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与行动策略
——基于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考察

2021-05-25韩双淼

大学教育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一流理性学术

谢 静 韩双淼

一、引言

“双一流”建设政策语境中的“一流学科”兼具学术逻辑和实践策略的理性内涵,既指学科应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卓越的知识贡献[1],也指学科作为一流大学履行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实践平台,是带有“强烈政策指向和实践性特征的行动概念”[2]。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流学科建设要保持学术理性和实践旨趣间的适度张力,以充分激发学术共同体的知识创新活力,促进学术发展和基于知识贡献的社会影响力的提升。高校基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制定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代表了高校的战略思考与理性选择,既是了解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思维方式和工作口径的重要入口,也是科学有效地审视一流学科建设中学术理性与实践旨趣相互博弈的有效视角。

目前学界关于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研究,一方面有从宏观上解读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价值指向和反思政策缺陷的研究,如武建鑫基于政策语境的视角提出一流学科建设应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家急需领域、经济发展重点行业和科学前沿地带[2];武毅英等人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政策进行检视,发现当前的政策多是关于建设理念、建设标准和建设对象等的统筹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3]。另一方面,也有采取质性编码、量化统计等方法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全景式白描,重点关注学科建设要素间的共性特征和关联性。例如,申超等人对41份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中关于学科建设的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发现高校建设目标表述中模糊性和精准性并存,且重点关注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建设[4];魏巍对71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处于学科建设要素关系网的中心,且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两个密切的关系网[5]。概览上述,既有研究虽然对一流学科建设“要做什么”进行了深入探究,但对“为什么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并未予以深度挖掘,亦即对于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和行动策略的研究尚存不足。

政策文本中的核心关键词代表着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主张,且与核心关键词关联的文本内容构成了理解关键词内涵的概念体系,因此对核心关键词及其关联语句的语义分析成为政策研究中常见的理路和方法[6]。基于此,本文综合量化的关键词统计分析和质性的政策文本话语分析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进行解读,即首先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精准定位核心关键词,再以理解阐释的方式精细解析核心关键词在建设方案中的语义内涵,最后概括提炼出核心关键词针对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和行动策略所构建的理论。对一流学科建设理性认知的探析和行动策略的识别,以及对两者间逻辑关系的考察,有助于从源头厘清一流学科建设政策制定的概念框架和政策实践的发力点,增强后续一流学科建设政策设计的前瞻性和能动性,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设计

本文的语义分析涵盖两个层面:一是综合解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核心关键词的相关论述,考察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理性认知和行动策略的深层理解;二是系统解读核心关键词间的关联特征和嵌套关系,进而呈现高校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理性认知和行动策略间的逻辑关联。具体而言,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词频统计和关键词共现分析识别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的核心关键词,且将其置于具体的文本语句中进行内涵解读,以探究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理性内涵的深层认知;然后,采用凝聚子群分析的方法归纳出高校关于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的共识,比较不同学科领域的策略偏好,再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实践背景予以解读;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展开逻辑推演,识别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学术理性与实践旨趣间的兼容情况。本文的研究设计路线如图1所示。

(二)数据说明

本研究对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进行搜集,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初步清理后共获取59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作为样本数据,然后再对59份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分别进行关键词提取,并对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同义词合并、无意义词删减等数据清理,从中筛选出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

图1 本文研究设计路线示意图

表1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的高频关键词(前20位)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

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渗透在一流学科建设政策中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建设任务、保障机制和成效评价等方面,因此本文对理性认知的考察立足于政策整体。本文运用Python软件生成20个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再将其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中绘制高频关键词网络图(如图2),并计算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数值(见表2)。通过定位高频关键词在网络中的位置和阐释高频关键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内涵,考察高校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理性内涵的认知。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①其中黑色方块是点度中心性degree大于15的核心节点。

表2 高频关键词的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高频关键词网络图的总体网络密度是0.6263,点度中心势是41.52%、接近中心势是55.98%,①点度中心势旨在讨论节点点度中心性分布的均衡性,数值越大表明点度中心度分布越不均衡,网络越可能是围绕其中某些核心节点发散展开;中间中心势是网络中中间中心性最高的节点与其他节点的中间中心性的差距,数值越大表明该网络越可能分成多个小团体而且过于依赖某个核心节点传递关系。且围绕五个核心关键词——“创新”“特色”“培养”“项目”和“科学”呈现星形分布特征,表明整个网络集中趋势明显,反映出高校以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为逻辑主线将发展目标和定位、建设任务和保障条件等内容紧密串联在一起。为深入探究高校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理性内涵的认知,本文对上述五个核心关键词相关联的政策内容进行了意义阐释。

