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澄城蓝莓栽培常见问题处置措施

2021-05-22张玲侠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花芽坐果蓝莓

张玲侠 雷 卓 樊 军

2015 年陕西澄城引入蓝莓试验示范栽培。结合多年实践观察, 我们总结了本地蓝莓栽培中的常发多发问题及应对措施。

1 园土改良

蓝莓根系较浅,纤细没有根毛,要求土壤疏松,透水性、通气性、排水性良好,土壤pH 值4~5.5,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 定植前,必须对园地进行土壤改良, 否则会造成植株叶片失绿黄化, 新梢少而弱, 生长不良, 甚至大面积死树。

栽培园地要避开风口和晚霜频发地块,忌在低洼地、盐碱地、黏湿地、钙质土壤中栽培蓝莓。 土壤偏碱时,调酸改土,局部改土可直接购买东北黑土,全园改土可用硫黄粉(硫酸铝)和草炭,混加充分腐熟的松针、锯木屑、作物秸秆、腐叶土、 碎树皮等增加土壤有机质, 注意加入的硫黄粉、 有机物料须与栽植行内深翻出来的土壤充分混匀,并在定植前1 年完成。

2 灌溉用水

蓝莓对盐分敏感,含盐量高于0.1%的水不能用作灌溉水, 偏碱多杂质的水也不能用来直接灌溉。果实成熟期遇雨易裂果,采收后高温干旱会死苗,果园积水易沤根。

要提前测定水质,盐分高于0.1%的水不能用于灌溉;偏碱的水,用硫酸调和后再灌溉。 采用喷灌和滴灌补水灌溉时, 要注意水的净化过滤,防止滴孔堵塞。果园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稳定在田间持水量的50%~70%,果实成熟前土壤水分控制在40%左右,避免裂果发生。采收后遇高温干旱天气,在植株出现萎蔫前应及时补水。遇强降雨天气,及时排涝防沤根。 设施栽培时,井水灌溉需配建蓄水池,避免直接灌溉降低地温,影响苗根吸收输送养分。

3 配肥施肥

蓝莓属寡肥植物,不喜钙钠,忌氯,喜铵态氮。 实践证明, 过量施肥或施肥不当, 容易抑制植株生长, 造成减产甚至烧根死树。 钙过多会诱发缺铁失绿, 施用硝态氮易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视树龄、冠径、土壤肥力和树体营养状况合理施肥,做到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平衡施肥,宁少勿多,防止过量。忌用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铵、 硝酸钾等氯基肥和硝态氮肥, 选用硫酸铵等铵态氮肥。施好开花膨果肥(开花前后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和养根壮芽肥(果实采收结束后8 月下旬至9 月中旬),可适当添加硫黄, 以维持土壤酸性环境。 施肥后及时灌水或边浇水边追肥。

4 选苗定植

品种搭配不合理,坐果难、坐果少、口味淡。定植管理不当,根弱苗细不发枝。

应根据栽培方式、产品用途等选择品种,做到早中晚合理搭配, 定植品种至少3 个。 首选抗寒力强的北陆、 齐佩瓦等半高丛品种, 适量种植公爵、 斯巴坦、 喜来、 瑞卡、 蓝丰、 莱格西等北高丛品种。选苗高50 cm 以上、主干直径0.6 cm 以上,分枝多、枝条粗壮、根系发达、无病无伤的2 年生健壮苗木栽植。 忌苗木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 定植后及时平茬,浇足定根水,防治烧根。

5 垄栽覆盖

1)起垄超过30 cm、断面呈“锥形”,苗木栽植后会使根系扩展范围受限,土壤保水能力差,极易造成浅层根系停长或死亡。

在新栽园起不超过15 cm 的低垄, 确需起高垄的,做宽1 m 以上的台面。 已经起高垄的,用行间填土或填草等方式降低垄高, 或在高垄上整1 m 以上的台面。

2)选栽钵苗的,苗根易窝团,直接栽植会造成老根不长,新根不发,地上部生长不良,叶片黄化。

先打散钵土再栽植,栽后根系浇水渗实。 对没有“破钵”生长不良的,分次换土,即在根系2次生长高峰前挖换根系两侧土壤, 一次不超过1/3。注意换土不能伤新根。对没有新根的, 断截老根后, 用草炭土加拌少量硫黄粉填埋灌水。特别严重的, 集中移栽苗圃重新培育。

3)覆盖地膜的,夏季高温前不揭除地膜,易导致浅层根系大量死亡,影响植株生长。

慎用地膜覆盖,尤其慎用黑膜覆盖。若覆地膜,也要在进入夏季前揭除。 可采用行间生草,种植带覆盖秸秆、树皮、锯末或无纺布地膜等方法蓄热保墒、活土护根。

6 整形修剪

1)修剪管理不当,树体郁闭,通风透光差,产量低,品质不佳。

种植前两年,及时清除花蕾,促枝扩冠。 第3 年可适量结果,株产控制在1 kg 以下。 5~6 年生树,控制树高,改善光照,及时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干枯枝及根蘖枝。 结果枝龄超出6 年的,及时回缩更新,注意要先轻后重, 先回缩1/3~1/2, 等回缩更新的大枝再次衰弱时剪去2/3。 平茬修剪不能留桩过高。

