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内蒙古双向直接投资特点分析

2021-05-21刘秀玲

北方经贸 2021年4期
关键词:采矿业利用外资外商

苗 芳,刘秀玲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116600)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开放包容、共建共赢为目标,倡导实现互利互赢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基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思想,我国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为发展方针。“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全面深化发展的新格局,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作为内蒙古开放型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样承担着双向共同高质发展的使命。在此经济背景下探讨内蒙古双向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对于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带给内蒙古外向型经济的收益,并规划其未来发展路径大有裨益。

一、内蒙古直接利用外资发展特点分析

(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整体下滑

受益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伴随本地区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内蒙古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自2000年起实现飞跃发展。2000 年至2013 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79.65 亿美元,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33.1%,远高于同期中国8.5%的年均增长率。但自2013 年之后内蒙古利用外资首次出现负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由2013 年的46.4亿美元,下滑至2019 年的20.6 亿美元,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2.7%。

图1 2000-2019 年中国及内蒙古自治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内蒙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整体下滑,具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生深层次调整,全球投资回报率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间贸易关系日趋紧张、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导致跨国投资减少。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公布的数据(见图2),自2016 年至2019年,全球跨国外商直接投资额依次为1.81 万亿美元、1.52 万亿美元、1.41 万亿美元及1.39 万亿美元,连续4 年出现下滑。其二,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2013 年开始中国调整对外开放战略,迈入大国开放阶段,一方面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主动调整利用FDI 的质量与结构,逐步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倾斜。在此背景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下滑,2013 年-2019 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2.5%。其三,2010 年以来,纵观中国西部各省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仅有陕西和贵州二省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其他西部省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重庆实际利用FDI 在2000 年为24 436 万美元,2011 年已增长到582 575万美元,随后几年不断下滑,降至2018 年的325 020万美元。内蒙古实际利用FDI 的下滑也折射出我国西部地区在利用外资中的共性问题。其四,作为内蒙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三大重要行业之一的制造业,流入金额出现了较大的下滑,由2013 年的254 372 万美元,跌落至2018 年的91 780 万美元。

图2 2013-2019 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单位:万亿美元)

(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均衡现象持续

1.流入行业集中于采矿业、制造业与农林牧渔业

从投资行业结构来看,数据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内蒙古的行业结构相当集中。2013 年-2018 年间,内蒙古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30.7亿万美元,其中投资于采矿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36.4%、36%及8.5%,上述三个行业利用FDI 比重总和为80.8%。值得注意的是该6 年期间内蒙古直接利用外资中流入现代服务业的外资比重极低,甚至不足10%。

图3 2013 年-2018 年内蒙古分行业累计利用FDI 比重

观察内蒙古采矿业、制造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三大行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不难发现,在2013 年至2018 年期间,流向制造业的FDI 金额在下降,这与中国制造业自2010 年以来利用FDI逐年下滑的趋势是一致的,这是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落实,制造业的环保成本相应提高,这使得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外资企业将产能向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转移。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该六年期间流入内蒙古采矿业的FDI 的金额上升,侧面反映了采矿业在内蒙古经济结构中仍然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2018 年采矿业在内蒙古工业总产值中贡献度达到了22.5%,与同年采矿业利用FDI 高达41.4%的显著表现是一致的。

图4 2013 年-2018 年内蒙古分行业利用FDI 比重

2.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式变化较大

由图5 可见,2000 年—2018 年期间内蒙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类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2000 年,内蒙古利用FDI 以合资经营方式为主,合资经营企业实际利用FDI 占57.0%。而到2012 年,外资企业(即外商独资企业)投资处在第一位,比例达53.9%。至2018 年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成为外资在内蒙古的首选经营方式,比重高达64.2%,侧面反应了内蒙古资本市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年来内蒙古以资源能源产业和全国知名品牌为主的企业纷纷上市,截至2019 年4 月30 日,沪深两市共有3609 家上市公司,其中,内蒙古有25 家,占比0.7%,此外还有一批优质的未上市企业群体逐渐形成。

图5 2000 年-2018 年内蒙古分企业类型利用FDI 比重

3.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与分布相对单一

从来源地区看,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香港的资金占据了重要份额。在2010 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的33.85 亿美元中,香港实际到位资金19.67亿美元,贡献率高达58.1%。而在2016-2018 年,该比例依次为68.8%、64.9%与68.8%。由此可见,内蒙古缺少来自发达国家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使得利用外资以促进技术进步的效果受到制约,外资无法形成对于技术创新的正向溢出效应。

