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RM 模式的高集成综合通信设备设计研究

2021-05-28黄博闻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机箱信道总线

黄博闻

(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35)

伴随着硬件技术和芯片行业的发展以及高速信号总线的产生,通信设备的体制和标准不断完善,设备朝着标准化、模块化、小型化演进。各种国际组织不断完善推出了多种计算机标准,并在通信行业广泛使用。对于特种通信行业而言,需要应对高湿、盐雾、越野等特殊环境的能力。采用全密闭的LRM 模式的机箱架构,在能够支持便捷地设备维护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1 LRM 标准及特点

LRM 模块是标准化可便捷替换的通用设计单元的统称。各类LRM 模式通信产品的设计均基于某项通信标准,在特种通信行业还会根据需求进行融合或定制化提升。

1.1 LRM 标准

1994 年,美国航空无线电通信公司(ARINC, Aeronautical Radio Inc)发布了ARINC650 标准,提出了LRM 模块的标准和概念,定义了模块和机箱的标准[1]。美军参照ARINC650 标准,改进定义了MIL-STD-1389D 标准[2]。

欧洲联合标准航电体系委员会(ASAAC, Allied Standards Avionics Architecture Council) 于2005 年开始推行自定义的LRM 模块标准[3]。

VITA(VMEBUS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VME 贸易协会组织)提出了VITA 系列标准,包括了结构、健康管理、高速总线等,具备完善的整机规范细节。其中,最广泛使用的就是VPX 架构,在VITA 46 规范中提出,使用MultiGig RT2 连接器,这是一种基于PCB 板卡的金手指模式连接器,如图1。VITA 48规范进一步给出了散热设计的标准。VITA 65 规范结合前序标准提出了更完善的OpenVPX 标准,满足通信行业对机箱通信速率的不断提升的需求。VPX 规范规定了3U 和6U 两种尺寸标准,以及风冷和导冷两种结构设计方式。

图1 VPX 连接器

VITA58 标准则规范了另外一种LRM 模块,可以配合ARINC 600 和MIL-DTL-83527 连接器,实现单模块全密闭设计,能够有效对抗盐雾、淋雨环境,且全密闭方式更利于电磁兼容设计。VPX 标准由于连接器是板载压接连接器,无法做到单模块全密闭,三防和电磁兼容的设计压力需要由机箱分担。

1.2 LRM 模式特点

LRM 模式的通信产品遵循统一的标准化设计,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2.1 模块标准化设计,机箱功能可定制:各个功能模块采用统一设计规范,均可以插入通用的机箱槽位。可以根据机箱的功能需求,灵活地配置不同的模块,快速形成新的功能组合样式。

1.2.2 维修便捷:功能模块以插卡的方式与机箱结合,无需线缆连接,对于功能异常的模块可以快速插拔更换。

1.2.3 快速的故障定位:具备标准的机箱管理模块,能够通过机箱管理总线和协议,检测板卡的健康状态,及时捕获和定位故障到单个LRM 模块。

2 LRM 综合通信设备设计

2.1 总体设计

特种通信行业通常需要为客户提供多种通信手段和数据服务,如多媒体集群、LTE、WIFI 等。无线传输设备搭载平台呈现了通信手段的多样性、生产厂家的多样性、信道数量多样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多种技术体制以及搭载平台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打破原有不同类型的无线设备在设备形态、甚至硬件平台的设计思想,将设备形态和软硬件平台规范到统一的技术标准中,提高设备的通用性、现场可更换性和可维护性,降低特种通信产品定制化设计的难度,实现组合式快速设计。LRM 综合通信设备,由机箱、LRM 信道模块、LRM 交换控制模块构成。如图2 所示,给出了整机架构示意,对外功能接口均在设备后部背板区域。模块由前向后插入,便于拆装更换。

2.2 结构设计

2.2.1 尺寸规范

机箱结构采用VITA 58 技术规范要求[4],LRM 模块和机箱之间的连接器采用ARINC 600 SIZE 2/3 射频数字混合连接器,如图3 所示。LRM 模块尺寸有1H12 到8H22 共16 种,这里选择的尺寸为1H2 和2H2,如表1 所示。

