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小大之辩”的态度及意义

2021-05-13温静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

摘  要:鲲鹏与蜩鸠、鲲鹏与斥鴳大小形象的对比引发出《庄子》中重要论题—“小大之辩”,这也是《逍遥游》中的核心题旨,历代学者对这一观点的诠释不相一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小大同扬、小大同抑、抑小扬大。本文在基于先贤认识上,从《逍遥游》文本出发,结合其他篇目,分析庄子对“大”“小”的基本态度,并尝试阐发“小大之辩”引导人生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小大之辩”

作者简介:温静(1995-),女,汉族,山西孝义市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明清文学与域外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2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该文思想深刻,极富感染力。想要进入庄子的精神世界,就必须了解《逍遥游》所寄寓的题旨,文中鲲鹏寓意“大”,蜩鸠、斥鴳代表“小”,意在阐明何种境界能称得上逍遥,是盘旋于蓬蒿榆枋之间,还是振翅于万里长空,亦或是胜出两者的更高层次。通过对“有待无待”题旨的不断探析,最终明确鲲鹏、蜩鸠、斥鴳都是“有待逍遥”,张默生先生曾提出:“由逍遥游的境界来论,大鹏与蜩鴳,同是有待的,同是不自由的。”[1]它们都不是庄子称赞的精神境界,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无待逍遥。

通过“小大之辩”论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阐发其“逍遥”之旨,也是进入“逍遙游”的门径,是鹏、鴳形象生发的另一旨趣,谢祥皓主张:“鹏、鴳对照,庄子着意表明的是‘小大之辩,即大与小的差别。”[2]但是历史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三种意见:一是以魏晋时期向秀、郭象为代表的“小大同扬”派;二是以东晋支遁为代表的“小大同贬”派;三是以清初林云铭为代表的“贬小扬大”派。此外,近现代大量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解析题中之义,意在阐述“逍遥”的主旨、庄子的哲学思想,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与方法。笔者以为从认知角度出发,基于前贤认识,从《庄子》文本出发,可以分析庄子对“大”“小”的基本态度,从实践角度出发,“小大之辩”是庄子基于社会现实作出的解释与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世界思路,虽然时代不同,但人情伦理并未改变,对于我们的知人论世,现实生活,人生哲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庄子对“小大之辩”的态度

(一)《逍遥游》

在《逍遥游》中,庄子不止一次将“小”、“大”形象做对比,他在开篇极力描写了鲲鹏的硕大形象,为我们展现了雄奇宏观之景: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3]

庄子首先刻画了鲲鹏的背部和翅膀,“千里”“若垂天之云”,“海运”“南冥”“天池”从空间背景渲染其“大”,鲲鹏形体的大使得它在扶摇直上九万里时需要更严苛的外在条件与环境,想要振翅高飞,必须积蓄更深厚的力量,其依托的条件更为严苛。期间,庄子借用《齐谐》来形容鲲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用三个数字极力描摹,这里运用“重言”不仅让人信服鲲鹏寓言,也凸显其巨大。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4]

这是鲲鹏与蜩鸠大小形象的第一次对比,蜩鸠难以理解鲲鹏之大,还沾沾自喜与“榆枋”“控于地”,俨然是一幅世俗浅陋小人的面目。“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用蜩鸠自己的问句来嘲笑它们的无知和卑小境界。“三餐”“宿春粮”“三月聚粮”再次从外在条件说明“大”所需的依托,“之二虫又何知!”清晰的显现出庄子对“小”的否定态度。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5]

这是《逍遥游》篇第二次的大小形象对比,鲲鹏与蜩鸠着意于通过形体、空间的大小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陈鼓应先生在其早年的著作中说:“庄子所创造的巨鲲大鹏,则意在破除有形海空的限制,以拉开此一封闭的空间系统。”[6]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而“朝菌”“蟪蛄”与“冥灵者”“大椿者”着意于时间层面对比来解释“小年不及大年”,至此,拉开了空间系统,打破了时间维度,畅发想象,诡奇多变,奇譬绝伦的议论尽显雄逸之风。

庄子对小大的态度可谓是三致其意,“汤之问棘也是已”,他再次运用“重言”手法展开思辨,成功引起人们对小大形象的关注,收摄总结前文的同时引出下文的。虽然“至人”“神人”“圣人”才是达到庄子心目中理想的无待逍遥境界的最高楷范,但相比像斥鴳一样“自视”满足于“一官”“一乡”“一君”“一国”类的小人物,能够分清自身与外物,且明辨是非荣辱的宋荣子,乘风而行、适性自得的列子同样是庄子颂扬的大境界。

(二)《秋水》

《秋水》一文也如《逍遥游》一样,以小大形象比照开端,并进行多次对比。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诸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7]

