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昆仑于田南部古元古代土木亚岩组地质特征及意义

2021-05-22曹福根董富荣

新疆有色金属 2021年2期
关键词:土木锆石变质

曹福根 董富荣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乌鲁木齐 830013)

研究区位于新疆于田县南部昆仑山前土木亚村一带,属于西昆仑造山带东段,为构造运动最强烈地区之一,切割强烈,交通不便,研究程度较低。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之微地块,出露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火山岩、中深变质火山岩及浅变质侵入岩(图1)。上世纪70 年代初,1∶20 万(1971)将区出露地质体划为博查特塔格群(∈-O1b)和侵入岩(γο42b),本世纪初,开展的1∶25 万于田幅(2003)将该区火山岩厘定为阿羌火山岩(P1-2a),时代为早-中二叠世,笔者近年在该区主持完成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1],对原1∶25万区调所划中下二叠统阿羌火山岩(P1-2a)进行了详细调查,经本项目工作后,新填绘出为一套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变质岩系,与阿羌火山岩不符,同时在斜长角闪岩中作同位素定年,得到锆石U-PbSHRIMP 年龄1686±16Ma,时代为古元古代末,所以新建土木亚岩组(Pt1t.),本文就将新建土木亚岩组(Pt1t.)地质特征介绍于下,以飨同行。

1 宏观地质特征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

土木亚岩组(Pt1t.)分布在昆仑山前一带,西起皮希盖以南,向东至土木亚以北,马勒工以南及山节以南一带呈近东西断续出露,出露最宽处为土木亚村一带,最宽达1.5千米,最窄处在东部山节以南仅200米宽度,出露面积约18 平方千米。土木亚岩组为一套片岩、片麻岩与斜长角闪岩互层夹大理岩,片麻岩片岩为灰色、浅灰色,斜长角闪岩为灰绿、深灰、灰黑色,大理岩为浅灰、灰白及黄白色,斜长角闪岩的深色调及大理岩的浅色调深浅相间,非常醒目。其与下伏新太古-古元古代库浪拉古岩群(Ar3Pt1K.)、长城纪赛图拉岩群(ChS.)断层接触,与上覆早奥陶世库拉甫河岩群(O1K.)断层接触。该组处于昆仑山前山,切割强烈,比差较大,山势陡峻。

2 地质剖面特征

近年1∶5 万区调对土木亚岩组共测制II、V、XIX、XXX 等地质剖面,现将出露较全的土木亚以北II号地质剖面列述如下(图2):

图2 土木亚北土木亚岩组II号实测地质剖面图

库浪拉古岩群b岩组(Ar3Pt1K.b)

长城纪赛图拉岩群(ChS.)

3 岩石组合特征及变质作用特征

3.1 土木亚岩组岩石组合特征

土木亚岩组由片岩、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大理岩组成,片岩为黑云长石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片麻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浅色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斜长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黑云斜长角闪片岩、透辉石片岩,大理岩为条带状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其中以斜长角闪岩类为主,II 号剖面约占40%、V号剖面约占80%。土木亚岩组与库浪拉古岩群b 岩组(Ar3Pt1K.b)岩性组合有些相像,所不同的是该组没有混合岩和混合岩化现象,而b 岩组(Ar3Pt1K.b)具混合岩化深熔变质。

3.2 变质作用特征

土木亚岩组经历了低角闪岩相变质,主要变质矿物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石英、黑云母、透辉石等,变质矿物组合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石英片岩);斜长石+普通角闪石(斜长角闪岩)、钾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石英(黑云钾长角闪片岩),标型矿物主要为普通角闪石,角闪石多色性为黄-绿色显示低角闪岩相特征,变质带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带,标型相系变质矿物没有出现,相系无从判别,该岩组没有递增变质带,为单相变质,变质作用为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

4 土木亚岩组原岩及原岩建造特征

土木亚岩组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岩石变质变形较强,原岩性质及面貌已基本消失,原岩不能直接恢复,现借助范德坎普和比克豪斯(1979)的岩石矿物QFM 图来恢复原岩,在QFM 图(图3)中长石片岩投在中性岩区,原岩属中性岩,为安山岩或闪长岩;石英片岩投在页岩杂砂岩区原岩为页岩或杂砂岩;斜长角闪岩样品最多,全投在镁铁-超镁铁质岩区域,原岩为基性-超基性的火山岩和侵入岩;片麻岩4件样投在酸性岩区,原岩为酸性火山岩或侵入岩。根据野外露头观测,斜长角闪岩具有玄武岩、辉长岩及超基性岩特征,片麻岩具有酸性花岗岩特征,石英片岩具砂泥岩面貌,长石片岩具有中性闪长岩特征,所以这套地层以基性火山岩、玄武岩为主及基性辉长岩、辉绿岩及少量超基性岩,夹有少量闪长岩及砂泥质岩,片麻岩为侵入体。

图3 土木牙组原岩恢复QFM图解(范德坎普和比克豪斯,1979)

综上所述,土木亚岩组原岩以基性火山岩为主,根据岩石化学特征为拉斑玄武岩系列,据TiO2不同又可分为洋脊型(MORB)和洋岛型(OIB),构造判别(Zr/Y-Zr 图解)7件斜长角闪片岩样品3件投在WPB区(板内)4件投在MORB区(洋脊)在TiO2-Zr图解中5 件 样 投 在MORB 区,2 件 样 投 在WPB 区 且 靠 近MORB 区,显示大洋性质,所以土木亚岩组为古蛇绿岩特征,为一绿岩带。

表1 土木亚组斜长角闪岩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

5 时代确定及区域对比

5.1 时代确定

土木亚岩组在土木亚II 号剖面取样12K10-II-7斜长角闪片岩作同位素年龄测试,将样品粉碎挑选锆石,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图4)送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图4 土木亚岩组斜长角闪岩(II-7)锆石阴极发光图

5.2 区域对比

土木亚岩组为一套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岩性以绿片岩为主,这套岩性区域上可与新疆各地的古元古界对比,可和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兴地塔格(岩)群(Pt1X.)对比,可和铁克里克山的埃连卡特群(Pt1A)对比,也可和中天山雅满苏一带天湖岩群b 岩组(Ar3Pt1T.b)对比,其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基本一致。

6 结论及意义

古元古代土木亚岩组(Pt1t.)为一套片岩、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大理岩组成,在斜长角闪岩中作同位素定年,得到锆石U-PbSHRIMP 年龄1686±16Ma,作锆石U-PbSHRIMP 分析,分析成果见表1,锆石多数边部有熔蚀边,但是内部振荡环较清晰,且Pb 丢失,为变质岩浆锆石特征,但该样品3.1-8.1分析值作图,其上交点年龄为1812Ma±120Ma(图5),属于古元古代范畴,所以厘定为古元古代较为合适。除此之外,还见3 个年龄,562.9±2.4Ma、475.2±5.1Ma、436.6±4.2Ma,562.9Ma 为震旦纪,为阿羌洋开裂时间,475Ma为中奥陶世为大洋俯冲阶段年龄;436.6Ma为奥陶纪末-志留纪,为大洋闭合碰撞造山年龄。时代为古元古代末。该岩组的建立,对西昆仑地层格架建立和古元古代构造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图5 土木亚岩组斜长角闪岩(II-7)U-PbSHRIMP定年年龄图

猜你喜欢

土木锆石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变质
锆石 谁说我是假宝石
浅析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风险管理
神秘的信
Pandora冬季恋歌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守望
灌浆施工技术和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锆石阴极发光和U-Pb年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