首先,“创新”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最核心的关键词,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包容性和跨域性。具体而言,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的“创新”具有目标与举措的双重意蕴,即一方面“创新”渗透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中;另一方面,“创新”作为一种理念和举措统领并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如北京工业大学明确要通过“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举措打造土木工程一流学科[7]。“创新”一词在政策文本中的绝对核心地位既源于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8],同时也是一流学科建设对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回应。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指出一流学科建设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创新能力”[9]。

其次,“特色”和“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性特征的认知,即学科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色”指涉的政策内容主要围绕社会服务展开,其中既有对国家层面的“中国特色”的强调,也有对省域层面的“地方特色”的关注,如太原理工大学认为其办学优势在于“体现地方经济特色最明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直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最紧密”[10]。“项目”是一流学科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载体,其通常是指学术成果的技术转让项目,如河南大学提出要“实现大宗发酵产品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和技术转让项目2~3个”,提升“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11]。

再次,“培养”和“科学”集中反映出一流学科对学术知识增长的追求。“培养”聚焦于学生培养和师资培养,且高校在关于这两类人员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上高度趋同,即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掌握先进技术的拔尖创新人才,如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能力的世界一流纺织人才”。[12]科学研究是学科知识增长的首要途径,因之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如安徽大学强调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取得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性成果”[13]。

从上述分析结果看,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理性内涵的认知整合了学术理性和实践旨趣,即将建成一流学科的愿景具象为贡献学术知识和服务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目标,一方面基于学科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科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强调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学科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满足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的能力,继而达致“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发展定位。

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一词的中间中心性接近于0,表明该词与其它关键词的联系不紧密,处于网络的边缘地带。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的“文化”指涉两个向度,一是作为大学第四职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是学科文化融入学科建设,强调以学科文化引领大学精神。“文化”较少担任中介关键词的现状,说明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外延上忽视了大学的文化建设任务,在内涵上尚未意识到深厚的文化是一流学科的重要内核,在策略上未能充分发挥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四、一流学科建设的行动策略

(一)整体行动策略

关键词聚类能反映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要素间的关联特征和嵌套关系,且其形成的聚类主题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本文运用软件Ucinet6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凝聚子群分析,形成了四个二级凝聚子群(如图3):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建设评估、教师与研究和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四个凝聚子群的具体内容植根于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且每个凝聚子群内部的关键词强调了实现主题的行动策略。

主题1:创新人才培养依赖于管理体制改革、平台打造、技术反哺和文化涵养。人才培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使命。如前所述,一流学科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素质要求上聚焦于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掌握先进技术的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尤其是以推动大学自主权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改革既符合大学学术自治的精神追求,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相对自由、开放的制度环境,如北京交通大学规划“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体制下的学院院长与学科责任教授的学科建设共同负责机制”[14]。同时,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项建设任务的支撑,即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发明能反哺教学内容,且学生能在研究中磨砺持之以恒和坚毅的品格,塑造创新创业的品性;科研成果转换平台的打造为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支撑,也为创新人才的实践训练提供了平台;良好的文化氛围能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激发探究未知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5]。华东理工大学提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构建文化育人新模式”即为此例[16]。

主题2: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以项目为依托,注重办学效益评价。从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看,高校形成了“需求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一流学科社会服务机制,即围绕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需求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学科知识向精深发展。具体而言,一流学科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彰显理论支撑下的学科技术应用优势,增强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另一方面,一流学科不断根据经济社会需求扩大研究范围和教学内容,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模糊原有学科边界,促进学科的演变和更新,如北京科技大学规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学科交叉”[17]。值得关注的是,与社会服务对办学效益的追求一致的是,一流学科建设强调学科评价。较之于以往的“985”和“211”等重点高校建设项目采取的“固定化标签”的终身制,“双一流”建设采取的是“有进有出”的动态建设过程,这就促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度重视学科发展评估。如华北电力大学制定了自我考核评价机制,不仅会同第三方评价机构组成考核评价小组,协同制定考核方式和标准,定期对建设项目进行考核,还实行滚动建设机制,要求建设成效不明显、停滞不前的学科领域进入退出程序[18]。