夏天洪水泛滥之际,河伯欣喜自得,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自己这里汇聚,庄子用“百川”“径流”“天下”渲染了河伯的大,但与北海无穷大的境界比较,就相形见绌了。当它顺着河流汇入北海时,才发现见笑于大方,遂改变自满自大的态度,慨叹自己的见闻微不足道。“河伯的形象是一切所知有限而自以为是的典型刻画”[8],北海则是大胸襟大智慧的代表,庄子对于崇大抑小的态度在这里一目了然。《秋水》篇还有一对形象对比:

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9]

此段是魏牟对公孙龙的说解,与北海以大映河伯之小一样,用东海之鳖讽刺井底之蛙的“坎井之乐”,这两组大小形象相形相对。井底之蛙与河伯一样满足于自己小的境界,在井口栏杆处跳跃、井壁缺损处休息,殊不知正是这方寸之地限制了它的意识。蛙与赤虫、小蟹和蝌蚪为伴,只看得到眼前小小的一片天空,自以为占据了一切,当听完东海之鳖对大海情况的描述后惊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北海在训导河伯时极力地形容天地间的高邈、四海间的宽广,东海之鳖在训导井底之蛙时极力地表现千里之远、千仞之高,如此雄壮阔达、高远无尽的境界正是庄子倡导的。

二、“小大之辩”的指导意义

(一)认知视野

在《知北游》中庄子写到“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能能而不能所不能。”人们能理解自己所遇到的、力所能及的,但不可避免会有不知不能的事物。受到自然属性的影响,控于榆枋的蜩鸠、跃于蓬蒿的斥鴳,不遇大的境界,自然理解不了像鲲鹏这样的高远境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局限在狭小的生活空间中,限制在短小的生命里,所得到的认识也是片面的,眼界狭小难免会带来认识的偏见与浅薄,人们也总是囿于“以小为先”的局面中。

诚然,人存在于天地萬物之间,尽管宇宙浩瀚无垠、历史连绵不断,但因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能经历的现实经验是有限的,所能得到的认知也是有限的。《秋水》一篇亦指出个别性认识的局限,反省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但是庄子认为更不可取的是像巢于一枝的鹪鹩、饮于小河的偃鼠一样知足常乐、自鸣得意和像井底之蛙、河伯一样识见狭隘、自矜为大的态度,形体并不重要,而重在认知视野的大小,重在自我内心展开的深层次思考,具有大智慧的人观察事物、认识世界从来不一管窥天,庄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告诫人们要努力打破界限,开拓眼界,用智慧和胸襟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天下》篇有一句经典的警策语:“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我想这就是庄子希冀人们认识的。

(二)生命境界

《德充符》中刻画了形残而德高之人,支离无脤和瓮盎大瘿两位虽然身有残疾,而且面貌丑陋,但却能得到国君的重视与喜爱,这是因为他们德行修养深厚,内在境界高尚,这样的人物还有《养生主》中的右师和《达生》中的佝偻丈人等。“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样的人虽能以品德实干为人敬仰,但如宋荣子、列子般的人却能超脱世外,缥缈如仙,境界显然要更高一层,“一官”“一乡”“一君”“一国”代表的是现世带有功利性的价值,庄子将这些人物依次递进就是说在人的生命境界是不止于现世功利的。

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总是为金钱、物质、欲望所累,总是囿于一己之私,则徒为可悲、可哀的小人。虽然无任何负累的自由(至人的无待逍遥)的精神境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但是就如崔大华所说“当一个人理性的把自己的存在和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整体结合在一起,理智地感受到他个人的存在也是一种无限之时,胸襟就会变得宽广起来。在这个高远的位置上来审视人世,得丧祸福、穷达贫富也就无足萦怀了,世俗的纷扰也就化成心境的宁静。”[10]想要摆脱生活赋予的枷锁,首先应冲破思想的牢笼,怀抱远大,不困于俗,我们守住了内心的清净纯洁,自然也能寻求世俗事务的超脱。

三、结语

鲲鹏与蜩鸠、斥鴳是庄子笔下具有思辨精神的形象,不仅寓意至人无待的自由精神境界,而且由此阐释其基本内涵在于“抑小扬大”。通过小大对照的哲思意趣,庄子期冀世间万物都能突破偏执的自我视域,突破浅小的自我局限,能够舍私小而就广大、进入大人的境地。

注释:

[1][2]转引自万勇华《逍遥游》经典注解述评——以前辈时贤对于鹏鴳形象与逍遥境界关系的诠释为中心,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3][4][5]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逍遥游第一》,2-7页。

[6]陈鼓应:《庄子哲学》,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42页。

[7][8]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秋水第十七》,305—330 页。

[9]同上,第131页。

[10]崔大华:庄子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58页。

参考文献:

[1](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上海:中华书局,2011 年。

[2](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3](清)林云铭.庄子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陈鼓应.庄子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4 年。

[5]崔大华.庄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6]陈引驰.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M].上海:中华书局,2016年。

[7]陈寅恪.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逍遥游庄子
《庄子说》(二十三)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庄子说》(二十二)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