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宣传

2021-05-12李丽萍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新疆地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重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的关系。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工作面临的困境为:新媒体运用程度有待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恶化;文化传承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经济投入水平有待于提高。为此,要多元并举促进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要巧用新媒体创新宣传与保护方式,扩大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使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关键词】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102-03

【本文著录格式】李丽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宣传[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5):102-104.

引言

据韩子勇和阿不力孜·阿不都热依木编著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显示,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包含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如民间文学中的玛纳斯和江格尔、传统音乐中的维吾尔族音乐和哈萨克族音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经过新疆地区的长期宣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高的影响力,也体现出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相比较新疆地区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而言,这只是人们所熟知的极小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面临着即将失传境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工作中,做好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工作。

一、正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的关系

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工作中,宣传工作和保护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处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状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宣传也是一种保护,因为通过宣传才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所接受,才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新发展,许多面临即将失传境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新疆地区的新疆杂话、木卡姆说唱艺术等,便是因为宣传力度还不够,被人们所忽视,导致其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境地,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无疑是有极大影响的,因而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工作中,必须重视宣传工作,认识到宣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没有强有力和有效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保护是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多年的传承,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改革,才能够生存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无疑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一旦失传将会对中华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便是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宣传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宣传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给人们留下更多精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享受到美轮美奂的历史盛宴。

二、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新媒体运用程度有待于提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地发展方式和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开始应用新媒体走上融媒体发展之路,在融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工作,也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当前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宣传方面,尚未能完全及时把握新媒体优势,未能充分抓住新媒体时代下地发展机遇,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仍然以传统媒体的方式为主题,组织工作人员下到新疆地区各个县、乡、村中去,采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人员录取各类各样的视频或音频资料,然后加工处理成节目进行播出。这种方式制作的节目精良,内容丰富全面,同时也能够向人们展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然而,相较于新疆地区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所能制作的节目内容较少,不足以涵盖新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致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处于得不到宣传的状态,不利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虽然新疆地区的媒体机构已加快融媒体建设,但在融媒体建设过程中,由于思想观念转变尚不够充分,对融媒体的建设力度尚未完全达到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仍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恶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加大保护力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传承、记录、出版,做了大量卓尔有效地工作。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与兴边富民政策的快速落实,国家为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脱贫攻坚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都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之下,新疆地区人们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因其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流程;或因年轻人更追求快速简易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内容接受度不高;或因对继承者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难以保持一种情怀的坚守與坚持;或因如何运用市场经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作和发展还缺乏足够地认识和了解等等因素,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正在日渐发生变化,一些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因素,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因无人继承而面临着失传的境地,急需党和政府更进一步地参与其中,帮助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与发展。

(三)文化传承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

在新疆地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纵然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抢救性地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相较于分布于全疆的民族文化遗产来说,仍是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与压力。对于新疆地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人继承,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在刀郎木卡姆的传承问题上,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逝去,越来越多的人难以传承刀郎木卡姆。据统计,在新疆地区能够完整传唱刀郎木卡姆的艺人,仅剩下三五位,且年纪普遍较大,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传唱刀郎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所面临的传承难题,亦是新疆地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老一辈的艺术家数量越来越少,虽然他们很希望有人来继承,也愿意倾囊相授,但新疆地区众多的年轻人并不喜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较少,不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因而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相较于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之中,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以提升自己的赚钱养家的能力。年轻一代越来越少地愿意主动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这是导致目前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青黄不接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该问题既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更需要政府的引导,鼓励一些青年有志之士加入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中来。

