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才集智 聚能增效 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十三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暨宜兴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2021-05-26肖桂华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宜兴大会环境

◎ 本刊记者 肖桂华

阳春时节,草木清嘉。4月17日-18日,由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绿巢环境产业平台、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第十三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暨宜兴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江苏宜兴举行。大会以“绿产业·标准化·再循环·碳未来”为主题,面向“十四五”新开局和“碳达峰、碳中和”新趋势,通过开启高端对话的方式,进一步探索产业创新、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环保产业多领域融合、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来自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的相关嘉宾及国家标委会委员、院士专家、企业家、行业组织、媒体代表等450余人参加大会。

产业升级换代,“双碳”达标趋势下绿色产业大有可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王超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环保产业兴旺和持续创新是实现长江大保护的根本保证,而环保产业标准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关键途径,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是企业的重要职责,对此,环保企业必须做“精”、做“深”、做“准”。

近十年来,宜兴环科园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集聚国际资源,开展创新示范,推动产业发展。面对“双碳”达标新趋势,宜兴又该如何谋篇布局?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宜兴作为低碳的先行者,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最突出的治理能力,在环境领域关键要强小企业,在某一细分领域做得最强,才能够解决整个环境问题。

如何真正实现制造向智造、创造的装备示范区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任洪强院士作出解答,并对宜兴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表示了肯定,同时呼吁环保人士和企业打造产业的核心,补齐产业的短板,服务产业的需求,最终从技术装备、装备的标准化、服务支撑国家需求方面,引领装备智能化、产业标准化、创新发展的未来。

成果落地转化,标准体系支撑下重点项目加速上马

会上,为建立完善江苏省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带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保产业标准化工作发展、引领“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江苏省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环科园正式揭牌。同时,国际低碳产业联盟(G11联盟)在会上成立,致力于推动领先低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培育和推广。江苏省生态环保科技产业商会以及党建联盟也于此次大会揭牌。商会汇聚优秀环保企业,首批入会会员单位达160多家,今后将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此外,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大会举行了长三角碳中和示范项目专项基金、长三角生态科技人才专项基金两项专项公益基金的捐赠揭牌仪式。围绕着商会未来的建设,项目的推广、项目的示范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大会还进行了首届长三角碳中和示范项目评选工作,并完成了华润环保零碳创新园、西门子—能科(宜兴)增材制造中心、帕克德环保(PACT)装备制造基地、新加坡H2MO生物调控复合膜(BPM)项目等重点项目的集中签约。另外,胡润2021“中国低碳城市白皮书”也于大会上正式发布。

环境医院第二批专科企业的加盟仪式更是成为此次大会的亮点之一。“环境医院”,顾名思义就是为环境“把脉开方”的医院,这也是宜兴环科园服务中国区域环境治理的总抓手。作为宜兴产业园区近年来为聚合产业生态、推动行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在社会各个方面都获得普遍关注和良好反响。2020年,“环境医院”已有20家细分治理领域的专科企业加入;2021年,由绿巢环境学院、省生态环保科技产业商会推荐了8家细分领域的特色专科也正式加入“环境医院”体系。大会成果丰硕,不仅成为宜兴环保产业前期研究探索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宜兴环保产业构筑新模式、新平台、新生态的新起点,同时更是一场开放合作、寻求共赢的一次盛会。

助力“双碳”达标,“创新零碳谷”园地中产业成果层出不穷

宜兴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致辞表示,近年来宜兴以环科园(高塍镇)为主阵地,紧紧围绕“重构环保产业新生态”,坚持把环保产业作为最具优势、决胜未来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来培育,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实施节能减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级绿色技术创新平台、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载体,创出了环境医院、环保装备和产品标准化工场、污水处理概念厂等一批创新平台,形成了污染防控、土壤治理、绿色循环等一批核心成果,日益成为国内最具引领效应、最具创新活力、最具集群优势的环保产业发展主阵地,为助力“双碳”达标,打造“创新零碳谷”奠定了坚实基础。宜兴市委市政府将以此次大会为重要契机,以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开展“双招双引”为主抓手,全力支持环科园(高塍镇)发展壮大、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引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低碳技术示范企业、建设低碳产业服务中心等方面精准发力,致力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提供“宜兴方案”,打造中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碳达峰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主抓手,以更加成本有效、包容公正的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会上,来自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的嘉宾代表对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以减污降排为主抓手,优化治理模式,发挥协同效应,从根本上和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二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及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处置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技术产业支撑体系;三是探索数字化管理,释放产学研潜能,促进生态环境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环科园的战略合作代表们在会上围绕《跨界思维,用全局的眼光看未来的环境产业》《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环境产业学思享》《中国环境产业的当下、变革与升级》《CCUS技术及低碳中国建设》等主题建言畅谈,就科技助力环境管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产业平台的构建模式、低碳科技发展方向四个重点领域,带来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思考,共绘蓝图,共创未来。面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宜兴市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着力构建推动产业发展的各项平台,加强人才与智力赋能,为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汇才集智、聚能增效,推动宜兴环保产业加快融入“双碳”达标新趋势。借助大会搭建的交流合作平台,来自世界各地环保产业领域的研发团队和创新机构还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鉴,助力全球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新趋势中共同受益。

猜你喜欢

宜兴大会环境
WAIC与WIC大会简介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