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棉在库分组精准配货技术试验性研究

2021-05-17

中国棉花加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原棉分组棉花

〔北京智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一、前言

随着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棉花都实现了仪器化公证检验,每一包棉花都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条码号,通过条码号可以方便查询到的每一包棉花的HVI质量数据,这为棉花在纺纱企业按包使用、精细管理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14年以前,原棉的公检取样工作是在加工企业完成的,公检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为每一包赋值后,企业根据质量情况进行组批。从指标情况来看,当时一批内的原棉指标是比较统一稳定的。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有些加工企业受利益驱使出现了对样品造假的现象,导致原棉的公检指标数据与原棉实际质量情况脱钩,数据不符率非常大,纺纱企业对原棉公检指标认可度低。2014年开始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在新疆全面落实,仪器化公检取样环节和取样主体发生了变化,要求企业将棉花送到专业棉花监管仓库后,由纤检机构进行取样,再送公检实验室检验。监管的加强使得原棉的HVI指标的准确性、相符性大大提高。但是检验前的组批使批内棉包质量的分布的随意性增大,混批问题影响了纺织企业对原棉的使用。

原棉条码和HVI数据的信息化,对棉花仓储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仓储信息化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棉包的仓储信息管理、原棉精准配货技术开展研究与系统开发就非常有必要。

二、实验方案

(一)整体方案设计(见图1)

图1 在库分组实验方案设计流程图

(二)原棉分类分组算法设计(见图2)

图2 原棉分类分组算法设计示意图

比如,对一批原棉按照指标数据进行分类。分类条件:分类号设为A,按照马克隆值3.0≤Mic1<4.0;4.0≤Mic2<5.0。其分组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原棉分类分组算法示例图

三、相关设备

(一)SeuicAUTOID6L-W手持采集终端(扫描枪)

(二)ZEBRAZR638便携式打码机

(三)棉花抱车或叉车

四、实验过程

(一)第一次实验

与太康万利源公司、许昌物流园公司合作进行,本次实验选择10批原棉,按照太康万利源的实际质量控制需求,进行分类分组方案设定。

1.分类分组方案说明。

(1)根据批次差异选择分类指标节点,一致性好的批次不分类分组;

(2)考虑到尽可能降低货位占地面积,原则上一批原棉最多只分三个组,系统分类分组超出三个组时进行合组处理,合组时以马克隆值作为首要参考指标。分组结果表见下页表1。

2.实验数据。

经过实际分组操作,得出10批原棉分组用时用工数据如下(见下页表2)。

3.综合分析。

(1)卸车+扫描打码+挑包码垛全过程时长对比

①如果卸车过程与扫描打码同步进行,全程时长由原来不分组入库时的47min增加到126min(约2h),增加79min,是原来的2.68倍,每天每台夹包车工作按8h计算,可做3.8批(约160t);

②如果卸车完毕再进行扫描打码,全程时长由原来的47min增加到154min(约2.5h),增加107min,是原来的3.28倍,每天每台夹包车工作按8h计算,可做3.1批(约131t);

(2)库存原棉占地面积由原来的0.67m2/t增加到现在的0.9m2/t,是原来的1.35倍,即每平方米库存原棉重量是原来的74%。

(3)太康万利源棉业公司分类分组原棉的使用效果。

①对产品质量的帮助。

针织纱:纺织企业下游用纱客户中,特别是针织纱客户,多次反馈布面染色起横,并造成一定量的疵布,严重时客户要求退货。通过分类分组、使用配棉系统精准配棉,有效地控制原棉马克隆值极差,避免针织产品布面出现严重染色起横情况。

机织用纱:针对成纱强力、条干、棉结的稳定性,分类分组时将马克隆值、长度作为重点,分类分组后,对稳定成纱物理指标有很大的帮助。

②对纺纱生产过程的帮助。

表1 太康万利源棉业有限公司分组方案

表2 分组用时用工数据

按原棉主要指标如马克隆值、长度进行分类,用配棉系统将配棉主要指标的均值长时间稳定在一个水平,有助于工艺设计和生产的稳定。

(二)第二次实验

实验采用所有棉花批次使用统一分组方案的方式,共计50批原棉。

1.分组实验方案。

(1)本次实验采用所有批次均按照统一分类方案分类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为了方便分组后的棉包能够更好地统一利用。

(2)分组方案:Mic分四档:3.5~3.9、4.0~4.3、4.4~4.7、4.8~5.4;+b(黄度)分二档:5.5~7.9、8.0~9.9。

(3)按分组方案一共可以将所有棉花分为W-1、W-2、W-3、W-4、W-5、W-6、W-7、W-8、W-ZZ共计9组,其中ZZ组数量仅1件所以合并到W-8中使用。

(4)8组分组类组号简称:1、2、3、4、5、6、7、8。

2.实验数据(见下页表3)。

3.实验总结。

实验采用所有棉花批次使用统一分组方案的方式。

(1)这种方式更适合在仓库进行操作,信息的流转更方便明确,也更方便仓库的管理。

(2)本次实验的分组结果为不同批次相同质量的棉花重新按照质量组批,使新批内棉花质量更统一、为方便使用提供了数据基础。这种方式适合对货权人为仓库的棉花进行统一管理,并按照不同质量进行分类,提供给不同的用棉企业按质精准配货方式。

表3 第二次实验数据

(三)第三次实验

实验采用所有批次均按照统一分类方案分类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为了测算将棉花按照好、中、差、特殊的方式分组的工作量。

统一的分组方案方便分组后的棉包被更好地利用,本次实验共计55批原棉。

1.分组方案。

(1)Mic分三档:3.5~4.2、4.3~4.8、4.9~5.4;+b(黄度)范围控制在6.8~9.4。

(2)按分组方案一共可以将所有棉花分为S-1、S-2、S-3、S-ZZ共计4组。

(3)4个分组的类组号简称:1、2、3、4。

2.实验数据(见表4)。

表4 第三次实验数据

表4 第三次实验数据(续)

3.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仍采用所有棉花批次使用统一分组方案的方式,但在第二次实验的基础上吸取用棉单位意见,将分组缩减为好、中、差、特殊四类,希望既能满足用棉需求,又能降低仓库工作压力。

(1)这种方式的用时用工明显较上两次减少,并且同时能够将棉花分为好、中、差三种,能够满足大部分纺纱企业的需求,避免因特殊棉包带来的质量波动,保证纱线质量的稳定,非常适合在仓库进行操作,信息的流转更方便明确,也更方便仓库的管理。

(2)和第二次实验相同,本次实验的分组结果为不同批次、相同质量的棉花重新按照好、中、差档次组批,使新批内棉花质量更统一,为方便使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五、结论

通过在库分组精准配货的现场实验得出了准确而真实的数据,为精准配货的用工、用时,设备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进一步研究、完善精准配货及仓储管理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企业而言,在库按需组批符合纺纱企业精准配棉、物尽其用的技术要求,能够达到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满足企业精准配送、降低物流成本的实际需要。对行业而言,原棉在库分组实现按质管理、精准配货,适应了纺织企业优棉优价精准采购、优棉优用精细配棉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纺织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有利于棉花供应企业贸易方式由按批销售到按指标销售的转变;有利于棉花加工企业按需收购、按需加工;有利于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原棉分组棉花
棉花是花吗?
不同密度原棉滑动摩擦分析
乌斯特原棉含杂率快速测试系统GT1000分析研究报告
不同循环加载方式下原棉压缩能耗规律分析
棉花
分组搭配
基于高低阈值迭代优化的原棉图像杂质检测
怎么分组
分组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