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音乐剧《红孩子》说开去

2021-05-23刘迎新

剧作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音乐剧舞台

刘迎新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电影《红孩子》的主题曲《共产儿童团歌》家喻户晓,故事深入人心。而改编自该电影的音乐剧《红孩子》,通过音乐剧这样一个载歌载舞的形式,讲述了战争年代,一群江西少年在血与火的严酷斗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最终成长为红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故事。

作为一部拍给孩子们看的音乐剧,《红孩子》在选题上无疑是成功的。电影《红孩子》的导演苏里与编剧、作曲喬羽本身就是“红小鬼”,有着对那个年代的切身体验,因此电影在一众儿童作品中脱颖而出,而剧中的主题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展现出少年英雄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音乐剧《红孩子》在主题立意上保留并强化了时代背景,以儿童视角去演绎儿童故事,让观众在层层递进发展的故事情节中了解红军在最艰苦的时期是如何团结起来抗击敌人的,在承载戏剧教化功能的同时保留了儿童剧的特色。

在音乐编曲上,除了《共产儿童团歌》外,音乐剧还增添了许多凸显主旋律的歌曲。送别红军时的《十送红军》和《八月桂花香》展现了军民鱼水情的依依不舍,孩子们憧憬未来时的“红孩子有一个梦想”,苏宝的“怀揣着信仰,从未迷茫”,以及黄静波出场时明显带有类似“鬼子进村”的活泼音乐都能引起青少年观众的共鸣和兴趣。

但是,作为一部红色经典的改编作品,音乐剧《红孩子》在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首先,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有其独特的时代性,它以精神方式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并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作为革命话语,它同样还承载着叙述历史的重任。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文艺形态,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改编要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贴近时代,适应当代观众审美趋向的变化,引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在观赏中学习党史,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儿童音乐剧,对于并不熟知党史与国史的青少年观众来说,开篇的背景介绍尤为重要。赤卫队、靖卫团、白匪这些专有名词可以考虑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变,以便青少年观众能够更好地抓住故事的主题。故事主线脉络应当更加清晰明了,即全程都应将笔墨放在苏宝、虎崽、水生、冬妹子和细妹子身上,以苏宝为主,通过孩子们的视野去看待战争、对待战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引导青少年观众珍惜当下和平幸福的生活,思考在建党百年之际应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因此,增加孩子的表演是必须的。

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力量、深厚的英雄精神,对经典的演绎不仅能够激起老观众对于战火硝烟岁月的回忆、中年观众对于红色影视作品的重温,更能引发青少年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从这些文艺作品中重温党史、学习历史,接受红色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戏剧应有的教化作用。

音乐剧的主要形式就是载歌载舞,然而《红孩子》偏歌剧化表演,过于密集的单一唱段容易造成观众的听觉疲劳,而在舞蹈编排上又显得不足。大多数时候,演员们仅是站在舞台上演唱,并没有达到戏剧应有的沉浸式体验效果。在黄静波血洗李家坳时、红英老师牺牲时、靖卫团进村时以及小主人公们一次次与白匪斗智斗勇时,完全可以加入独舞、群舞来推进剧情,同时反复运用主旋律来增强观众的共鸣。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一部优秀的音乐剧需要一首能够广为传唱的主题曲增加观众的记忆,比如音乐剧《猫》中的《Memory》、《贝隆夫人》中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狮子王》中的《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等。本剧插曲《共产儿童团歌》作为主题曲应考虑增加比重,在剧中循环往复。同时,应针对故事主人公的多样化增添二重唱、三重唱乃至多重唱,根据剧情交替使用“和声”与“分支”,穿插个人音调,增强音乐剧的立体性与丰富性。

电影故事虽然发生在江西,但作为音乐剧,在保留经典旋律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吸纳本土戏曲或音乐的腔调,或融入民谣民歌元素,通过独唱、重唱与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将音乐剧的现代性和流行性完全展示出来,以便更好地适应本土接受层面或更广泛的受众体。比如针对不同的少年,通过不同的唱腔设计将其个性与性格进行展示,完善音乐剧的特色。

其次,在剧情处理方面,应考虑与时俱进,运用更多现代化艺术手段去处理舞台表演。本剧绝大部分时候为单线剧情,偶有的多线程剧情完全可以参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舞台分割处理,灵活运用电影蒙太奇效果,让观众更加清晰明了剧情的发展。作为一部受众体主要为青少年观众的音乐剧,剧情简化也是有必要的,一些不必要的旁枝末节完全可以删除,让青少年观众在体悟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同时,感受到现代艺术创作的魅力。

舞台的局限使得音乐剧《红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展示出其原本的魅力。面对并不尽人意的音响和舞台,主创人员应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应对不同的表演环境。比如在学校演出、在二三线城市流动演出、以及在一线城市顶级剧场内演出时,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团队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舞台进行最完美的表演,是值得团队思考并学习的。在这方面,上海歌剧院的音乐剧《国之当歌》就做了很好的演示,值得借鉴。音乐剧《国之当歌》分为大剧场版、巡演版、校园版、音乐会版、讲演版,该剧在全国各地剧场、校园、社区先后巡演150多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音乐剧《红孩子》在故事的戏剧化处理、场次设置以及情节转换上仍需完善。与电影不同,在快节奏的转场换景中,平均十几分钟一黑灯、每次黑灯平均40秒以上,既不利于演员们情绪的调动、表演的连贯性,亦对观众的体感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耐心与持久并不如成人的青少年观众来说,这样的处理更容易让他们失去兴趣和注意力。

运用光影效果增加写意性场面是时下舞台剧的必修课。电子时代,舞台上的道具大可精简,以3D背景变化和灯光为辅,以人物表演为主。若本就不大的舞台上堆满了占地方的布景,还要时不时进行转换,那么演员的表演又该在何处展示?

一部优秀的作品要想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需要经过反复的打磨修改及不断的舞台实践。细节是成败的关键,能让见多识广的观众们心悦诚服,主创主演团队的付出是成百上千倍的。经典旋律代代传唱,英雄故事历久弥新。音乐剧《红孩子》无疑是我省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改编中较为成功的一部,我们期待它的日臻完美,为历经百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共产党生日献上华彩乐章。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音乐剧舞台
文艺作品
军迷大舞台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台上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看音乐剧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