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心病证治规律及配伍用药

2021-05-13于冬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心病

于冬梅

【关键词】心病;证治规律;配伍用药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7-0026-02

心系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脑部,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心烦、心悸、胸闷、气短、气喘、失眠、胸满、多梦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盗汗、精神抑郁、精神狂躁等症状。目前,中医治疗人员主要采用益气补血、滋阴补阳、安神开窍等方式治疗。虽然临床上所使用的辨证施治的方式较多,但是中医常采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式,经常能够统筹兼顾,切中病变证机[1]。本人结合近年来的诊断及治疗体会,认为对心系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从治法角度出发,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心系病症的治疗规律

1.1补益心气法 中医认为,心脏活动的基本表现特征就是心气,心气随着血运行于各脉络中,补益心气法则是对于心气虚弱,不能守护心神,导致心神功能减弱。针对心系病症患者所表现出的胸闷气短、心悸、头晕气喘等症状,中医在遵循补益心气法的基础上常对患者实施四君子汤辨证施治、安神定志丸等治疗。采用益气药治疗心气虚弱,酌情选用安神药或补血药治疗脏腑生理特性或者病变机制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头晕气喘等症状的患者

1.2温补心阳法 温补心阳法应用于心系病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病因为心阳虚弱与寒气相袭,心阳虚而不得温煦,导致寒气从内而生,其实患者的心神不但得不到阳气的守护,并且还会受到寒气的侵虐。针对心系病症患者所表现出的心悸胸闷、头晕、气短等症状,采用温补新疗法治疗时中药方剂有为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等。在采用此种治疗方式治疗时,中医治疗人员需要注意,不但需要采用一些温热药,还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补气药,将其相互配合,并能够达到较好的温补心阳作用。因此也可以发现,温补心阳法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一些心阳虚弱证患者的治疗,在保证温热药与补气药结合的同时,中医还要根据机体脏腑的生理特性、心系病症的病变证机适当的选择一些补血药、安神药等,用以增强治疗效果。比如临床治疗时主要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肌劳损、心功能不全等患者的治疗。

1.3滋补心阴法 心阴主要滋养心神,当心阴和调时,才能够促进心阳不亢。当病变部位在心,病理特征表现为心阴不足时,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失眠、心烦、头晕等症状时,采用滋补心阴法治疗常用的治疗方剂为百合地黄汤,或者还可以选择天王补心丹、二冬膏等中药治疗。中医采用滋补心阴法对心阴不足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变证机选择了补阴药,然后结合机体的脏腑生理特性酌情选用了补血药和益血药,使得阴从血而生化,阴血得气而化生,进而达到滋补心阴的效果[2]。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对神经衰弱、支气管炎、结核病、糖尿病等患者的治疗。

1.4滋补阴阳法 当心阴和调则会导致心阳不亢,而当心阳温和时,则也会心阴不寒。当病变部位在心,地理特征表现为心阴阳俱虚,心得不到阴滋和阳温,则会导致心空虚。患者常表现为心悸、失眠、心烦、头晕、口干舌燥等症状。中医采用滋补阴阳法治疗时,常用的中药方剂为炙甘草汤。治疗人员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变特征选择了滋补阴阳药,然后结合机体的脏腑生理特征及病变证机酌情增加了补血药与益氣药,起到了化阴化阳的功效,将其合用,起到了较好的滋补营阴阳作用[3]。这种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对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支气管炎、糖尿病等患者的治疗。

1.5补益心血法 病变部位在心,病理特点表现为心血不足。病变证机为心血长期得不到滋养。患者常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头晕气短等症状,采用补益心血法治疗时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物汤、胶艾汤等。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心血虚弱的患者,中医根据患者的病变证机选取了一些滋补心血药,在药物的选择上,一方面考虑选用补益心血药,另一方面考虑选用健脾生血药,将其结合,促进了治疗效果的提升[4]。尤其是针对贫血、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等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疗效。

1.6活血通脉法 病变部位在心脉,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血脉瘀阻,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痛、健忘、头晕、失眠等症状,中医采用活血通脉法对血脉瘀阻患者治疗时常用的中药方剂为五蒌白桂汤,为了增强治疗效果,中医根据机体脏腑的生理特性以及病变证机还酌情选用了行气药和益血药,促进血运行于脉中,气率血以行,达到增强活血通脉的功效[5]。这种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的治疗。

