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瘦素、脂联素及其比值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2021-05-27吕梅霞迪娜木合亚提木海热姆杰力力韩加

山东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血糖维吾尔族血症

吕梅霞,迪娜·木合亚提,木海热姆·杰力力,韩加

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830011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在个体内聚集发病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为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1],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慢性低度炎症与MS的发展有关,表现为各种炎症相关因子如瘦素(LEP)、脂联素(ADP)、抵抗素、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增高,其中LEP和ADP对MS的发病有重要影响[2]。LEP和ADP是人体脂肪组织分泌的两种脂肪细胞因子,LEP可能通过影响肥胖和IR的发生进一步影响MS[3]。ADP是循环中最丰富的脂肪因子,对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代谢和腹部脂肪分布具有直接影响。ADP水平与MS组分及数量有关[4]。新近研究表明,瘦素/脂联素比值(L/A)与IR的相关性较单纯LEP、ADP甚至胰岛素抵抗指数更为密切[5],是诊断MS更好的生物标志物[6]。新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居民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别于其他地区,研究显示维吾尔族居民M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本研究通过分析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LEP、ADP及L/A与MS的关系,探讨其对MS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新疆和田地区开展的膳食营养与肥胖现况调查资料中随机抽取维吾尔族居民180例,男75例、女105例,年龄(42.05±11.33)岁,体质量指数(BMI)(27.21±4.58)kg/m2。入选标准:年龄25~65岁;在调查地区连续居住不少于5年。排除标准:严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本研究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MS及其组分判断方法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7],具备以下3项或3项以上可诊断为MS:①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②高血糖:空腹血糖(FBG)≥6.1 mmol/L或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血压≥130/85 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高甘油三酯(TG):空腹TG≥1.70 mmol/L;⑤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HDL-C<1.04 mmol/L。

1.3 血清LEP、ADP检测方法 采集受试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20℃保存用于检测血脂,-80℃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LEP、ADP,以LP与ADP的比值计算L/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或秩相关分析。采用R语言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LEP、ADP及L/A对MS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MS组分发生情况 180例研究对象中,MS患者47例(MS组),其中肥胖46例、高血糖10例、高血压27例、高TG血症40例、低HDL-C血症30例;非MS者133例(非MS组),其中肥胖81例、高血糖9例、高血压14例、高TG血症44例、低HDL-C血症23例。

2.2 MS组与非MS组血清LEP、ADP及L/A比较 见表1。MS组血清LEP水平与非M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5,P=0.383),不同MS组分数量患者的LEP水平比较,1组分患者高于MS组、0组分和2组分患者(F=3.228,P=0.024);MS组血清ADP水平低于非MS组(Z=-2.026,P=0.043),且0组分患者高于1组分和2组分患者、1组分患者高于2组分患者(χ²=14.796,P=0.002);MS组L/A高于非MS组(Z=-2.783,P=0.005),且0组分患者低于1组分和2组分患者、1组分患者低于2组分患者(χ²=29.197,P=0.000)。

表1 MS组与非MS组血清LEP、ADP及L/A比较[±s/M(P25,P75)]

表1 MS组与非MS组血清LEP、ADP及L/A比较[±s/M(P25,P75)]

注:与MS组比较,*P<0.05;与非MS组0组分比较,#P<0.05;与非MS组1组分比较,△P<0.05。

?

2.3 LEP、ADP、L/A与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LEP水平与肥胖呈正相关,与高TG血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66、-0.184,P均<0.05);ADP水平与MS、高TG血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51、-0.332,P<0.05或<0.01);L/A与MS、肥胖、高血糖、高TG血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8、0.340、0.191、0.200,P<0.05或<0.01)。见表2。

2.4 LEP、ADP、L/A对MS的诊断价值 见表3。ADP、L/A诊断MS的AUC、约登指数、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LEP,LEP诊断MS的灵 敏度高于ADP、L/A。

表2 LEP、ADP、L/A与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表3 LEP、ADP、L/A对MS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S的患病率在国内外均呈增高趋势,已成为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焦点[8]。董莹等[9]报道,新疆地区≥35岁人群MS的患病率为26.40%,其中维吾尔族的患病率高达41.18%。维吾尔族居民MS患病率高于全国人群,其原因可能与新疆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独特,维吾尔族多以面食、牛羊肉为主,且长期的高油高盐饮食,导致肥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有关[10]。

研究显示,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在MS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1]。IR作为MS的主要发病机制,与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12]。炎症状态下脂肪组织分泌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MS的发生[13]。因此,脂肪因子作为MS的炎症标志物被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高LEP水平和低ADP水平与MS显著相关[14]。

LEP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功能参与调节食物摄入、体质量和能量稳态。肥胖者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下,血清LEP产生过多,LEP转运和信号通路出现障碍导致LEP抵抗,从而不能发挥正常作用[15]。有研究表明,较低的血清LEP水平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脂质代谢和降低肥胖和炎症呈正相关[16]。本研究中1组分患者LEP水平高于MS组、0组分和2组分患者,可见LEP水平与代谢异常有关。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人群LEP与MS无明显关联性,而与肥胖呈正相关。可能机制为血清LEP水平随体内脂肪含量的比例增加而升高[17]。黎明等[18]发现,LEP水平随着MS组分数量增加而升高。但本研究中LEP水平并未随MS组分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研究对象性别和年龄有关。有研究表明,新疆维吾尔族MS的患病率和BMI呈正相关,但存在性别差异,男性LEP水平与IR关系更为密切,而女性LEP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变化有关[19]。

ADP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在调节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0],其作用与LEP相反[14]。本研究结果显示,MS组ADP水平低于非MS组,且ADP水平随着MS组成成分数量的增加而减小,与美国一项横断面研究结果一致[21]。闫贻忠等[22]报道,维吾尔人群ADP水平与MS及其组成成分数量密切相关,且与MS及其组分呈负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ADP与MS和高TG血症呈负相关,与欧洲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一致[17]。进一步ROC分析发现,ADP筛检MS、肥胖、高血糖、高TG血症时的AUC值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提示ADP是诊断MS及其组分的有效指标。ADP水平被认为是MS的强预测因子,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ADP在调节脂质和葡萄糖代谢中的作用[20]。

LEP增加胰岛素抵抗并具有促炎作用,ADP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减轻炎症反应,由于二者之间的拮抗作用,L/A是糖尿病风险和MS的良好预测因子[23]。本研究中,MS组L/A高于非MS组,而且L/A随MS组分数量增加而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L/A与MS及其组分呈正相关。这与国外一项研究结果相似,研究对象L/A与除HDL-C外的所有MS组分均呈正相关[24]。韩国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L/A不仅比单独的LEP或ADP能更好地预测MS,还可以更准确地识别MS高危患者[25]。CHEN等[26]发现,与LEP或ADP单独相比,L/A可能是MS的首选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ADP和L/A诊断MS的AUC、约登指数、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LEP,提示ADP、L/A比LEP更具有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ADP与MS呈负相关,L/A与MS呈正相关,且ADP、L/A对MS的诊断价值较高,该结果为维吾尔族人群MS患者的预测诊断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高血糖维吾尔族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如何治疗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