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秘康家石门子岩画背后的故事

2021-05-27陈金龙

回族文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康家石门岩画

陈金龙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呼图壁县参加工作,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呼图壁人。呼图壁人都知道康家石门子岩画,我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文化内涵却只知皮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每两年我都要去看一看岩画。每当进入天山腹地,经过农田,穿过丘陵,汽车在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公路盘旋,周围逐渐呈现出绮丽的丹霞地貌,赭红色的山体在弯曲的山路中若隐若现,似梦非梦,但对岩画只有神奇的土地、厚重的人文,古老与现代、古朴与时尚的感觉。

那时的我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起源、形成、文化内涵一无所知。随着岁月流逝,通过学习,乃至后来巫新华教授的几次专题讲座,我才对康家石门子岩画有了初步认识。最近仔细阅读了《天山女神——康家石门子岩刻画文化探新》一书,才对其起源、形成、文化内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全书四章十一节,作者从康家石门子岩刻画入手,探索康家石门子岩刻画的文化,到大凉山与天山的史前对话,尾笔点到康家石门子岩刻画文化的概述。其内容精当,史料翔实,脉络清晰,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出心裁的视角,让大家有了一本了解呼图壁历史文化的读本,有了一个展示呼图壁历史文化的窗口。

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上一杯清茶,拿起《天山女神》这本书,细细地品读,我仿佛看到了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三千多年的历程,它有着冰霜雨雪也摧折不了的生命力。据说在清朝末年,有一康姓农民,来到这野兽出没的深山荒野避难、居住,这里有一道豁开如阙的石门,两边石壁相对出,宛如一扇无顶城门,若鬼斧,似天工,便有了“天山康家石门子”之称。

带着好奇,我首先弄明白了岩画为何选择于此,《天山女神》这本書告诉了我缘由——这里自然景观气象万千,如同人间仙境;丹霞山体如同仙山、天柱、天梯、神树通天入地;岩刻山下气候温和,阳光普照,生命之气充沛;岩画的岩层节理层层遍生野葱,直观犹如“葱岭”;万物之声回旋入耳,丝丝入扣犹如天籁;整个天山山脉东西长达两千五百多公里,南北宽约三百公里,河谷盆地无数,唯独此地岩石山势陡峻,峭壁如削,丹霞砂岩根部岩面,无论山形、气候、视觉景观等均为上佳之选。

到了康家石门子岩画下,我似乎看到了王炳华、巫新华等专家忙碌的脚印、无数次的考察论证。在山体底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长十四米、高九米的岩画。一百二十平方米范围内,平整的岩面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形象,男女裸体混杂,作舞蹈状,形体丰满,风姿各异。男性体魄魁梧威猛,尽显阳刚之气,女性大多双腿修长、细腰肥臀、胸部宽大、脖颈细长,尽显女性秀美曲线。

从整个岩画的图像来看,康家石门子岩画中最为突出,最引人注目,最具有震撼力的是具有女性特征的图形。形象主要表现的还是弥漫于生命存在之中的女性力量:她们沟通天地,护佑人类,丰产万物。图形雕刻精细、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姿态优美、布局讲究、整洁疏朗。其规模之恢宏,造型之优美,人像之硕大,技艺之娴熟,都堪称举世无双的精品。

我沉浸在其中,感受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的生活。茹毛饮血的生活,常常使先民们感到大自然的巨大威胁,人均寿命很短,死亡率极高,而种族的繁衍对于人们来说,显得神秘而高深莫测。这便是岩画的主题,充分反映了先民对繁殖人口以壮大氏族部落的愿望,记录着他们野性的呼喊。心理追求表达得是那么炽热、淋漓尽致,难怪有人称它是“雕刻在天山岩壁上原始社会后期的一页思想文化史”。

读完《天山女神》这本书后,我隐隐约约悟到,康家石门子岩画是经过不同的时间段连续多次刻凿而形成的一幅“巨作”,它记录了史前“康家石门子岩画刻凿时段”的天山游牧人群的思想、信仰与追求。这幅“巨作”起先的主题应是对女性的赞美与崇拜,是女神崇拜思想的表达。此后经历多次“创作”,各种图形的糅合,出现了具有男性生殖器崇拜内容的“图案”,使岩画内容更丰富,主题更突出。

此时此刻,我真正领悟到康家石门子岩画的起源、形成、文化内涵所在。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女神崇拜是文化交流的源头,见证了新疆的历史。岩画是雕刻在岩壁上的文明史,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有人说康家石门子岩画有可能是中国西王母文化的起源地,岩画后面究竟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需要考古学家们进一步探索论证。

《天山女神》一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它在呈现康家石门子岩画的起源、形成、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体现出古代天山区域实际存在着中国核心文化的底蕴。如今我们要通过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开掘,依托它独特神奇的文化内涵和雄浑壮美的丹霞地貌吸引国内外游客,打造丝绸之路精华景点,重现“一带一路”的千年古迹、沧桑古道。

猜你喜欢

康家石门岩画
观岩画
岩画诗
皮狐子的传说(外一篇)
抢亲
北魏·《石门铭》
阴山岩画
游石门涧
花行掌柜
神秘的图案
康家戏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