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班主任实施个别化关怀的基本策略

2021-05-12朱春华

中小学德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关怀同学老师

摘    要 个别化关怀是师爱的重要体现。小学生具有向师性,个别化关怀对于小学生而言尤显重要。小学班主任实施个别化关怀要立足个体的需要,要体现方法的差异,要注意教育的公平。

关 键 词 个别化关怀;师爱;小学;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4-00-03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大多处于前习俗和习俗水平发展阶段,由于自主意识发展还不够充分,他们更倾向于听从权威、服从规则,因此,小学生对老师怀有很强的依赖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师性”。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老师应更多地关心关爱学生,更好地与学生建立情感的联结,继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而个别化关怀,是教师关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是体现师爱的智慧表达。

美国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认为,关怀是教育的基石,唯有加强对学生的关怀与引导,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从而让教育教学效果最大化。因此,关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至关重要。而个别化关怀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鼓励上,是每个教师都应该修炼的教育智慧。教师在开展个别化关怀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富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氛围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等,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言行和认知。[1]以下结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教育案例,谈谈自己对个别化关怀策略的思考。

一、个别化关怀要立足个体的需要

“被看到、被在乎、被期待,学生的努力获得老师的关注之后就有了意义。所以,只有真切地体会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知道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关心。”[2]因此,个别化关怀一定要立足于个体。作为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个体背后的需要,并据此给予他们个别化关怀,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温暖。

曾有这样一名学生,有一次他和班上的一个男生起了争执,结果手臂上不小心被划了一道口子。我在了解情况后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教育,以为事情到此就算结束了。可没过多久,这俩孩子又发生了矛盾。我还常常接到同学们对他的投诉。处理他和别人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几乎成了我每天的例行公事。渐渐地,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不能惹,所以都自觉地远离他。每次分组活动,几乎没人愿意和他在一起。原来活泼开朗的孩子就这样慢慢蔫了下去。看着这孩子如一朵还未盛开便逐渐枯萎的花,我很是心疼。

经了解发现,原来是这个孩子的家长觉得他太懦弱,才会受人欺负,言语中不免就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责备。孩子听得多了,便不管别人有意无意,只要碰到了他,就狠狠地给予还击。我多次跟家长沟通,希望能就教育孩子的问题达成一致,可始终未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于是我便从自身做起,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努力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多次跟孩子谈心,让他明白在与同学一起玩耍时,要学会多宽容和谅解,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总是想占上风的孩子交朋友。

也许是孩子在我多次的谆谆教导下终于有所醒悟,也许是我的行动给了其他同学一些心理暗示,渐渐地,一些同学不再排斥他,愿意带着他一起玩游戏了。一个学期后,他有了一些微妙的改变,遇到问题不再那么“张牙舞爪”地与同学纠缠了。虽然与别的同学相比,他仍然不够阳光,但起码脸上开始有了久违的笑容。

这件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中去看到孩子的内在需要,这样的个别化关怀才是有针对性的,才能带给孩子鼓舞与力量。每个孩子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当我每天用拥抱去表达老师对他的爱时,这种爱就成为了师生情感连接的纽带,而这种爱的表达,又向同学们传递出一个信号——老师并不排斥他,而是喜欢他,所以同学们也开始喜欢他,愿意同他一起玩了。

二、个别化关怀要体现方法的差异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师就是一个点灯人,为孩子点亮心灯,让他们茁壮成长。但点亮学生的心灯,从来不是仅靠一个契机或一次谈话就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哪位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是使出浑身解数,试遍十八般武艺,还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有了静待花开时的从容淡定?因此,一味地说教,常常会流于表面,风过无痕。唯有长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与关怀,才能使德育落到实处。[3]

小Z同学,任课老师提起他时没有不头疼的。他从幼儿园开始就跟同学打闹不休,课堂上总是不认真听讲。即便把答案清清楚楚写在黑板上,他也不知道往哪儿填,非得抄别人的作业本才行。同学不给看,就拿笔去戳人家,甚至踹别人的桌子。有時正上着课,他会突然哼唱起来,你若批评他,他就梗着脖子对你做鬼脸,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找他谈话,他可以一言不发,左看右看就是不看你。面对这样一个倔强又特殊的孩子,常用的教育方法已无能为力。有人说:当我们改变不了世界的时候,只有努力改变自己。我想,既然批评不行,那就哄,哄得心气顺了,再来转换角色给他分析对错,讲明道理,告诉他与人沟通的礼仪与方式等,该总会有效果吧。

