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19年某综合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2021-05-27蒋国丹张婷婷肖亚雄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米卡病区神经外科

蒋国丹 张婷婷 肖亚雄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是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对紫外线、湿热及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易定植在住院患者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胃肠道等部位,可在医院环境中长期生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抵抗力下降时更易引起各种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和菌血症等[1-2]。近年来,其分离率、感染率、耐药性均保持较高水平[3],且不同地区ABA的分布及耐药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4-5],给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的防控带来诸多困难。为了解近年临床分离ABA分布特征、耐药性趋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将本院2017—2019年分离的ABA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菌株均来自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包括痰液、脓液、血液、分泌物、脑脊液及尿液等。同一患者相同标本多次分离到的ABA去掉重复株,以首次分离株计入。

1.2 仪器与试剂 VITEK MS质谱仪、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均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等均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均购自温州康泰。

1.3 方法 菌株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所有标本采集与培养严格按照有关文献指南操作[6]。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VITEK-2Compact分析仪和配套的鉴定卡(GN)、药敏卡(AST-GN卡)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细菌药敏试验折点判断标准参照文献[7]。

1.4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BA的检出情况 3年间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7 926株,其中ABA有631株,占3.52%。近3年ABA的占总菌比和占G-菌比均有所上升,见表1。

2.2 ABA标本及病区分布特点 631株临床分离的AB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71.5%),其次为尿液(10.0%),见表2。ABA以神经外科检出率最高(20.4%),其次为ICU(10.3%)、新生儿科(10.0%)、呼吸内科(9.5%),见表3。

表1 ABA的检出情况

表2 ABA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n)

表3 ABA在临床科室的分布(n)

2.3 AB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近3年间ABA对该院实验室所测试的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45%,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2017年4.8%,2018年11.7%,2019年9.9%)。ABA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较低(12.2%~39.0%),但呈逐年上升趋势;ABA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12.8%~27.0%),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较低(12.2%~41.5%),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上升(9.8%~37.8%);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有所波动(6.7%~17.5%,2018年最高,为17.5%);替加环素100%敏感(菌株数较少,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见表4。

2.4 不同病区分离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病区分离ABA的耐药性有所差别。ICU分离ABA的耐药性最为严重,除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外的9种药物的耐药率达70%以上;神经外科多种药物耐药性次之;再次是呼吸内科;新生儿科分离ABA的耐药性最低,均在10%以下。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依次是ICU(82.8%)、神经外科(48.8%)、呼吸科(31.2%)、新生儿科(0)。见表5。

表4 AB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单位:%

表5 不同病区分离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单位:%

3 讨论

由于ABA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8],加上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ABA导致的感染呈快速增长趋势,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9-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院2017—2019年ABA检出率逐年上升;标本来源广泛,可引起多系统感染,但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和脓液,提示该菌在该院以呼吸道、泌尿道和创面感染为主,但由于痰标本是临床易采集且送检率最高的标本,可能造成痰标本ABA检出率最高,因此难免将痰液分离出的定植的ABA当作致病菌。从临床科室分布来看:该菌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外科和呼吸科等临床科室,其原因为上述科室插管及导管植入等侵入性操作多,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其中神经外科有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严重,住院时间较长。已有研究认为ICU发生ABA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13-14],而本研究中发现ICU ABA感染率较多数临床科室高,但是并未达到5倍以上的差距(大部分科室感染率在2.7%~10.0%)。因此针对ICU和神经外科等感染高发病区的住院患者,临床应尽量减少各种高危因素的暴露并给予高度关注。

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近3年间ABA对该院实验室所监测的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45.0%,在2016年周华等发表的文献[3]显示ABA除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0.2%、45.5%(该院分别为4.8%~11.7%,6.7%~17.5%),对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与之相比,该院ABA耐药率远低于该研究结果。该院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性有一定波动,其中2018年耐药率最高。该院分离的ABA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上升(2017年9.8%,2018年30.2%,2019年37.8%),但均远低于2019年CHE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的73.6%,可能与CHENET数据来源主要是各教学医院,患者病情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频率有差异有关。替加环素100%敏感(菌株数较少,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在治疗ABA感染时,建议参考临床实验室的药敏报告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减少盲目选择抗菌药物。

通过不同病区分离ABA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显示ICU分离ABA耐药率最为严重,除阿米卡星(14.3%)、左氧氟沙星(21.9%)、复方新诺明(53.2%)外,余9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0%以上;神经外科耐药性次之;再次是呼吸内科;新生儿科尽管ABA检出率排名全院第三,但所分离ABA的耐药性最低,均在10.0%以下。ABA检出率靠前的各科室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是ICU(82.8%)、神经外科(48.8%)、呼吸科(31.2%)、新生儿科(0)。由此表明,不同病区分离ABA耐药性有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2017—2019年,该院ABA分离率逐年增加,ABA对该院所监测的13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较国内相关研究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病区分离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具有较大差异。临床要进一步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米卡病区神经外科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米卡的灯花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惯偷朵斯的钱包
不要让爱变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