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浙江越窑典型中药煎煮器具的对比研究

2021-05-13肖汪冬张玉坤李林蓉

天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越窑器具器物

肖汪冬 张玉坤 张 威 李林蓉

南通职业大学

一、浙江地区概况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降雨丰沛,气温适中,植物繁茂,其地理位置与气候为其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浙江的中草药药材十分丰富,产地较广。[1]浙江的医学从无到有逐渐积累,成为中国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历了战事连绵、社会动荡的南北朝,隋唐两朝逐渐统一,政权集中,社会相对稳定。特别是唐代,疆域辽阔,政府机构完备,法律制度逐渐健全,经济繁荣昌盛,成为世界上富裕和文明的大国。宋代建国之后,强化中央集权,农业、手工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繁荣与经济稳定为医学、药材、医疗器具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唐宋进入了我国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时期,科技文化发展也进入全盛时期,医药理论得到系统整理。医药专著的整理离不开医师的临床实践及反思,也从侧面反映了医技的成熟与提高。随着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佛教兴起,道教盛行,不断丰富我国的宗教文化。在唐代,贵族更多热衷于金银器的生产制作,而大部分的陶瓷药壶是民间使用。而宋人崇尚极简素雅,文人当政,为保障生活质量,重视医药事业,设有完整的医药卫生机构,尤其是宋代的“理学”和“心学”之间的争论也对医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经济的昌盛为药材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丰富的中药材为医学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人的需求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为医疗器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唐宋越窑煎煮器具对比

越窑是我国陶瓷发源地之一,尤其是青瓷远负盛名。据考古发现,浙东地区的窑址有六百多座,遍布浙东。越窑经历了从东汉创世,曲折演进,从隋朝末年的战乱后恢复生产,到中晚唐的繁荣、北宋初期的鼎盛,再到北宋晚期的衰落,直到最后被其他窑系所取代。越窑生产出的瓷器种类繁多,从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里搜集到5款青瓷药壶,分别是唐代3款、五代1款、宋代1款,从其他文献中搜集到唐宋3款陶瓷药壶,以这8款器物作为研究对象。

(一)器型的发展

从表1可以明确看出从唐代到宋代药壶的整体变化:唐代药壶的体积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医药的发展,尤其是中医药制剂的进步与中医药炮制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药汤剂的体量变小,中药煎煮器具的容量也逐渐随之减小。

表1 部分药壶的尺寸数据及釉色

医药器具起初与生活器皿混合使用,随着对医学卫生经验的总结,医疗器具也逐渐从生活器具中分离出来,尤其是煎药器具从饮食器具中分离出来,极大改善了汤药的卫生条件。各时期药壶的发展也受到其他日用瓷器造型的影响,其质量也是由当时生产水平决定的。不论大件还是器皿都不例外,在质量上要求更高,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表现了唐代风格特色。[2]唐代前期器物厚重高大,到后期器物日渐轻薄灵巧。唐代越窑喇叭口带銎药壶(如图1、图2),此类药壶受到唐初盘口壶、执壶造型的影响,喇叭口,长颈,突出了唐朝前期器物造型高大厚重、圆润饱满的特点。再如图7五代越窑横柄药壶,药壶的容量约为之前药壶的一半,唐代后期的药壶变得精巧轻薄,与宋代药壶的体量相当。宋代文人当政,受到极简素雅风格的影响,其造型一改唐代之风,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变得精致。

(二)表面釉色与装饰的发展

药壶的造型日渐美观精巧,其在颜色和釉料上也有一些变化。初唐时期的瓷器基本上保持着南朝和隋代的风格,胎质灰白而松,釉色青黄,容易剥落。[3]随着越窑技术的发展,青瓷的质量显著提高了。器皿都不例外,大多通体施釉,釉面相当匀净莹润,只是呈色或黄或绿,还不大稳定。[4]从美观的感觉上黄釉不及青釉美丽,但是由于其工艺的不稳定性,大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青黄釉色。但是北宋初期也达到了越窑技术的高水平,此时期已经能够烧制出精美的青瓷药壶,但随后由于竞争对手的崛起,政治、战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被其他窑系所取代。如图8北宋越窑莲纹带銎药壶,通体青釉,釉面光洁,整体看来精巧、细腻,色泽稳定。

在唐代,陶瓷中药煎煮器具的表面装饰比较少,有简单的弦纹和阴刻纹或是腹部为瓜棱形的装饰,如图2唐代越窑带盖药壶,口沿处和肩腹部饰弦纹,提梁中间有一道阴刻纹;如图5唐代越窑盘口带銎药壶,肩腹部饰有一道弦纹,瓜棱形,整体装饰简洁。到了宋代的考古中发现有莲花纹饰的中药煎煮器具,如图8,盖顶部饰瓜蒂形钮,钮周围饰弦纹两道,盖面饰两层莲瓣纹,腹部双层莲瓣纹,图案富有层次,装饰典雅精练。这几款药壶装饰的演变,体现了医学在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在提高,医药卫生得到人们的重视。煎药器具与温药器具的细分发展,反映了当时中药制剂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将美好的祝福和坚定的信仰体现在器物的装饰上。

三、小结

从唐代至北宋,中药煎煮器具的发展在造型上由浑圆饱满逐渐演变成轻薄灵巧,显然器物的容量也由大变小;在表面装饰上,制作技术也逐渐稳定,装饰内容也日渐丰富,不光只有简单的弦纹,到了越窑的后期,在中药器具上也出现了莲花纹等装饰;从实用价值上分析,已经是当时的较高水平。8款药壶都是带銎柄与流,且之间的角度大都呈90°,便于煎煮药液之后拿取倾倒,同时也展示了匠人的工艺技术和对生活的关注。

器具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化气息、工艺技术,同时器具服务于社会中的大众,为其提供方便,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图1 唐代越窑喇叭口带銎药壶

图2 唐代越窑带盖药壶

图3 唐中期青釉急须

图4 唐代越窑盘口药壶

图5 唐代越窑盘口带銎药壶

图6 唐代越窑温药药壶

图7 五代越窑横柄药壶

图8 北宋越窑莲纹带銎药壶

猜你喜欢

越窑器具器物
越窑青釉直颈瓶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洛阳伊洛路初唐墓C7M4597出土器物
古代器具灌农田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
有关越窑的几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