图4 是以LRM 信道模块为例的尺寸示意图,图5 为LRM模块与机箱的安装结构示意。

图2 整机架构

图3 ARINC600 连接器

表1 LRM 模块尺寸

图4 LRM 信道模块尺寸示意

为了提升抗湿热、盐雾和电磁兼容能力,设计时在结构结合面需要使用屏蔽导电胶条。这里选用复合双峰导电橡胶条,将导电橡胶与普通高抗撕硅橡胶复合在一起,形成外侧为普通硅橡胶,内侧为导电橡胶的复合双峰设计,兼具耐盐雾腐蚀和电磁屏蔽的功能(图6)。

图5 LRM 模块与机箱的安装结构

图6 双峰导电胶条

2.2.2 设计效果图

LRM 信道模块如图7 所示,包括数字基带处理和射频单元,采用1H2 尺寸。后端为背板连接器,前面板包括指示灯、射频BNC 接头、调试接头等。

图7 LRM 信道模块示意

LRM 交换控制模块如图8 所示,采用2H2 尺寸。

图8 LRM 交换控制模块示意

机箱如图9 所示,主要由结构件、背板、电源等构成。可以配合减震架安装,提升抗震和越野性能。

图9 机箱示意

2.3 硬件设计

机箱背板总线借鉴OpenVPX 标准[5],如图10 所示,采用配置(Control Plane)、业务(Data Plane)、机箱管理(Management Plane)三总线架构,Expansion Plane 为可选的扩展总线,实现相邻模块之间的自定义通信,通常由4 对高速差分对构成。配置和业务总线采用1000base-X,机箱管理总线为I2C 硬件总线配合“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2.0 协议。基于总线交互式的结构可以通过标准的协议将各功能单元连接起来,系统整体上模块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和通用性。由于一般芯片都具有常用标准总线接口,也有利于芯片的选择。

图10 OpenVPX 背板总线

交换控制模块由通用处理器“General Processing Unit,GPU”、多口交换芯片和单片机等构成,两个交换芯片分别实现配置和业务总线。图11 给出了各个核心模块的数据总线关系。

图11 交换控制模块数据关系

信道模块采用经典的CPU+FPGA 软件无线电架够,核心处理器选择xilinx 公司的FPGA Soc 芯片。ADDA 模块可以选用高集成宽带RFADC,单片实现ADDA 所有功能,例如ADI 公司的AD9361。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通信软件实现3G、4G、集群等不同通信体制。图12 给出了各个核心模块与数据总线之间的关系情况。

图12 通用信道模块数据关系

2.4 健康管理

参考VITA46.11 标准[6]。交换控制模块的单片机作为机箱管理控制器通过I2C 总线与各通用LRM 模块的单片机交互,实现机箱管理,构成智能平台管理总线(IPMB)。全系统运行IPMI2.0协议[7],能够监控配置各模块电压、电流、温度、网口状态、告警等信息,实现通用化的模块管理。从而,不同功能的模块只要符合协议要求就可以纳入统一管理。

3 结论

本文针对特种通信行业通信手段多样化并存,使用环境要求高的需求,提出了一种LRM 模式的综合通信设备的设计框架,采用了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思想,能够灵活搭配设备的通信以及数据处理功能。整体设计参考VITA 58 机箱标准和OpenVPX 硬件总线标准,建议采用经典的软件无线电架构,进一步实现LRM 模块整体的通用化。后续将结合实物样机的研制,进一步细化完善设计框架规范,形成符合特种通信行业需求的通信产品规范。

猜你喜欢

机箱信道总线
信号/数据处理数字信道接收机中同时双信道选择与处理方法
一种高效多级信道化数字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DCOM在混合总线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
基于AVR单片机的RS485工业总线开发设计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一种无人机数据链信道选择和功率控制方法
小而美——航嘉MVP MINI Ⅱ机箱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
宝马F02车总线系统
大学MM你爱谁迷你机箱Party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