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族调式混合手法在民族管弦乐《乐之舞》中的运用

2021-05-27

大众文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音程音阶朝鲜族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朝鲜族作曲家,权吉浩的音乐创作因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及个性化的音乐语言而在当今乐坛独树一帜。权吉浩出生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自幼深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青年时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许元植、王建忠、杨立青教授学习作曲,毕业后长期从事作曲、作曲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成果卓著。曾担任延边音协副主席、中国朝鲜族音乐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现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权吉浩的创作深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其作品涵盖了合唱、室内乐、民族管弦乐、交响乐、歌剧等众多体裁。其中,民族管弦乐《乐之舞》创作于2003年,曾获“第十二届全国音乐(民族管弦乐)评奖”二等奖。作品以我国朝鲜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素材,采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术,表达了对于古老朝鲜族音乐的心驰神往。这部作品的民族音乐风格集中体现在调式的运用之中,特别是对于朝鲜族俗乐中调式混合手法的巧妙借鉴十分值得关注,它不仅丰富了当代音乐创作的材料处理手段,也为民族音乐调式手法的继承和发扬积累了宝贵经验。下文将围绕该作品主题的材料构建进行详述。

一、朝鲜族俗乐体系中的调式混合手法

朝鲜族俗乐体系的调式系统分为“平调”和“界面调”两大调式类别,虽然它们在形态上与汉族的五声调式十分相似,但朝鲜族调式并非像五声调式那样以“连续的五度相生来阐明其结构的规律性”,而是以“三音列”为结构的基本框架,每支调式均由两支三音列相互连接而构成,其三音列的内部结构以二度和三度音程为主,如平调音阶:

谱例1,平调音阶

该音阶以G为主音,且其中下三音列与上三音列的音程结构完全相同——均为大二度+小三度。此外,朝鲜族调式还可通过调换三音列的前后位置而获得各种派生调式,如由平调音阶所派生的上平调音阶C—D—E—G—A—(C),便是将平调音阶中的下三音列G—A—C移动到上三音列而形成的,其中的D、E、A三音同样可发生微升或微降的变化。

俗乐体系中的另一种调式是界面调,其形态与汉族的五声羽调式相仿,其中的C、D、G三音也常有微升或微降的变化:

谱例2,界面调音阶

界面调除有派生调式之外还有若干变体,其中有一种称为“调式混合”的“变异”手法,即将不同调式中的各音相互组合,以此生成各种变体调式,所生成的调式统称为“混合界面调”。如变体混合界面调(A—B—C—D—E),该音阶综合了界面调的原型与移位,最终形成了一支含有小二度音程(B—C)的特殊五声调式。B音作为重要的色彩音在该调式中得以强调,其不稳定的效果构成了这一混合调式的重要特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朝鲜族音乐的调式混合手法对调式中各音的取舍具有很大自由度,调式之间可任意组合,且混合后的调式更注重特性的突出。

二、民族管弦乐《乐之舞》中的调式混合手法

《乐之舞》采用单乐章结构,按照音乐内容的发展可将全曲分为相互并列的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在速度关系上呈现出由慢至快的布局,同时在音乐情绪上显现出不断上涨的递增趋势,从而在整体结构中勾勒出唐代歌舞大曲“散序—中序—破”的结构特征。在整部作品的第一部分中,作曲家有所侧重地借用了调式混合手法作为主题材料的组织方法,并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拓展,为这一传统的调式手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乐之舞》的第一部分是主题在全曲中的初次呈示,由曲笛1声部演奏,其节奏的不规整性营造出了散板的效果:

谱例3

在主题的陈述之后,出现了主题的5次变奏,其类型属于复调织体的固定旋律变奏,在主题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各对位旋律依次进入,从二声部慢慢累加到五声部,每一支对位旋律都以二度音程作为开始,以此与主题相呼应。同时,作曲家在处理这些对位旋律时也同样运用了调式混合的手法,且相比主题呈现出了更为多样的混合形态。

紧随其后的对位声部3由新笛1演奏,其调式由平调与界面调原型音阶混合而成,其混合结果为一支九声调式(集合9-5,音程涵量766674):

谱例4

无论从调式音级的数量还是从结构内部的音程种类看,该调式都是上述混合调式中最为复杂的一支:在其主音F上方同时出现了大小三度音程,造成大小调同体的不稳定效果;其内部音程结构包含了七对小二度与四对增四度音程,且音程的组合呈现出不规则的排列方式,这些特点使得对位3在整个变奏阶段中成为最不稳定的一支旋律。

综上所述,《乐之舞》第一部分的主题与依次进入的各对位旋律在调式混合的处理方式上,从开始对于传统混合调式的直接拿来发展到最后各种变体调式之间的复杂混合,所混合的调式在音级数量上从五声调式拓展至九声调式,并不断在结构中增加不协和音程的比重,体现出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的发展趋势,它有力地配合了该段音乐的起、承、转、合,从而使这一材料组织手段成了音乐结构要素中的一部分。

三、结语

若论对调式语言的探索,中国音乐是很有发言权的。个性鲜明与形态多样是中国音乐调式的重要特点,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调式,更是芬芳馥郁、独具特色。作曲家权吉浩在民族管弦乐《乐之舞》中的大胆探索,将朝鲜族音乐中的调式手法与当代作曲技术相结合,无疑是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部作品中,朝鲜族的调式混合手法得以全方位地应用于作品之中,它不仅作为材料组织手段,更成为组成作品结构布局的重要支柱,使民族音乐的甘露真正成融入音乐创作中的血液中,这些都为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音程音阶朝鲜族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KORE A TOWN
音乐游戏玩起来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