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身信息化研究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 记浙江宁波财经学院潘铁军教授

2021-05-26周海淑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铁军智慧

◎ 文/周海淑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处处都能体会到信息技术给社会生活、给美丽城市带来的可喜、便捷的变化。

这种变化,与他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基于分布式密钥技术的高保密移动商务系统”、国家部市合作重大项目“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G智能手机开放软件业务平台研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中间件开发(应用部分)”等成果密切相关。

他是浙江省优秀教师、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第一层次、南京市321重点人才。他的主要科研方向是数字孪生城市: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智慧城市,实现万物互联、多息融合,提升城市大脑的智能水平。

他叫潘铁军,是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专业博士后,计算机专业教授、高级工程师。

迈上信息化研究之路

与许多普普通通的学子一样,他的求学之路艰辛而富有成效。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江西理工大学设备工程专业,至此,他与信息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长城铝业集团机械厂做技术员,实现了自己当一名工程师的愿望,接着考上了河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参与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复合材料发动机,他只用一年半时间就提前完成学业,并考取了浙江大学机械系博士生,多次获得优秀博士奖学金。

回想起人生的发展历程,潘铁军情不自禁地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记得入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所的那年,他才29岁,能够加入华为公司工作,他期盼已久,豪情满怀地投入3G核心网设备的研发中,研发最核心的3G协议栈,专注、奋战、反复研究,终于攻克研发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国家3G入网测试中,战胜了包括MOTOROLA、Nokia、Ericsson、Alcatel和Lucent等国际通讯巨头,四项指标均取得第一,打通了国内第一个3G电话,首次实现了国内WCDMA 384KB/S的数据下载业务,确立了我国在3G领域的优势地位。之后,他又参与研发了移动智能网、光网络和数据传输设备,产品远销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离开华为后,作为富阳市第一个博士后,在浙江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下,主持研发了PHS终端及生产线,开发出KOT品牌5款热销终端,建立了四条年产10万台的生产线,自主开发的ATS自动化测试系统性能可靠,运行稳定。

他在计算机领域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分别在计算机、移动通讯、仪器仪表、人文社科领域实现通用共享式创新,拓宽了信息化研究路径,实现了产业报国的宏愿。

在打造智慧城市中实现创新价值

潘铁军有很多教学和科研成果,由他牵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宁波美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财经学院开展的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面向数城市的实景三维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科研工程,其中包括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和应用、CIM智慧城市应用、数据治理服务等。这项重大研究项目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中最后一公里,创造性地提出了“时空大数据全要素一张图”的理念,创新性地将平面数据提升到三维虚拟空间,并将虚拟融入现实,结合手势、体感和语音等交互技术,简洁直观且全面地呈现及分析各类项目和运营数据,最终通过AI为决策未来提供科学支撑。

据介绍,美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服务已经入选《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100强企业”,也是该领域浙江省内唯一企业。

目前,美象拥有100余项VR虚拟现实和大数据领域的知识产权及专利,并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新西兰等海外地区落地,案例数达到500余个,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面向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领域进行VR+大数据技术创新,成为了商业化的头部公司,树立行业智慧应用的标杆,打造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宁波模式”。

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他作为南京市321重点引进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获得了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称号。他为宁波引入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3315高科技项目,2016年,象山政府引入潘教授成立了信息技术创客空间,服务众多创客,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此,潘铁军也实现了从企业家到投资者的一大转变。

勇于投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潘铁军在科学研究方面热爱探索和思考,他的研究成果《基于3G的虚拟企业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语义网格的敏捷虚拟企业创新设计理论研究》,就走出人们的想象,敢于对虚拟企业移动互联网运营的安全性、互操作性、可扩展、可重构、自适应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后经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浙江大学黄爱苹教授等专家组一致认为,他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他说:“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 VE)利用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结成动态联盟以响应机遇,是21世纪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VE对敏捷性有着强烈的需求,而移动通讯(3G/4G/5G)是当代通讯技术的重大成就,移动宽带是其主要特点,可以提高VE的敏捷性。移动宽带通信网具有全球覆盖、无缝漫游、支持多媒体和因特网、高服务质量和高保密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企业部署高质量低成本的移动业务,它对于VE有着天然的适配性。”

这个项目从移动网络承载层、应用使能层和应用业务层创造性地对VE过程集成进行独特而深入的研究,提出基于新一代移动宽带通信基础设施的VE过程集成方法和相关概念,建立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VE的全视图模型。在网络承载层,他提出一种多级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VE移动应用接入方案。在应用使能层,甩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密钥的手机加密设备,采用机卡分离、多接口适配、硬件加密技术和交叉校验方法来解决宽带移动互联环境中VE安全性问题。利用WEB Service合成技术解决了VE的应用集成问题,提出将语义WEB Service用于VE伙伴选择和过程集成的新思路。在应用业务层,他开发了“高保密度移动支付系统”来保证移动商务的安全性,创造性地将ODC(Orthogonal Defect Classification)理论应用于VE的产品缺陷跟踪,基于WAP/WEB 搭建了多接入、可扩展、可重构、自适应的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已应用于企业,功能强大,性能稳定。通过无线接入ERP/CRM软件系统来验证VE移动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细分移动业务来升级传统企业信息系统,指出了“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将电信领域的OSA、CAMEL技术规范与VE的信息框架相融合,拓展了VE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为DT时代VE增加了宽带移动的新特性,指出了VE移动化的研究方向,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其实,他是一名没有学过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非科班人士,却在计算机专业领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他的精神高地上闪耀着在“干中学、学中干”的教学、科研和创新一体的思想,他的成功自然是辉煌耀眼。

猜你喜欢

铁军智慧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新昌县征订《铁军》连续五年超千份
铁军颂
铸成消防铁军
读《铁军颂》
张铁军一级演奏员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