一次课下跟学生闲谈,偶然得知他很喜欢观察小动物,常常一看就是好半天,对于这方面的图画书籍也很痴迷。于是在他又一次管不住自己去影响别人的时候,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本动物小说《大红狗》,拉着他的手对他说:“我知道爱看书的孩子都是明白道理的好孩子,所以我很想把这本可爱的《大红狗》送给你。可是老师的书都是奖品,需要自己努力拿到老师奖励的印章来换。等一下语文课上我们好好听课,不打扰别人,老师就给你盖一个印章,能做到吗?”他犹豫了一会儿,不点头也不说话。于是我继续“哄”:“你不说话其实心里已经默认了,是吧?但是你又有点担心,怕自己做不到是不是?你看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没关系,老师会悄悄帮助你的,如果你管不住自己了,老师就会从你身边走过,点一点你的书,这样你就知道老师在提醒你了,然后马上坐好听课,可以吗?”就这样,在我点了三次他的书后,他终于开开心心地从我手里换到了他想要的书。在把书给他的时候,我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棒!说到做到,我很喜欢!那我们下课跟同学玩的时候能不能好好跟别人说,让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喜欢你,并愿意帮助你呢?”他愣了一会儿,摇摇头,嘴里含含糊糊嘀咕着,似乎是在说没朋友玩。我找了张椅子,让他坐在我身边,看着他的眼睛说:“孩子,你知道大家为什么都不愿意跟你玩吗?那是因为大家都不理解你跟大家打招呼的方式。你想想,你突然给别人一巴掌,即使你说打得不疼,但你不说清楚,谁能明白你这是想要跟他玩的意思呢?别人还以为你这是在欺负人呢!你想想,谁愿意跟一个总是欺负人的孩子做朋友呢?你想跟同学交朋友一起玩,就得好好跟人家说,让人家明白你的心意。比如我要是想找别人玩,我就会这样对他说:下课了,我们一起去玩跳绳,好吗?如果人家不愿意,你就去找另外的同学。以后课间,我们就试着用这样的方式跟同学沟通,交朋友,肯定有同学愿意跟你一起玩的。你说好不好?对了,我还给你开通了一本沟通银行小存折,以后只要你跟同学好好说话,并交到一个新朋友,老师就会在你的小存折上盖一个印章,积累到五个印章,老师就送你一份奖品,好不好?”就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交流,他从不开口到回答一两个字,再到认真地做出回应,我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虽然整个过程操心而费神,但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件事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能够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鼓励他们,相信他们今天会比昨天好,即使不然,也相信他们明天会比今天好,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总有一天我们能叩开他们的心房,点亮他们心中的那盏明灯!

三、个别化关怀要注意教育的公平

在一个班集体里,调皮捣蛋的孩子总是需要老师特别关注,因为他们就像是被人遗忘的花骨朵,寂寞地盛开在无人欣赏的角落。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给予充裕的关怀与引导。因为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老师悉心呵护和关注。那些羞涩的、胆怯的、默默无闻地生活在班级某个角落的孩子,也有权利享受老师平等公正的注视。

小姑娘M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尽管她很努力地认真听课,但由于理解能力较弱,识记能力也一般,所以成绩平平,在班上一直悄无声息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少注意到她。在二年级时,班级非遗小剧场要排练一个舞蹈,有个跳舞的同学因为不小心扭伤了脚,无法参加排练,这时她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说她学过跳舞,我便让她临时参与练习。也许是因为舞蹈基础一般,几次排练后,她的舞蹈动作还是比别人慢半拍。考虑到班级荣誉,我心里便有了找人替代她的想法。一天放学后,我来到孩子们练习的架空层,发现其他孩子大概是看到舞蹈老师还没到,都趁机嘻嘻哈哈地嬉戏玩闹,只有她一个人在旁边一遍又一遍稍显笨拙地练习着舞蹈动作。看着她那紧绷的、因为多次练习而通红且挂着汗珠的脸蛋,还有那一脸专注的神情,我觉得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给这个孩子上场的机会,哪怕她的动作还显得生疏而稚嫩。她的努力是如此的宝贵、美丽,我多么庆幸我细心地发现了它。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同样,教育收容每一位学生,不論其聪慧愚劣,故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承担关怀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个别化关怀的作用,用心用情用爱守护好每一个孩子,才能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灵,以心唤心,在他们心中播下爱与美的种子,让他们茁壮成长,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

参考文献:

[1]郝静.关怀理论下中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8):132-133.

[2]蔡辰梅.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关怀者——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J]中国德育,2020(11):43-47.

[3]朱春华.在合作中自由发展——低年级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探索[J].山东教育,2004(Z1):77.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广东广州  510631)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关怀同学老师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何为“纯粹的知识关怀”?