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45岁及以上年龄城乡社区居民的听力残疾患病率调查△

2021-05-22张琬婷王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句患病率残疾

张琬婷 王红

听力残疾(hearing disability)者因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和言语声,使正常的言语交流活动受限,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1]。继我国1987年[2]和2006年[3]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之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首次提供了听力残疾相关的全国代表性样本资料。长期追踪听力残疾的全国代表性患病率,并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利用CHARLS 项目获得的2011年基线数据[4],对我国4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自我报告的听力残疾总患病率(简称听力残疾患病率)以及年龄、性别和城乡综合分层听力残疾患病率进行分析,为听力残疾的预防、康复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CHARLS项目[5]以我国除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总体,通过县(区)、村(居委会)、家户和个体城乡4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我国45岁及以上居民的全国代表性样本;其中,县(区)和村(居委会)样本的获得采用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方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PPS),家户和个体样本的获得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家户的抽样考虑了村(居委会)的空户率和抽样对象适龄率,抽中的单一家户住宅,直接纳入家户样本;抽中的多户住宅,需随机抽取一个单一家户进入家户样本;最终的研究个体从家户样本的适龄个体中获得。

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开展的基线调查的最终样本分布在我国150个县(区)的450个村(居委会),由17 176例45岁及以上年龄的受访者组成。基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其中17 051例性别、城乡和听力残疾变量资料全部完整的受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听力残疾患病率的分析。所用数据来自CHARLS项目官方网站[4]。

1.2听力残疾调查方法及指标定义 根据问卷提供的资料,本研究采用单句询问法将面对面询问调查时,对“您是否有下列残疾问题?”中“聋或半聋”这一选项回答为“是”者定义为患有听力残疾,包括研究对象从出生到被访期间的任一时间点所发生的听力残疾,即全年龄组发病的听力残疾。

1.3统计学方法

1.3.1加权 本研究依据抽样、无应答和事后分层的联合相对权重对资料进行了加权调整。其中,抽样权重等于4阶段抽样概率乘积的倒数;家户和个体无应答权重等于经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的应答概率的倒数[5];事后分层权重考虑了年龄、性别及城乡3个变量的32个联合分层,其中年龄分为8层(45~79岁每5岁为1层,80岁及以上合并为1层),性别及城乡各分为两层;每一层的事后分层权重均等于层内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6]与层内全部样本个体的抽样权重和无应答权重乘积总和的比值。

1.3.2统计指标和方法 统计45岁和60岁及以上者的听力残疾总患病率,统计45~、50~、60~和≥70岁组听力残疾的年龄别、城乡别和性别患病率。按城乡、性别和年龄3个变量的联合分层进行分析,包括:①按城乡和性别的联合分层,对各层内听力残疾的不同年龄组患病率、不同患病率随年龄的变化规律进行趋势χ2检验;②按年龄和性别的联合分层,报告各层内城市和农村的患病率、年龄合计和标化的城市和农村的患病率以及以城市患病率为基数的城乡患病率差值绝对值的相对比。上述城乡患病率均进行χ2检验并计算检验功效;年龄标化患病率的计算,采用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6]的合计年龄构成;③按年龄和城乡的联合分层,对各层内听力残疾的不同性别患病率和以男性患病率为基数的患病率差值绝对值的相对比进行χ2检验并检验功效。

本研究所有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均确定为α=0.05,假设检验功效的计算借助PASS 13.0软件,其余数据分析均借助SPSS 21.0软件完成。

2 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17 051名研究对象中,调查时年龄在45~、50~、60~和≥70岁组构成比依次为20.8%、36.3%、27.0%和15.9%;男女性分别占48.9%和51.1%;城市和农村分别占40.3%和59.7%。经联合相对权重加权调整,研究样本的年龄、性别和城乡的联合分层构成与我国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应构成一致(表1)。

表1 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男、女性例数及构成比

表2 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听力残疾患病率a(例)

表3 不同年龄组性别、城乡听力残疾患病率比较的相对比、假设检验和检验功效

各年龄组内城市和农村不同性别听力残疾患病率在各层中出现交叉,具体为:城市中,45~岁组和60~岁组的患病率女性比男性各相对低33.3%和16.9%;50~岁组和≥70岁组的患病率女性比男性各相对高52.4%和18.2%。农村人群中,45~岁组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相对高46.7%;50~岁组和60~岁组女性的患病率分别比男性相对低17.1%和18.0%,≥70岁组男女性的患病率相当(表3)。

