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下手机,是当代年轻人的一场“带发修行”

2021-05-25吕铭欣

记者观察 2021年5期
关键词:晶晶年轻人社交

吕铭欣

90后、0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习惯了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在社交媒体上交朋友、围观别人的生活。然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避手机、逃避社交媒体。

“我的手機常年都是静音。”琳琳说道:“如果听到手机震动一下,我的心也会跟着慌。”

琳琳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提到对手机的逃避与恐惧,很多年轻人都十分有共鸣。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社交媒体层出不穷。从最开始的QQ,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再到如今爆火的抖音、小红书。每个人都存在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上,即便废弃一种,也总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找到你。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似乎绑定了年轻人的生活,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罗住年轻人的身体,支配着他们的生活。

“逃离”手机的年轻人

从2000年开始,即时通讯软件风靡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年轻人就开始搭上社交媒体的快车,在虚拟世界开启他们的“另一种人生”。从空间互踩、农场偷莱、发表说说,到如今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晒生活、晒美食,年轻人总是冲在互联网的第一线。每个人都在社交媒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网络上的生活早已成为他们觋实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人们在现实中无处安放的表达欲,就表现在了社交媒体上,并且陧慢地成为习惯。

习惯于在虚拟世界中行走的年轻人,通常会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晶晶,微博空间没有太多熟人,她就把微博当做树洞,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在微信中,由于老师、朋友太多,她就鲜少打开自己的内心,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根正苗红”的好青年。有时候有了想表达的东西,也会衡量一下是发在微博好还是朋友圈好。晶晶也会时不时发出感慨,微博中的她和微信中的她,好像两个人一样。

年轻人也不止在微博和朋友圈维持着他们的“虚拟人生”,他们还有QQ、抖音、知乎、贴吧、豆瓣、Soul……如果有人在有熟人的社交平台上比较安静,那么很可能他是其他社交平台的活跃用户。

面对如此多的社交媒体,仅仅是挨个把它们刷一遍,也令人感到十分疲惫。很多年轻人一打开手机,就会习惯性地打开各类社交软件,看看别人都发了什么,直到实在无聊了才罢休。或者看看别人有没有给自己点赞和评论。在社交媒体中,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们最近在干什么,不会错过他们的生活。年轻人在互联网中,热闹地进行着他们的社交。甚至即使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也要通过社交软件来交流:“今天中午吃什么?”

我们曾以为这种社交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交更多的朋友。而后来我们发现,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还是视力下降、睡眠减少,以及颈椎病。“有时候手机玩多了,突然走到户外,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有点模糊,感觉视力在下降。”晶晶说:“真的应该少刷手机,别人的生活,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还不如过好自己的生活。”

围观别人的生活,除了对朋友多了一份了解,带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是压力,“看到别人的幸福,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压力和焦虑。”晶晶说道,长时间漫无目的地刷微博、微信、邮箱以及别人的评论,还使得人的耐力、同理心下降。除此之外,由于社交媒体的无刻不在,工作、作业也会如影随形,仿佛所有的时间都不属于自己,烦躁、紧张伴随了一天中的24小时。

年轻人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使得年轻人的目常生活都在互联网中有了印记,如果你忘了半个月之前发生了什么,翻翻手机,大多都能找到答案。手机仿佛完美地复刻了现实中的生活。我们现在可以来做一个实验:思考一下上周星期三发生了什么?相信很少有人记得,如果真的强硬地要一个答案,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翻翻手机,试图从中寻找答案。手机带给我们的除了身心的损害,还带来了记忆力的衰退。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社交媒体已经占用了他们太多时间,使他们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精彩的瞬间,悲伤、焦虑和沮丧的情绪也随之而来。一份Hill Holliday发布的Z世代社交媒体使用习惯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正在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其中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更表示,他们会永远关闭社交媒体账户。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媒体倦怠”,它指的是用户由于过载的信息、过众的好友、过度的分享,以及因维持社交关系而过度耗费的时间等因素,开始厌倦社交网络并希望从社交媒体中退出的倾向。尽管这个词在2017年就有人讨论,但在现在却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

放下手机,是一场修行

如果你也曾被手机提醒弄得烦躁,或者明知该停止却无法控制继续刷新手机的动作,说明你也多多少少正被“社交媒体倦怠”困扰。

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认为,大脑容量限制了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每个人最多只能与150个人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反观我们的网络社交,早已超出了这个范围。即便有意识地去控制我们在网络上的社交范围,社交媒体倦怠依然席卷了年轻人的生活。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放下手机,就是他们的一场“带发修行”。

放下手机,修行的是要重新学会如何去生活。有人说:“当我尝试放下手机24小时,魂丢了1个小时,但是真正活了23个小时。”放下手机,年轻人才有了时间去学习,去锻炼,去关注户外的风景,去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去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

放下手机,修行的是不断克服对信息的执念。音乐人李健常年使用“老人机”,坦言自己没有微信,他早在很久之前就放弃了社交媒体上热闹嗜杂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使他的生活有多么“落后”。相反,他在社交媒体上的缺失,成就了一个有才华、爱生活且幸福的人。

年轻人由于长久以来沉迷网络社交的习惯,总是害怕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信息,而事实上,长时间对信息的执念,让年轻人始终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琳琳自从有意识地放弃社交媒体后,她觉得“突然获得了久违的踏实感,心慢慢静了下来”,并且“生活也变得充实起来,司法考试也顺利通过。”如今,她还养了一只小乌龟,她觉得,宠物会帮助她克服拿起手机的冲动,是治愈“社交媒体依赖”的良药。起初她也做好了“村通网”的准备,然而当真正关闭了社交媒体后,她发现真正重要的信息,总会以其他的方式出现。她说:“戒掉社交媒体之后,生活只会变得更好,觉得之前的担心还挺无厘头的。”

放下手机,修行的还是自己逐渐丧失的同理心。打开微博,在热门微博的评论下,总是充斥着各种“骂战”,习惯了这些的年轻人,有时候看到一条新闻就能想象到下面的评论是什么样子。人们习惯于将生活中的不顺倾诉在网络上,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戾气,仅仅只是看到,都会令人感到疲惫不堪。

在一些网络热评中,在网友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夹缝中,总会有人淡淡地发表一句“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当代年轻人对网上的信息变得不那么信任,无论再悲惨的事情,看得多了也会让他们失去真实的同理心。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雪莉·特克尔曾在TED演讲,她说,社交媒体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的确与孩子之间同情心的崩溃、家庭互动越来越分散有紧密的联系。而她给出的解药也很简单:我们真的需要放下手机,更多地面对面交流。

放下手机,是年轻人的一场“带发修行”,修行的是要善于把握网络社交的原则和尺度,学会适时地从虚拟世界中抽身,回归现实。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应该在现实生活里,在人与人零距离的交往中实现。

猜你喜欢

晶晶年轻人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炎热的夏天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The Impact of Dignity on Design Behavior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年轻人如何理财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