(四)经济投入水平有待于提高

虽然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但相较于新疆地区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来说,当前的资金投入并不足以完全保护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需要继续在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加大资金来源和投入,才能够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新疆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既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也积极转向于在发展中保护,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附加值,将其开发为旅游业、商品贸易等,凭借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地理优势,推动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新疆市场,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发展。如喀什地区疏附县的阿不都热合曼·阿不都拉,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将维吾尔族乐器发扬光大,在他的牵头之下,该地区形成了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村,所制作的维吾尔族乐器远销海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既起到发展经济的作用,又可以保护维吾尔族乐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但是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资金的压力,因为在前期的开拓市场过程中资金压力较大,但是资金来源较少,仅能帮助少部分有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市场化开发。相较于新疆地区庞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来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相应的经济价值,但是因资金压力较大,难以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挖掘出来,形成新地保护体系。

三、多元并举促进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一)巧用新媒体创新宣传与保护方式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工作提供了新地发展思路与方法,在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工作中,要善于使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与保护,其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是一种交互体验的新媒体平台。当前公众号活跃用户达3.2亿,活跃用户数量较多,潜在的受益人群变庞大。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通过对微信公众号的运作,如发布图文和短视频,发布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信息,也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播。当地政府也应注意与其他地区的政府合作,推广微信公众号,让微信公众号能够被广大人民所熟知,从而使这些微信公众号成为宣传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微信公众号有着庞大的粉丝数量,在这些微信公众号中,创作者以图文或者短视频的方式,发布各类关于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广大粉丝所熟知,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有人关注,有效地推动了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如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之下,沙士木卡姆音乐得到了大力宣传,被广大人民所熟知,让许多原本不了解沙士木卡姆音乐的人们都开始关注起沙士木卡姆音乐,推动其传承与发展。

2.善用抖音短视频

抖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也是政务类抖音号集中的平台。

抖音短视频月均活跃人数达5.8亿人次,庞大的用户数量使抖音短视频平台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可利用抖音庞大的影响力和用户数量,将其作为重要的宣传平台,入住到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开通抖音号,宣传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要善于使用抖音所提供的各类音视频剪辑工具,对各类音视频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质量的短视频,通过抖音平台进行传播,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广大的人们,让更多的人们所熟知。如直播新疆、南北新疆、新疆味道等抖音号,以短视频的方式在介绍新疆地区大好山河的同时,将新疆地区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广大人民面前,例如新疆拍摄的“维吾尔族肉饼子”,它将新疆地区的饮食文化展现给全国人民,乃至于世界人民,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新疆。

3.加快融媒体平台建设

融媒体平台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重要平台,随着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深入,新媒体与新疆地区的传统媒体将融為一体,新疆地区的传统媒体将融入到新媒体平台中,在新媒体平台中通过发布短视频和图文的方式实现新地发展,新疆地区的传统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早期所录制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音视频资料,此时可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宣传,借助新媒体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实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

在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应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使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得到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在资金投入加大以后,当地政府应扶持本地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遗产,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鼓励人们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过程中,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制造成各种各样的商品,将其文化附加值深度地挖掘出来,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鼓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人们必然能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经济附加值,也愿意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附加值的挖掘之中,这样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经济附加值的过程中得到更好地保护。

(三)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面对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青黄不接的难题,应发挥政府的激励和媒体的宣传作用。政府部门要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应的表彰,并通过媒体机构对表彰事迹进行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们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工作之中。对于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抢救性地保护工作,即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视频的形式先行保存下来。对于愿意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让这些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发扬光大。

四、结语

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保护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需要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媒体机构的宣传作用,社会群体的参与度,实现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为了扩大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通过加大融媒体建设和发挥融媒体的作用,使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张芳芳,刘旭玲,高自敞.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市场研究,2019(11).

[2]樊枫,贺维理.非遗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标准引入策略[C].中国标准化论坛.

[3]闫艺,李雪军.“一带一路”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5):15-23.

[4]党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探究[J].视界观,2020(9):1-2.

[5]李彩霞,郜玉金.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启示及其体系构建——以新疆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6):41-44.

[6]张新友,杨远桢.新疆吐鲁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20(2).

作者简介:李丽萍(1983-),女,汉族,硕士,中共新疆区委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疆地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研究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新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探讨
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