3 讨论

本研究应用CHARLS项目4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的全国代表性样本,报告了2011年我国听力残疾的患病率。率的计算考虑了对抽样、无应答以及事后分层的联合加权调整,提高了研究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

目前纯音测听法是诊断听力残疾的标准方法。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大型的人群研究多依赖单句询问法,根据目前的文献,尚未发现有针对听力残疾单句询问问题信效度的研究。借用对听力减退信效度的研究,我国2013年开展的一项以570例50~85岁汽车制造厂的退休员工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单句询问问题“您现在觉得听力有问题吗?”对听力残疾的检出有较满意的信效度[7],分别以较好耳纯音阈均值(pure tore average,PTA)≥ 41 dB和 ≥ 61 dB为标准,灵敏度分别为81%和100%,特异度分别为61%和50%[7]。1997~1999年澳大利亚蓝山听力研究的结果与此相似,对于单句询问问题“你觉得你有听力减退吗?”,分别以较好耳PTA≥ 41 dB和 ≥ 61 dB HL为标准,灵敏度分别为93%和100%,特异度分别为56%和50%[8]。受所用资料的限制,本研究未能对所用听力残疾单句询问问题的信效度进行验证。虽然听力减退单句询问问题的研究结果可为听力残疾单句询问问题的信效度提供间接的证据,但若能在同一项研究中进行信效度的验证则更佳。

本研究结果表明,听力残疾是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我国2011年45岁和6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自我报告的全年龄组发病的听力残疾患病率(8.8%和16.0%),高于2011~2015年美国4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自我报告的听力残疾患病率(7.6%)[9],以及美国2014年和2016年6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自我报告的听力残疾患病率(15.7%和13.1%)[10]。与以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合计年龄构成为标准计算的美国社区居民的标化患病率(6.3%、14.8%和12.3%)相比,则差距更大。若将Heine等[11]应用CHARLS 2013年随访数据报告的我国60岁及以上者听力“不好”的患病率(20.0%)与之相比,我国的听力残疾问题更为严重。

我国于1987年[2]和2006年[3]开展了2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所报告的60岁及以上年龄社区居民的听力残疾患病率分别为13.3%和11.0%,以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合计年龄构成为标准的标化率分别为15.0%和11.1%。与1987年相比,我国听力残疾的患病率在2006年有所下降,与本研究的结果相比,在2011年又有所回升,值得重视。由于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均采用了问卷筛查和纯音测听的2步诊断法,存在低估患病率的可能。因此,我国听力残疾患病率的长期变化趋势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追踪。

本研究验证了听力残疾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2,9,10],这是因为听力损失往往不可逆,听力残疾病例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积累。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听觉器官逐渐老化以及暴露因素的累积效应导致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听力残疾的可能性增大[12]。

本文结果显示在4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男女性中,均为农村居民的听力残疾患病率较高。根据文献,在量表法研究中仅查阅到对我国城市听力残疾患病率的研究[13],在单句询问法以及纯音测听法的研究中,均未见报告听力残疾的城乡别患病率。虽然有几项利用纯音测听法单独对我国城市或农村居民听力残疾开展的研究[14,15],但因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听力损害暴露特征、测听频率、研究年代和地域等方面的不一致,从而难以利用这些文献对我国城乡听力残疾患病率的比较给出合理的结论。听力残疾患病率的城乡差别反映的可能是暴露因素强度的不同、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及可及性的综合作用,这些因素对听力残疾患病率的影响有待更深入研究。

对于男女性患病率,在年龄和城乡联合分层的各组内,其分布规律未见一致的结果,由于假设检验效能过低,尚不足以提供相应的规律。根据文献,我国1987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45岁及以上年龄社区居民各年龄组内均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病率差异可能与男女接触职业噪声的不同以及吸烟等习惯有关。此外,2015年,台湾南部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我感知的听力减退患病率在男女性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纯音测听法诊断显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该研究说明女性可能对听力减退更为敏感[16],从而导致女性更容易报告听力残疾。

综上所述,我国的听力残疾问题严峻,农村比城市严重,患病水平随年龄增长及老龄化而加重;目前已开展的研究在数量、规模以及对研究问题的覆盖方面明显不足;我国对听力残疾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解决农村听力残疾患病率过高的问题。应通过对听力残疾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实现促进人群听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单句患病率残疾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
2015年《时代英语》高二第1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4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五期参考答案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