善率是重要方面。社会服务功能赋分及权重见图3。

图3 社会服务功能赋分及权重图

石羊河SS最终赋分为56.95,为亚健康。由于对水资源的不当管理以及过度开发,石羊河流域社会对水资源的使用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水环境日益恶化,河流径流量减小,河道缩减,水位降低,沙漠化范围扩大,土壤矿化、盐渍化,河道两岸植被面积缩小,危害程度和范围不断加重。对水资源的不当利用,使得生态平衡点遭到了破坏,流域内社会服务功能大大降低。

4 结语

综上,石羊河综合赋分40.66分,河流不健康。石羊河是我国人口密集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的内陆河流域之一,同时也是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且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资源量递减,河道生态流量不达标,水利工程对河道阻隔明显,鱼类资源呈退化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高,水环境质量问题等。近些年来,流域内重点治理措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日益增长的水量需求及水质的要求,对水资源保障及恢复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作为参考:一是进一步严格水资源统一调度,持续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更新水库现有调度模式,实施生态调度;三是强化水功能区管理,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四是进一步加强建设石羊河生态综合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多部门协调合作;五是进一步减缓渔业捕捞压力,加强健康河流保护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民众生态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石羊河赋分准则
中国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综合效应评价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农业科研系列晋职初审程序电子化方案设计
——业绩赋分
石羊河流域永昌县地下水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基于SDI 的石羊河流域中游水文干旱特征研究
教育厅长因决策失误被责令辞职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浅析浙江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级赋分制
悠悠“石羊”情
出新不足,守正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