2)疏花定果不合理, 超量负载, 出现大小年。

根据树龄树势, 适度疏除细弱结果枝, 短截长花芽和花果串。 发枝量大的品种疏除过多细弱枝, 发枝量不大的品种少疏结果枝, 坐果多的弱树, 疏果疏细弱枝, 控产恢复树势。 长果枝(≥20 cm)留6~8 个花芽,中果枝(10~20 cm)留4~5 个花芽,短果枝(≤10 cm)留2 个花芽。

7 温湿度管理

蓝莓生育期温(湿)度管理不到位,会造成萌芽开花不整齐、坐果率低、畸形果和裂果多,影响产量品质。 当气温高于30 ℃或低于15 ℃时,蓝莓树会停长休眠。

掌握不同生育期的温湿度。 萌芽期昼温23~25 ℃, 夜温7~10 ℃, 空气相对湿度60%~70%;展穗期昼温20~22 ℃,夜温7~10 ℃;开花期昼温22~24 ℃,夜温7~10 ℃,空气相对湿度50%~60%; 坐果期昼温26~28 ℃, 夜温10~13℃;果实膨大期昼温25~28 ℃,夜温10~13 ℃,空气相对湿度60%~70%;果实成熟期昼温25~28 ℃,夜温10~13 ℃,空气相对湿度40%。 加强花期温度管理, 谨防冻花冻果(表1)。 设施栽培勤通风除湿, 防止氨气中毒。

表1 花芽各个发育阶段低温耐受度

8 果园除草

除草时机和方法不当,不仅影响除草效果,也容易发生药害,伤树伤根。

蓝莓苗移栽当年, 应采用人工除草, 不能用除草剂。 定植3 年内的幼树, 采取行间生草、 行内除草, 间作草种或作物不能与蓝莓争夺养分水分, 不能是传播蓝莓病虫害的二次寄主。

栽植3 年后, 除草机械和人工相结合, 在草高5~10 cm 时除草为宜。 雨季前不除草, 防止水土流失。 遇雨及时补除, 避免杂草二次成活。 为防伤害蓝莓根系, 距离苗木30 cm 以内的杂草采用人工清除, 30 cm 以外的用机械除。

果园周边可喷药除草, 喷药须在无风晴天早晚进行。 喷药时要避免除草剂溅到树叶或树基引发药害。 喷药后遇雨要及时补喷。

9 采果运贮

蓝莓果实采收过早,果小、味差;采收过晚,耐贮运性降低。

根据果实用途决定采收时间。 鲜食且保藏条件好的,在九成以上熟时采收;加工饮料、果浆、果酒、果冻等的,可在充分成熟后采收;制作罐头的,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掌握采摘时间节点。成熟蓝莓果实紫黑色,当树丛上大约10%的果实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摘。采摘在中午高温前或傍晚气温下降后进行,不在雨中或雨后采收,以免果实霉烂。一般盛果期每隔2~3 天采收1 次,初果和末果期每隔4~6 天采收1 次。

规范包装贮运。 遵循小包装、多层次、留空隙、少挤压、避高温、轻颠簸的原则,鲜果宜低温或速冻(-18 ℃以下)贮藏。

10 防寒覆土

覆土过早,枝条成熟度不高,没有得到充分的越冬锻炼,容易引起枝芽溃烂;覆土过晚,土壤冻结难以取土。

应对措施:在蓝莓叶片变黄时(10 月下旬)开始覆土防寒,确保树体安全越冬。 另外,压倒株丛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枝条折断。

11 病害防治

以灰霉病、僵果病和果腐病为防治重点。

1)灰霉病。 主要危害花、叶和果实。 被侵染的花萎蔫,附有灰色霉层;被侵染的果面由青绿色变为淡蓝紫色,果实失水皱缩脱落。

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花前喷50%代森铵、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等。

2)僵果病。 危害新梢、花和果。

选栽抗病品种,入冬前彻底清园,集中处理落叶落果。 早春喷施50%尿素,花前喷施20%嗪胺灵控制病害第1~2 次侵染。 花前浅耕和土施尿素有助于减轻病害发生。

3)果腐病。贮藏期常见病害,病果表现有灰色或黑色霉层,果实变软凹陷,伤果腐烂快。

合理负载,综合防治。控氮,增施磷钾肥,采前15 天停止灌水,采前喷钙,适期采收,杜绝伤果入库, 入库前用二氧化硫对贮藏库进行消毒杀菌。

猜你喜欢

花芽坐果蓝莓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蝴蝶兰与指甲兰远缘杂交坐果率分析
金丝小枣合理负载控制技术
蓝莓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2014年陕西宝鸡地区苹果坐果率的调查及应对措施
如何掌握苹果挂果树的花前复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