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中雅玩 和畅惠风

2021-05-18储诚业

上海工艺美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扇骨折扇

储诚业

Zhangwu Town is the hometown of Wu Changshuo, a master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t in modern times. Zhangwu Town is dotted with green mountains, lucid waters, thick forests and tall bamboos, and boasts the top-gra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mboo production of the entire Anji County accounts for 10% of national total. Since the 1980s, local people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abundant bamboo resources to make folding fans .

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盛产书画折扇。

鄣吴镇位于浙江的西北,与安徽交界,距杭州、湖州均为80公里左右。鄣吴镇是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乡,那里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生态环境极好,整个安吉县的毛竹产量就占全国1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的人们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开始制作折扇。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安吉县鄣吴镇把握时机,进一步在竹子深加工上下功夫,将制扇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发展。至今,全镇有大小制扇厂家20多家,年产各类折扇2000多万把,占全国产量的80%左右,而高档折扇则占全国产量的90%左右,成了名副其实的折扇之镇。余自1991年入行,一直从事折扇的研究与制作,迄今已30年。

折扇,又名折叠扇、撒扇、聚头扇、聚骨扇,它以其收拢时两头合并到一起而得名。

有关折扇的历史,有多种说法,一是原产中国。据有关史料,晋代有折扇,初名腰扇,滥觞于汉末,曾是王公大人的宠物。晋代,腰扇又称为叠扇,已成为上流社会男女通用的驱暑器具。《资治通鉴·音注》:“(南齐高帝时)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并据《南齐书·刘祥传》中有腰扇的记载,断定南朝已存在折扇了。南北朝时期,南方士流出门常持此物以纳凉遮阴。二是在明代永乐年间从朝鲜传入;三是明永乐年间从日本传入;四是在北宋从朝鲜传入;等等。可以肯定说,折扇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它从“纳凉遮阴”的实用物,转化为人们的“掌中雅玩、怀袖雅物”,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关键一点是,明清时期大量的文人墨客参与,在扇面上“描花绘草、书写诗赋”,又与制扇艺人们密切交往,使之扇骨无论在材质、造形上更显文化气息。

明清以来,折扇作为与书画紧密相连的艺术品,颇受人们的青睐。它以扇面、扇面书画、扇骨及在扇骨上的雕刻艺术组成。除了扇面书画外,最能体现折扇艺术价值的莫过于那用料讲究、工艺精湛、造型百态的扇骨了。扇骨的制作分北方做工和南方做工,北方主要集中在北京一带,南方主要在杭州、苏州、扬州等地。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经济文化发达,集中了全国最多的书画家和大批的工艺人员,既是折扇的创作群,又是收藏和消费群。地处江南的苏州、杭州一带遍地“茂林修竹”,用于制扇的原料十分丰富。当时的苏州是苏式家具制作中心,能工巧匠集中,加上家具制作后有着大量的零料,适合加工扇骨一类小的工艺品,更加促进了扇骨工艺的发展与提高。

我們鄣吴自加工制作折扇以来,秉承苏作之精华,从选材、工具、制作、样式上保留传统,精益求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色。

一、选材

传统的折扇用材十分广泛,湘妃、桃丝、乌木、檀香、象牙、玳瑁,“一切珍奇之品”均能制成扇骨。扇骨用材虽多,但真正有品位的仍旧是竹类。其主要原因是竹的韧性胜于其他任何材料,更重要的是竹扇骨便于雕刻,最能抒发人们的情怀。明代沈德符《野获编》中载:“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具目为俗,惟……棕竹、毛竹为者,称怀袖雅物。”在竹类中,几乎所有的竹均能制作扇骨。最常见的有水磨竹、湘妃竹、梅鹿竹、棕竹、罗汉竹、方竹,以湘妃竹为上。水磨竹(俗称玉竹)多选6到8年的冬竹进行砍伐,砍伐之后要存放10年以上,使毛竹充分氧化,制作成折扇不易生虫和变形。湘妃竹以福建武夷山的最为正宗,紫花蜡底,最具有收藏价值。梅鹿竹原产地为湖南九嶷山和广西一带,梅鹿竹斑纹的形成来源于土壤内部的某种病毒成分,毛竹通过竹鞭吸收土壤养分,当病毒成分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毛竹在病毒的催生下便形成梅鹿斑。所以梅鹿的斑纹是由内向外一层层叠出的,通过比较湘妃和梅鹿表面的斑纹质感也可以得出,湘妃的斑纹摸上去都是向内凹陷的,而梅鹿斑纹则是鼓凸出来的。同时,梅鹿斑纹的颜色也是由内圈向外圈越来越深。木材类有紫檀、乌木、檀香、鸡翅、黄杨、沉香等名贵木材。小叶紫檀,木质细腻,坚实厚重,密度大棕眼小,木质稳定,纹理漂亮,多产于印度。乌木,产地缅甸,中国木材师傅都叫他“黑芯木”,它的芯是黑的,但从外皮是看不出来的,里面的木头芯是乌黑乌黑的,纹理相当细腻,在清代时中国已经大量进口了。乌木,又叫阴沉木,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二、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现在有许多机械工具可利用,但鄣吴的折扇制作大多保留了原始工具。它品种繁多,主要分为五大类:刀具类、锉具类、打磨类、烫钉类以及其他类。