1.7通阳宽胸法 对于病变部位在心胸,病理特征以阳气郁阻、气机不利为主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胸满、气短等症状的患者,中医常采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当机体出现心胸阳气不振、气机不畅时,则会导致其静脉阻滞不通,而通阳宽胸法中的通阳则能够有效促使心胸中郁阻的阳气得到畅通,宽胸则指的是促使郁滞于心胸中的气机能够得到畅通畅达。中医在对心系静脉阻滞不通的患者实施治疗时,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为其选择通阳宽胸药物治疗,然后再结合患者的脏腑生理特征在主药方的基础上与化痰药、化瘀药等进行配伍使用,从而促进宽胸、通阳等效果的提升[6]。中医将通阳宽胸法主要应用于对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患者的治疗。

1.8化痰安神法 由于在我们人体中,心主津血,滋养神明。当有痰邪生出时,则会扰乱心神,导致机体表现出躁动。对于病变部位在心脑,并且以痰气蕴结阻滞心脑的患者,以失眠、多梦、惊悸、健康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中医采用化痰安神法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中药方为安神定志丸。中医在治疗中遵循了化痰安神的治疗原则,在采用了化痰安神主药方的基础上,结核患者的脏腑生理特征与理气药进行了配伍使用,实现了理气消痰的效果,进一步促进了化痰安神功效的提升[7]。中医将化痰安神法主要应用于对神经衰弱、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等患者的治疗。

2心系病症治疗中的配伍用药

2.1与利水药配伍 如果心阳虚弱不能化津,导致津化为水气,就会对心造成肆虐,导致患者出现心悸症状,同时,水气还会充斥于外,导致出现水肿。所以,中医对心系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但要温阳补阳,同时还要选择利水药进行配伍使用。如果患者由于心阳虚弱而出现水肿,中医可选择桂枝加附子汤,再加入泽泻及茯苓等中药,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可以选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瓜蒌翟麦丸等中药进行加减使用,比如药方中的泽泻、车前子、茯苓等中药就属于利水药,在温补心阳的同时,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2与行气药配伍 如心血运行不畅则会出现瘀滞,淤血阻滞会引发气机郁滞,导致心血瘀阻症状加重。所以中医对淤血病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在采用主药方的基础上配伍了行气药治疗,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行气药有木香、柴胡、枳壳、陈皮、香附等,通过配伍行气药,在实现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气血运行,使得淤血能够快速得到行散[8]。

2.3与健脾消食药配伍 如果患者的病症表现为虚症,中医对其治疗时应首先选用滋补药进行治療,但是如果选用的滋补药不是很合适,则极易导致滋补药滞留于胃中,导致脾胃运行不畅,当脾不运、胃不钠时,就会导致机体出现饮食不消、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中医对心系虚症患者的治疗,采用主药方治疗的同时,还应与健脾消食药进行配伍使用,这样一来,不但有效的避免了滋补药物在胃内的滞留,还有效地增强了治疗方剂的效果[9]。另外,如果患者表现为心神不守证、心窍闭塞证等病症时,中医要在主药方治疗的基础上在配了一些开窍药、安神药等治疗,但是如果开窍药、安神药等用药不够准确时,极易对胃气造成损伤,导致胃气受纳,进而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所以中医在对心系心神不守证、心窍闭塞证等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将健脾消食药的配伍重视起来,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白术、山药、麦芽、神曲等均属于健胃消食类的中药[10]。

2.4与平肝熄风药配伍 我们人体的肝与心气是相通的,在生理上肝与心相互为用,但是在病理肝与心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邪恶袭心,就会导致心热过盛,引发肝生风,患者会表现为手足抽搐、牙关紧闭、昏厥等症状。因此中医认为,对于心系肝火过盛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要在基础药方的基础上,与平肝息风药进行配伍使用,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清新热的效果,又实现了平息肝功的目标。比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羚羊角、钩藤、天麻、石决明等均属于平肝熄风类中药。

3结束语

总之,心系病症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脑部,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心痛以及胸闷等症状、中医对其进行辨证施治时,应结合患者的病症机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结合患者脏腑的生理特性,在主药方的基础上,适当的与利水药、行气药、健脾消食药、平肝熄风药等进行配伍使用,通过有效的辨证论治,进一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心病
“心病”来了,“心药”在哪
曲生教授培本通络法治疗心病临床验案举隅
摸脉知“心病”
老胃病背后是“心病”
人在江湖走,谁能不得病?
莫让“心病”抢走“好睡眠”
腹痛竟然是“心病”
“心病”也可引起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