从外资的地区分布来看,内蒙古利用外资集中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流入地为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见表1)。其中鄂尔多斯市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在内蒙古各盟市中遥遥领先,在2018 年占全区实际利用FDI 额近70%。这一方面源于鄂尔多斯丰富的资源禀赋,富含煤炭、天然气等50 多种矿藏,以及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另一方面鄂尔多斯市的生产总值、人均GDP 等经济指标也在内蒙古位居领先,市政府还不断采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这些都成为促进鄂尔多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表1 2018 年内蒙古各盟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万美元)

二、内蒙古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点分析

(一)对外投资虽呈发展态势但整体规模偏低

从21 世纪初期内蒙古对外直接投资开始缓慢起步,2004 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431万美元,至2012 年爬升至122 260 万美元。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内蒙古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随后对外投资增速有较大提升。2014 年中国、俄罗斯、蒙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达成多方共识,签订多项合作协议,促进了俄蒙投资环境的改善,当年内蒙古对外投资净增加110 969万美元。至2018 年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639 544 万美元。尽管内蒙古对外投资实现了扩张,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2018 年我国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为74,875,473 万美元,内蒙古仅占其中0.85%的份额,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其对外投资的整体规模偏低。

图6 2004 年-2018 年内蒙古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情况

图7 2004-2018 年内蒙古对外直接投资与直接利用外资情况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直接利用外资规模差距较大

图7 列出内蒙古自2004 年至2018 年的双向直接投资的情况,经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二者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相差甚远。2004-2013 年间内蒙古直接投资的流入呈现迅猛增势,但同期直接投资的流出却增速缓慢。2013 年内蒙古直接利用外资额为464 456 万美元,而同期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40 880 万美元,二者之间的比例高达11.36。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自2014年至今内蒙古的双向直接投资呈现出了同向波动性:继2015 年二者共同下滑后,在2016 年再次实现了较大增长,2017 年又双双下跌,在2018 年有小幅提升。

(三)对外投资国别分布较为集中

尽管经过十几年从无到有的发展,内蒙古的境外投资已经遍布全球六大洲,35 个国家和地区,但对外投资仍集中于周边国家,俄罗斯与蒙古是其主要投资目的国。按内蒙古对外投资当期存量进行排名,截至2016 年底,对蒙古国投资存量占对外总投资存量的11.2%,对俄罗斯投资存量占比为10.2%,二者比重累计21.4%。而按投资项目进行排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内蒙古新备案的361 个境外投资项目中,有130 个对俄罗斯投资项目,91 个对蒙古国投资项目,占比分别为36%和25%,二者比重之和为61%。投资存量和投资项目两项数据指标均显示俄蒙是内蒙古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

(四)对外投资领域逐步拓宽

内蒙古境外投资的行业分布在早期偏重于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制造,现已扩展到农业、房地产业、以及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代表的服务业。通过对内蒙古商务厅2013-2019 年间《全区商务及口岸工作运行情况的通报》中内蒙古对外投资领域出现的词条频率进行统计,可以发现,近年来内蒙古对外投资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依次是矿产开发、木材采伐与加工、农牧业合作、制造业与酒店餐饮。

综合内蒙古双向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首先,内蒙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二者的发展规模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FDI 规模远超OFDI 规模。但伴随“一带一路”的建设,内蒙古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获得了较以往更为快速的发展速度,并且二者近年来甚至呈现同向波动的发展趋势。其次,内蒙古双向直接投资在投资领域均呈现出了较强的资源依赖性特点,采矿业是内蒙古吸收FDI 的主要行业,而矿产开发与木材采伐与加工是内蒙古OFDI 的主要行业。再次,内蒙古双向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地区)与流出国同样较为集中,外资流入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地区,而外资流出主要流向蒙古与俄罗斯两国。内蒙古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双向直接投资领域同样需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FDI 与OFDI 的并进式发展,提升双向投资质量。

猜你喜欢

采矿业利用外资外商
浅谈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
基于不同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比较研究
河南省发展经济利用外资分析
谁是冒牌外商
VBA对AutoCAD二次开发在巷道断面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