1. 刀具类工具有断料用大锯和造型用的手锯、扇骨造型刀、开料刀、手扶钻(包括大小钻头)、镑、刮子、刮镰。

2. 锉具类工具有板锉、圆锉、子锉(又称记号锉)、钢平锉、钢圆锉、钢三角锉、钢半圆锉

3. 传统打磨类工具有刮刀、砂叶、木贼草、毛竹壳、蜡刀、棕帚、川蜡、白蜡。

4. 烫钉类工具有烫钉炉、剪刀、冷钳、热钳、绞钻、烫咀。

5. 其他工具有各种尺寸工作台、断料尺、烘箱、白牛角钉料、黑牛角钉料以及铜钉料、银钉料。

三、制作

扇骨制作工艺复杂,一把折扇的好坏,关键看扇骨。一把扇骨,料轻工重,需经过:开料、劈料、拉篾、水泡、消毒、露水晒黄、炭烤、造型、打眼、穿连、打磨、装配等18道工序。为了保持折扇的传统特色,我们在制作中均采用纯手工。认真观察扇骨制作的全过程:在扇骨造型时,师傅们将扇的大骨在木炭上进行反复熏烤,再用刀刮平修正,达到每片扇骨宽厚长短和形态一致;在加工竹扇骨时,还须将开好料的竹片在清水中浸泡消毒,然后每晚置放在露天,汲取露水,使竹骨自然变成米黄色;在扇骨装配中,扇尾采用牛角钉穿连,再用火固定。

以一把好的玉竹折扇扇骨为例,从上山选竹到制作完成需要多道工序,如:选料、断料、开片、劈黄、煮料、脱皮、露黄、晒干、断边、扦边、挖瓤、削边、打眼,大骨造型包括倒边、齐平、挖肩、镑平、锉头、烘火。小骨制作分为开料、打眼、穿料、锯梢、倒料、拉篾、编帘、晒干露黄。最后的组合是选大骨、小骨颜色一致的料子穿在一起,经过铲平、平身、锉头、刻子口、镑梢、割梢、扎梢、烘火定型,再经过打磨、抛光、烫钉、穿上扇面,一把成扇就算制作完成。

四、样式

扇骨的工艺集中在扇头造型和扇骨的装饰上,扇头造型是一把扇骨工艺最集中之处,也是最关键的地方。从目前流传下来的扇骨来看,扇头造型可分为:花式型、瓶口型、尖头型、方头型等。其中花式型的品种最多,如古琴、包袱、梅、如意、铜鼓、橄榄、佛座、葫芦等。扇骨装饰有素面扇骨、嵌贴扇骨、漆面扇骨、刻面扇骨。嵌贴扇骨,即在素面扇骨的大骨两侧镶嵌与镶贴各类名贵材料,如紫檀、银丝、螺钿、宝石、兽骨等,图案也极为丰富多彩,如山水、人物、花鸟、楼阁等。漆面扇骨,通常在素面扇骨上漆,有黑漆、金星漆、珊瑚漆、菠萝漆,在漆面扇骨中可分雕漆扇骨、刻漆扇骨,工艺均十分精湛。扇骨的样式也是千姿百态,有琴式、蚱蜢腿、竹节等。折扇骨数以十一、十二、十四、十六、二十为式,大骨二,其余均为小骨。其后有减用七骨、九骨,亦有增之二十四、三十、四十骨的。在扇骨的长短上,有十一寸、十寸、九寸、八寸,七寸,一般來说,北方人喜十一寸、十寸,南方人则爱九寸、八寸的。

刻面扇骨最为名贵。刻面扇骨,即在素面扇骨大骨两侧分别刻以巧作,在长不到一尺、宽不足寸的扇骨上,书画家在上面范山模水、虫草花卉,真草隶篆、钟鼎甲骨,竹刻艺术家采用留青、阴刻、深刻、镂空或透雕,在地子上,除平地外,还有糙地、如麻地、核桃地、簑衣地等,把中国书画艺术和竹刻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明以来,特别在清以后,在扇骨上雕绘图文的风气更为盛行,涌现出一大批刻面扇骨高手,如张燕昌、金之骏、改琦、张辛、韩潮、金绍坊等。

近年来,喜欢玩扇、藏折扇的人不断增多,且品位不断提高,不仅追求材质,如湘妃竹、檀香木、梅鹿竹、老玉竹等,而且讲究样式,如圆头、古方、方根等。这给制扇人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每年均要到福建、广西、云南深山老林收购珍稀材料,在老料湘妃竹、梅鹿竹十分稀缺的情况下,近几年开发了“云南湘妃折扇”,由于讲究制作工艺,受到了收藏者的喜爱;同时亦与收藏界人士、书画家、文化人交往,听取他们对折扇制作的意见建议,他们也喜欢用自己收藏的珍贵材料,委托我们加工,使折扇赋于更多的“文化”元素。去年根据“玩扇人”的建议,分别研制了两套:蛇纹木十一寸古方,十二把;云妃竹十一寸圆头,十二把,每套在3万元左右,且十分抢手。多年来,生产的高档折扇一直占全镇制扇业的40%左右,产品进入杭州王星记、天津杨柳青和北京、上海许多著名的工艺美术专业商店。

猜你喜欢

扇骨折扇
折扇博物馆(环球360°)
竹刻扇骨,方寸间的素雅精工
谷文晁送折扇
谷文晁送折扇
折扇应用上线了
会变的折扇
古扇送新风
摺扇收藏成新寵 亦賞玩亦升值
江南“扇王”徐义林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