图3 凝聚子群分析示意图

主题3: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倚重高水平师资。师资团队是一流学科建设、尤其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19]。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遍采取内培与外引结合的方式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强调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教师教学和研究的学术热情。如上海大学采取“实施开放式人才战略,通过筑巢引凤引进国家知名学者和大师组建研究教学团队”,“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为标杆,激励教师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等策略[20]。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对一流师资引进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对已有师资的培养,即倚重引进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能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且在科研方面已经获得国际公认学术成就的学者,以迅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如北京林业大学规划“聚集顶尖人才建立国际顶尖学术团队,通过讲席教授、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形成师资的有效补充”[21]。

主题4:学科整体实力提升依靠特色化发展路径和学科群的牵引。特色化发展道路是一流学科拓宽生存空间,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高校普遍规划走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发展路径,强调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跨界汇聚推动学科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间的同向同行。例如,河北工业大学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承弘扬兴工报国优良办学传统和工学并举鲜明办学特色”[22]。特色化发展路径的最终建设目标指向以特色一流学科建设带动相关学科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群,继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学科水平和竞争力[23]。从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看,“学科群”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大学内部治理与资源配置方式演变的推动力。例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保持与发扬航空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且规划“形成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促进本学科群的内部融合和特色形成”,以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24]。

(二)不同学科领域的行动策略

鉴于样本高校的一流学科结构差异大,因此本文进一步选择了4个自然科学和4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质的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上的异同。从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看(见表3),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分别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重复率达到80%,说明两类学科领域的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两类学科领域在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上的异同,本文构建学科领域和高频关键词的关系矩阵,并利用Ucinet6绘制网络图(如图4)。

表3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频次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

图4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关键词网络图①网络中心的关键词节点是两类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高频关键词,网络外围的关键词则是两类学科领域独自关注的高频关键词。

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有的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看,两类学科领域尽管都以大学基本职能为向度提出学科建设策略,但彼此间存在侧重点的差异,外显为人文社会科学对“文化”涵养、机制“改革”为代表的制度环境建构类学科建设行动策略的关注度明显高于自然科学。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世界一流”和“一流学科”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也明显多于自然科学。究其原因,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实现方式主要是形成社会制度与规范,以及影响人的素养、价值观和人格等,因此难以采用通用的国际化标准亦或量化方式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判[25],更强调采用抽象的“一流”词汇进行表征。

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独有的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看,自然科学侧重于实践性较强的基地与平台建设,关注技术转换与应用,强调学科群间的协同发展。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以作物学和工业资源与环境为一流学科,提出要“围绕基础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开展协同科研攻关,以期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学科群“辐射带动作用,催生更多的学科高原,形成学科高峰和高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带动学校整体建设”[26]。人文社会科学则更强调一流学科的国际化建设,关注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和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获立项为一流学科,其规划“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重点布局对文明传承有重大影响、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27]。造成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两类学科领域的知识属性不同,即自然科学知识属于科学技术型知识,需要在实验室内开展重复性研究生产知识,且在知识应用方面关注经济生产中的技术革新;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属于批判型或解释型知识,知识生产依赖于实际情境中的观察体验、调查研究,知识成果的应用则体现在对社会文化、民族精神和公民思想的渗透与影响[28]。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理性与实践性交融的概念,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纵览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可以识别出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认知偏向、决策理性和行动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如下共性特征。

1.理性认知:重视器物层面,忽视文化层面

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普遍兼顾了学术理性和实践旨趣,即认识到了“一流”不仅指向发轫于知识逻辑的学术水平的卓越,也应具备回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需求的一流服务能力[29],因此高校建设方案中将建成一流学科的愿景具象为学术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共同提升。然而,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识存在浅表化,即更侧重从器物层面理解一流学科建设,认为学术发展即知识增长,社会服务即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高校相对忽视了学术发展和社会服务在文化层面的理性内涵,凸显为“文化”这一关键词处于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关键词网络的边缘地位。究其原因,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受经济逻辑的主宰是引发高校强调器物层面学科建设的根源所在。也就是说,政府和市场依据知识生产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多少决定办学资源投入的方向,导致高校倾向发展应用性强的学科且注重显性的知识增长,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基础学科和服务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备受冷落,且学科发展中的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被边缘化[30]。

