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多元媒介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共生

2021-05-14蒋桂芳高恒

锦绣·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后疫情健康素养共生

蒋桂芳 高恒

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所有人心理均产生极大影响,在新冠疫情不同时期各大院校面临的心理教育工作及任务也大不相同。进入疫情后期,各大院校要重视多元媒体和大学生健康的共生,加强学生对疫情的了解和防护。故而,本文基于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多元媒介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共生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后疫情;多元媒介;大学生;健康素养;共生

引言:

后疫情时代,伴随各大院校返校复学工作的开展,充分掌握现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困扰,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实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是保障校园稳定以及学生度过疫情心理适应期的前提,同样是所有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人员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由于其传染性强、扩散速度快以及潜伏期长等多个特点,影响人数诸多。而且在新媒体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极快,因此情绪传染性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心理情绪,在一些疫情严重地区极可能发生群体性创伤,所以心理疏导需求极大。各大院校心理健康团队在社会心理援助体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然而此种庞大的需求,人员短缺与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逐渐凸显。而且,进入后疫情阶段,很多人由于疫情产生的身心反应会有所缓解,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人会继续表现出心理问题,更严重会出现焦虑症和抑郁症,这些人需要长时间的心理重建才可以恢复,而大学生同样如此。在疫情后期,心理重建工作主要是增强对人群的详细排查和评估,创建长时间的心理咨询以及治疗体系,如此为各大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多挑战,不仅加大排查難度,而且对专业及时间要求也出现跨越性提高。除此之外,新冠疫情对现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某些现实问题上,比如社会就业困难以及职业迷茫等,这部分现实困难和当前社会经济环境联系密切。如果现实困难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和帮助,只依靠发掘内部资源进行调整,定然会加大心理疏导的整个难度。

二、后疫情时代多元媒介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共生发展

(一)创建学生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后疫情时代应当重视多元媒介和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共生。故而,可创建网络化、现代化、信息化教育体系,根据网络授课、线上讲解等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点向学生教授传染病预防、急救、心肺复苏、心理疏导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相关健康知识,根据长时间全面、有效的教育逐渐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除此之外,校医院还应当在疫情防控中增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指导,根据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模式拓宽健康教育领域,让所有教师和学生均能充分掌握疫情防控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急慢性病、呼吸道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手段,从而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使其形成优秀的生活习惯,高效规避新冠疫情传播带来的高危因素,从而提升疫情防控成效。

(二)重视校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

校医院是各大院校重要的一个医疗机构,而新冠疫情的出现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基于此,校医院在实行健康教育时,应当通过对大学生特点的了解,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展开调整完善,提升健康教育内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推动健康教育成效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故而,校医院可根据网上授课、微信公众号推送以及健康知识讲座等模式对大学生展开健康指导。要注重强化大学生后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改正学生错误认知,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拥有极强的责任意识以及抗压抗挫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进而为大学生日后更好学习和生活奠定扎实基础。另外,校医院在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设置心理健康咨询门诊,亦可在线上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只有将多元媒介和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使大学生掌握更多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并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素养对自身发展具有的作用,以此加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健康教育是现代学生教育体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各大学校应当加强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科学合理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把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平台加强防控知识和防控方法的传播,让现代大学生真正掌握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的方法,深入了解疫情,持续提高自身对疫情防范的思想觉悟,另外,在实行健康教育的进程中,应当根据抗击疫情故事以及医护人员舍身奋斗事件来引导大学生创建大局意识,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抗疫人员的勇敢、担当、奉献、大爱等精神,使所有大学生自觉遵循防控体系各项规定,树立打败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对大学生展开心理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其传播健康知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尽可能降低各种疾病的出现。因此,学校可利用多媒体录制疫情防控小视频,告诫学生假期安排应当尽量避免到人员流动量大且风险性高的地区,增强个人防护,出门要佩戴口罩。在身体不适时,应当尽快就诊,要在网络平台进行预约挂号,乘坐私车到医院,并做好自身隔离。如此一来,利用这些小视频可以加强学生对疫情的重视,提高学生防范意识,为学生保持身体健康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学校在学生返校后应当根据新媒体、线上平台与短信等方式向学生展开防控疫情健康知识教育,在进入校园时要加强对学生体温监测、确认学生身份及行程,并且还要对学生行李物品进行全面消毒等。在学生进入校园后,可利用微信群、QQ群向学生发放防控疫情注意事项,让防控人员为学生准备各种酒精、洗手液、口罩等防护物品,并可定期开展线上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从而创建完善健全的健康教育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后疫情时代下,对现代大学生健康教学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基于此,校医院应当全面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根据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让教师与学生均充分掌握疫情防控各项知识,从而有效控制校园疫情,确保学生可以踏实返校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娜. 后疫情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建构及策略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12):84-87.

作者简介:蒋桂芳(1986-01),女,汉族,山东聊城,硕士,讲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体育专业,主要从事青少年健康研究;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

高恒(1984-10),男,汉族,河南南阳,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主要从事青少年健康与体育文化研究;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后疫情健康素养共生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后疫情”机遇(经济茶座)
特朗普强势开启“后疫情”竞选集会
“后疫情”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蓝图与现实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