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力吸收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与材料分析

2021-05-19穆川川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加铺计算结果沥青

穆川川

(山西路桥集团太佳高速公路东段运营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构建基于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力学计算模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历史已经长达数十年之久,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部分临近或超过设计年限,各类病害状况层出不穷,路面使用性能也受到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而沥青混凝土的加铺,则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但实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的加铺,会导致反射裂缝问题出现,应通过计算的方式,明确沥青铺装层荷载应力,并针对不同应力吸收层,提出针对性的养护条件,以提升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接下来会通过建立计算模型的方式,对应力点进行明确。复合式路面材料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复合式路面材料基本参数

以某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例,获得了相应的计算参数,如下所述。

(1)旧路面尺寸。板长500 cm、板宽450 cm、厚度23 cm、接缝宽度1 cm。

(2)沥青加铺层尺寸:板长500 cm、板宽450 cm、厚度25 cm、接缝宽度1 cm、加铺总厚度为16.5 cm,其中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2.5 cm,而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14 cm。

(3)将标准轴载BZZ-100作为行车荷载,其中,轮胎内压取值0.65 MPa,其作用范围取18.5×18.5 cm,在计算后得知,其接触面积为342.25 m2,而双轮之间的距离为30 cm,两侧轮缝隙之间的距离为180 cm。

在经过计算分析和查阅现有资料后得知,单轴双轮的作用位置是沥青加铺层内产生最大应力的荷载位置,这个位置通常为横缝、纵缝之间夹角,荷载作用较为显著。图1展示了布载方式。在图1中,沥青加铺层底应力吸收层应力对比点,由A点表示,而弯沉和弯沉差计算点,则由1、2点表示。在应力层设置完成后,与A点相对应的应力点,由图中的B点表示。

图1 直接加铺接缝处计算

2 基于沥青加铺层厚度变化的层底荷载应力影响力分析

在应力吸收层厚度接近标准值后,覆盖其上方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同时满足不产生车辙最小厚度要求,则加铺层厚度与荷载应力之间的关系为反比关系,简言之,加铺层厚度越小,加铺层底所承受的荷载压力越大,反之则亦然。此外,加铺层厚度还会对反射裂缝扩展到路面时间产生相同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无限增加应力吸收层的厚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应力吸收层厚度的增加,会导致经济成本大幅度上升,并且,应力层之所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应力层设置,有利于发挥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剩余强度优势。在应力层设置未超过临界值时,使其厚度增加,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在超过临界值后,就会使其效果下降。加铺层底荷载应力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和表3所示。上述计算结果所采用的计算参数如下所述:(1)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为24 cm;(2)直接加铺层厚度为8~20 cm,每次递增的厚度为2 cm。其中前者的弹性模量为30 000 MPa,而后者为1 200 MPa。此外,应力吸收层厚度2.5 cm,不能被算到加铺层总厚度之中。

表2 应力吸收层设置后的加铺层底荷载应力变化

表3 应力吸收层未设置的加铺层底荷载应力变化

将表3和表4中的计算结果作为依据,在应力吸收层设置后发现,如果应力吸收层的设置厚度为14 cm,则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值最小,此时,等效应力和加铺层厚度之间的关系为反比,简言之,就是加铺层厚度越大,等效应力越小。如果应力吸收层尚未设置,则层底拉应力、等效应力和剪应力与加铺层厚度之间同样呈反比关系,随着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这些数值会不断减少。但相比较而言,在相同铺装厚度条件下,设置应力吸收层相较于未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结构,其应力减小幅度会显著降低。假设铺装层厚度为10 cm,前者相较于后者,其层底等效力和剪应力,减少幅度分别为50.8%和53%。但减少幅度会随着铺装层厚度增加而减少。其中在加铺层厚度为10 cm时,应力吸收层的设置效果会完全体现,其增幅为30%以上。如果加铺层厚度超过20 cm,增幅会变为负值。简言之,就是应力吸收层的层底拉应力,会超过未设置应力层的层底拉应力。由此可见,设置应力吸收层,会影响沥青加铺层厚度设计和层底荷载应力的改善效果。

3 应力吸收层厚度与荷载应力间的关系

应力吸收层属于一种软夹层材料,具有弹性低的特点。其厚度会影响消减接缝处的应力集中和延缓反射裂缝开裂时间,并且,裂缝速度也会同时受到影响。但应力吸收层厚度与反射裂缝效果之间的关系,却成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话题,就事实而言,在加铺总厚度不变的基础上,应力吸收层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减少,容易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主要包括车辙和压实问题,同时,还会对维修养护的经济性造成不利影响。计算参数如下所述:(1)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为24 cm;(2)沥青加铺层厚度为14 cm;(3)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1~6 cm。轮载作用下加铺层底面应力随吸收层厚度变化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计算结果

在计算结果中用正负值代表受力方向,可以为应力吸收层厚度不同时荷载应力大小变化趋势比较,创造有利的条件。将表4中的计算结果作为依据,可知在应力吸收层厚度为3.0 cm时,层底等效应力σMises最大,由此可见,随着应力吸收层厚度的持续增加,等效应力的改善效果会逐渐下降。因此,站在经济角度和技术角度而言,需要将应力吸收层的厚度控制在2.5 cm内。

4 结 论

综上所述,虽然应力吸收层的设置,有利于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缺陷,但在设置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厚度和模量与层底荷载应力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应力吸收层的设置作用。

猜你喜欢

加铺计算结果沥青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趣味选路
扇面等式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几种思维方式
浅谈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探讨
跟踪导练(四)2
碎石化旧水泥路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应力分析
MEEKER温拌沥青发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