2.行动策略:倚重外部驱动,弱化内在动力

一流学科的形成是内外部因素协同耦合的互动过程,但高校在学科建设的行动策略上存在明显的强调外部建设、忽视内在生长的倾向。具体而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行动策略聚焦于组织内部因素、外部资源因素和制度文化因素三个方面,但高校对外部资源因素的依赖度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因素。组织内部因素指向围绕“一流”的建设目标凝聚人心和锻造卓越的师资队伍;外部资源因素强调依靠外部资源的投入构建技术支撑平台、打造成果转化项目和组建学科群;制度文化因素关注的是管理机制革新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引领。高校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因素会导致国家通过经费拨款等资源配置方式从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和建设任务等方面对一流学科建设进行全面控制,不仅会造成各高校在行动策略上的强烈趋同,而且会削弱以学术理性为内核的学术共同体的学科建设自觉,导致外部技术和资源向学科竞争力的转换缺乏学科共同体内部的制度保障、文化积淀和声誉累积。

3.理性认知与行动策略:内容多样化与形式同质化的脱节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知识生产方式与大学职能履行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两类学科领域对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内涵存在认知差异,并据此形成了多样化的建设内容。在学术影响力方面,自然科学强调对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人文社会科学聚焦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情境的问题进行深耕;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自然科学关注学科知识在经济生产中的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则更青睐学科知识在社会价值引领中的作用。尽管两类学科领域关注不同的学术增长点且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产生影响,但其一流学科建设却采用了相似的建设路径,如人才引进、科研立项、论文发表、平台打造等。两类学科领域之所以采用趋同的一流学科建设策略,主要是因为高校根据既往重点学科建设成效评估的经验,认为国家大概率还是会采用论文数量、人才级别、科研经费等偏于自然科学的量化指标进行建设成效评价[31],因此出于保证“排名”的需要,高校会倾向采用趋同的“资源累积式”的一流学科建设行动策略。

(二)政策建议

解决一流学科建设“何以可能”的问题,关键在于深刻把握一流学科建设的理性认知,继而激发高校的学科建设热情,实现理性认知向行为实践的有效转化。立足于学术理性与实践旨趣的双重视野,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应该实现由形似到神凝、从被动到主动、自趋同到多元的转变。

1.注重文化引领,打造“形神兼备”的一流学科

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特征,也是大学内在精气神的体现。一流学科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科建设中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建设心态、经济逻辑主宰的理性认知和重外形轻内涵的行动策略,而应在学科文化的引领下回归学术逻辑主导。学科文化是学科对使命、责任、目标和操守持有的价值认定和信念追求[32],具象为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对国家民族的守护情怀和对学科自身的价值追求。学科文化的塑造不仅依赖于学科共同体内部的文化自觉,也需要外部评价机制的促进,如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估中不仅要关注学科评估排位、ESI学科排名上的突破、学位点新增等外在量化指标的评估,也要重视一流学科的“软品质”,加强对学科声誉、学科文化等的考察。

2.强化自觉意识,激发主动作为的内生动力

一流学科建设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因此要坚持高校自主与国家引导、社会需求和科学论证相结合。国家和社会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支持等资源配置调控高校的学科建设行为,而高校凭借战略规划、资源应用能力等将上述资源转换为学科竞争力,因此高校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作为一流学科建设主体的高校要树立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加深对学科发展目标、行动举措和建设动力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主动促使学科建设的外部资源配置实现从数量化的集聚转向建设内需上的匹配。

3.坚守“自然生长”,促成多样共生的学术生态

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偏重建设逻辑,即将学科建设等同于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化方式。然而,这种过于强调外力输入的建设逻辑直接导致学科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和生长路径的非同质化受到阻滞。学科是自我生成和外在建设的统一体,国家和高校应激发学科“自然生长”的活力,在尊重学科知识生产和创新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学科自主发展的制度框架,促进学科和谐发展、多元共生[33]。一方面,高校应基于不同学科的学术逻辑形成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多样化理性认知,且结合理性认知与实践需求构建多样化的行动策略,注重理性认知与行动策略间的匹配度;另一方面,国家要根据学科发展逻辑建立与之匹配的资源配置方案,重点考察高校对学科资源的应用能力而非资源堆砌能力,以此形成良性竞争生态。

猜你喜欢

一流理性学术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